APP下载

王涛:行无息,爱无言

2022-05-10杨晓彤

宁夏画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护理员王涛福利院

杨晓彤

十几年过去了,王涛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寒冷的凌晨,同事慌慌张张跑来,告诉正在值班的她,在福利院“安全岛”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当赶过去时,眼前的孩子让王涛心里一阵阵发紧,那是一个裹在襁褓中的婴儿,脸色蜡黄、身体孱弱、气息虚微。他们急忙将孩子送往医院,孩子被诊断为先天性肛门闭锁。

之后,孩子经过了3次手术才得以恢复正常,并在宁夏儿童福利院“妈妈”们的照顾下,健康长大。“这个孩子求生的欲望好强,那么小就经历了多次手术,太不容易了。”王涛感慨万千,“后来我们给孩子取名‘宁乐涛,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

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宁夏儿童福利院主管护师王涛常常被生命的这种坚强和鲜活所感动,她选择了义无反顾,用爱回应这份感动。

2022年,王涛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早在上学时期,王涛就开始接触孤儿、残疾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她学的是护理专业,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学生们到儿童福利院参观学习。每次看到那些病残和监护缺失的孩子们渴望被关爱的眼神,她的心中总会泛起层层涟漪。和这些孩子接触后,在“妈妈、妈妈”的一遍遍叫声中,她的心也一次次被融化。

毕业后,王涛进入宁夏儿童福利院工作,身边同事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也要把爱传递给这些孩子,让他们同样能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快乐安全地成长,生命也能获得绽放。

吃饭、睡觉、洗澡、理发、洗衣服、清洗更换床单被罩……护理工作琐碎枯燥,却不乏挑战性,对普通孩子来说,简单的吃饭穿衣,都成为“妈妈”们一项艰巨的任务:一遍遍说、一遍遍“手把手”地教和一次次的耐心。“除了最大限度恢复孤残儿童的身体机能,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要培养他们自尊、自强。”管好吃喝拉撒之余,王涛要和他们不断交流、谈心,观察孩子们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的细微变化,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福利院孩子们的眼里,王涛是精心照护自己的善良“妈妈”,是一起玩耍的贴心朋友,也是可敬严厉的老师。

“孩子们的每一个小小进步,比如学会说一个新词语,都会让我特别高兴,对我而言也是莫大的欣慰,因为我清楚在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进步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太难了。”王涛爱自己的工作,更爱这群特殊的孩子。

20多年来,王涛以母爱的细腻和耐心先后悉心照顾80多名孤残儿童,为遭遇不幸的他們打开一扇明亮的窗户,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4年,王涛在全国孤残儿童护理员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9年,获自治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奖;2021年,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2022年3月26日,面对国内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宁夏儿童福利院根据民政部会议精神与自治区民政厅要求,采取全面封闭式管理。

王涛和其他护理员“妈妈”带着简单的生活用品再次全部住进福利院。

王涛正处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的年龄,家中的一切只好托付爱人照料,亏欠、自责也总会在工作之余悄然爬上心头,“非常时期只能特殊对待,工作性质的缘故,这里和这里的孩子们可能更需要我。”20多年的工作经历,王涛已经和这些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有了难以割舍的感情。好在家人们早已习惯于王涛这样的早出晚归、常态加班,并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支持,王涛得以全身心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10个字印刻在宁夏儿童福利院大厅墙面上,也深深根植于王涛的内心。“儿童福利行业特殊,工作琐碎繁重,却不能出现丝毫懈怠,每一个工作人员始终要抱有一颗善良、奉献、有爱的心”,这份爱的事业也让王涛收获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她行进其间,丰盈灿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护理员王涛福利院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探析及思考
初中物理中巧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养老护理员生存现状与困境调研报告
云南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福利院的孩子
范娜、王涛作品
BABY,COME BACK
日本儿童福利院频传性侵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