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类作文“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导写及佳作评析

2022-05-10戚笑微

关键词:读史明智苏轼

戚笑微

【作文题目】

有学者说:“读史使人明智。”了解过去,可以让我们增长智慧,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假如有一部可以跨越时间的电话。可以打给过去的任何人,你会打给谁?想了解什么?打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请你以“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解析】

材料中所给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提醒考生思考“读史”和“明智”的关系,明确角度和选材范围。“了解过去”强调读史的收获,“增长智慧”强调对考生自身的影响,“对现实生活产生新的思考”则强调作文的重点必须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有“新的思考”,不能只是讲述某位古代名人的故事。“跨越时间的电话”设置情境,提出假设,给出想象的起点,并明确作文的开头。“挂断”一词是重点,也是故事的开头,有了这个开头,就决定了故事要在现实之中展开,既要回顾电话中的内容,更要重视对现实的指导和思考。写作任务明确提出要写故事,所以作文必须凸显故事的特点,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在叙述中最好能设置悬念,制造冲突,使文章一波三折。

立意上可以是“成长的困惑需要前人智慧的点拨”。首先明确选材,想好电话打给“谁”。“谁”既可以从文学、历史、政治等社科类名人中选择,如屈原、苏轼、司马迁、李大钊等;也可以从天文、地理、医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类名人中选择,如张衡、伽利略、李时珍、邓稼先等。然后结合人物的核心事件或名言展开故事的叙述。

立意也可以从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史鉴今方面展开。例如针对传统文化穿新衣——故宫卡通文创的走红现象,思考这种现象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还是改换;针对个别学生认为现在的好生活不需要刻苦读书这样的观点,思考刻苦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从文化、成长、认知等角度确定主题,设计故事,突出以史为鉴、继往开来的重点。

【学生范文】

人间有味是清欢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姜晶壹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对于时空电话局提供的这次体验服务,我意犹未尽,耳畔还回响着带着川音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意犹未尽”为后文内容的展开作好铺垫,四川口音的回答呼应故事情境,引出文章的中心句。)

我为什么会选择打给子瞻先生?因为他是我最崇拜的文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惬意;“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雅兴;“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凄凉……这些美妙的词句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么有才华的文人竟然因为“乌台诗案”身陷囹圄,继而被贬谪异乡,多么令人遗憾!所以,我脱口问道:“子瞻先生,您对被贬黄州有怨言吗?”(由对苏轼的词列举评价,突出对苏轼的崇拜,进而提出疑惑,引出打电话给苏轼的缘由。)

电话那头只传来一声长叹:“人间有味是清欢。”说罢,电话挂断了。唯一的回答,只有这一句词。(“一声长叹”富有情境,“人间有味是清欢”既是回答又巧妙地突出了文题,同时留下悬念。)

人间有味是清欢……什么意思?人世间最美好的滋味难道只是清淡的欢愉吗?想着刚才的提问,我回过神来,64分的生物模拟试卷摆在桌上,让我分外沮丧,世界仿佛被抽空了,我的提问……子瞻先生的回答……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窗外飘起了小雨,我站在窗边凝望,一只鸟儿正躲在屋檐下梳理着自己的羽毛,耳边又响起“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清淡的欢愉。苏轼的处境,眼前的情景,电话里的声音,让我有了新的理解——清逸妙神。“清欢”正是清之境界,苏子瞻在这一刻悟道了!先前人生的挫折与失败、功名与成就一并释怀,所以他会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清欢”其实是对他前半生的感悟,是他后半生的追求,绚烂至极即是平淡!正是因为得到了“清”,才有了“欢”。

我又回到眼前,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苛求分数,高分则喜,低分则忧。每天盯着成绩单,可分数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斗志却日渐消沉。细想,我一直忘记了去享受努力的过程。

人生不是圆满的,苏轼活的便是一场留白人生。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心,不如放平心态,顺境坦然,逆境淡然。“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也不觉地吟诵起来。(由苏轼及自己,凸显“读史明智”的内涵。)

总评 小作者虽选择了“苏轼”这样一位在中高考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人物作为获“智”对象,但在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理解上,有属于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思考,读来让人眼前一亮,可谓立意深刻,引人深思。诗词以及长短句的巧妙运用,使文章文辞优美,讀来赏心悦目。

猜你喜欢

读史明智苏轼
减震隔震技术下高层建筑消能减震结构概念设计研究
从善如流
神童之殇
苏轼错改菊花诗
读史长智商:颤抖吧,糊弄我的人
读史长智商:五张羊皮的大买卖
读史长智商:我的“隐语”你懂吗
读史长智商:我的脚丫子呀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