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化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05-09石星桃
石星桃
宜州宜山医院 广西 河池 546300
近年来,抗菌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虽能够稳定患者病情发展,取得一定疗效。但临床研究发现,长期大量使用极易增加院内感染,对患者病情恢复产生严重威胁。相关研究发现,院内感染的产生,不仅增加患者治疗难度系数,还给医务人员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若未予以及时预防及控制,医护人员同样成为感染高危人群[1]。现阶段,医院感染的发生,已成为世界最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明显将监控、管理归纳为判断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关键指标[2]。因此在此基础上,提供针对性、合理性护理方案,积极控制院内感染发生风险,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显得十分关键。但既往常规护理干预缺乏一定针对性,只是笼统的对患者病情状况予以一定护理,对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欠佳,进而无法全面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发生风险[3]。近年来,我国护理行业不断改革,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逐渐步入临床,其主要利用建立高效管理体系、综合性护理服务以及科学绩效考核等措施,以强化临床护理质量,进而能够系统化、精细化控制院内感染发生[4]。鉴于此,本文选取200例住院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3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100例,2组男女比例分别为54:46、50:50;年龄分别为20—70岁、21—71岁,均值分别为(31.45±2.35)岁、(32.42±3.12)岁;实验组疾病种类:消化道疾病29例、呼吸系统疾病30例、生殖系统疾病19例、泌尿系统疾病22例,对照组消化道疾病32例、呼吸系统疾病35例、生殖系统疾病15例、泌尿系统疾病18例。两组基础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住院治疗指征;(2)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3)临床资料完整;(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理解能力;(5)入院前尚未合并感染。排除标准:(1)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障碍;(2)意识模糊;(3)难以配合研究,中途退出者;(4)存在严重营养不良者;(5)伴有免疫系统疾病;(6)合并与感染高危因素,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者;(7)属于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依据患者病情状况,监测其相应指标,如心率、血压,并实施管理呼吸道,阐述用药相关知识,并配合心理护理与环境干预。实验组实施优质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完善感染相关培训制度,以科室为单位,对护士实施院内感染控制培训,使其能够充分掌握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感染来源、预防方案、易感人群等知识,提高护理人员对控制感染的认知程度。同时完善护理人员穿脱隔离衣、六步洗手法、处理污染物等个人防护措施,特别针对低年资护士,需强化其培训制度,使其能够了解消毒隔离知识、防范措施,每次培训完毕后,需提供分级考核,强化培训效果。(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需定期对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液实施细菌检测,使消毒隔离制度综合性落实,在临床各项操作中,并严格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指南》要求进行干预。(3)系统化对患者就家属实施感染知识相关宣教,内容包括院内感染防控知识、相关疾病防控知识以及手卫生等,强化患者遵医嘱行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依据患者疾病特点,结合常见感染类型、发生因素、预防方案,提供系统化护理方案:定期对患者脉搏、白细胞总数实施检测,判断其是否存在感染现象,并制定家属探视时间及次数,进一步控制探视时间,且降低有创物品使用时间。(4)强化环境管理:营造良好的病室环境,确保室内空气清新,可适当摆放绿色植物,全面净化空气。同时维持整洁、舒适、光线柔和,完善相关晨晚间护理干预,规范保洁员工作,病室每日湿式清洁2次,针对体液、血液污染时,需及时去除污染物,并选择含氯消毒液实施消毒干预。患者专科、出血后,需对床单实施终末消毒干预。(5)规范性使用抗生素:最大程度降低广谱抗生素药物使用,强化感染患者病原体送检率,并针对明确病毒感染患者,需严格依据其病情状况,实施病原学检查,同时依据培养结果、药敏试验,并判断患者免疫、病理、生理以及抗生的作用,合理实施抗生素的种类,进而强化抗生素作用,规避影响正常菌群。
1.3 观察指标
(1)观察2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我院自制调查问卷测评[5],判断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出院时发放问卷匿名填写,问卷内容包括预防措施、感染因素、院内感染涵义、感染类型及症状,每项25分,共100分,分值越高则提示掌握程度越佳。(2)观察2组护理质量,通过自制评价表,判断患者护理质量[6],包括护理操作、抗菌药物管理、消毒隔离、感染评估、预防能力,每项20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佳。(3)于护理结束后,选择本院自制调查表实施全面评估[7],内容为护理态度、护理体验以及护理操作,分值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80—89为满意,<7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为满意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4)观察2组感染发生率,包括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实验组预防措施、感染因素、院内感染涵义、感染类型及症状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s,分)
表1 2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s,分)
感染类型及症状实验组(n=100) 22.58±0.58 21.58±1.65 22.54±1.03 21.25±1.65对照组(n=100) 17.65±0.47 17.54±0.36 18.54±0.26 16.54±0.27 t 66.039 23.922 37.564 28.171 P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预防措施 感染因素 院内感染涵义
2.2 2组护理质量比较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2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护理操作 抗菌药物管理 消毒隔离 感染评估 预防能力实验组(n=100) 16.54±0.14 17.65±1.36 17.54±0.25 17.25±0.54 17.84±1.65对照组(n=100) 13.54±0.26 14.21±0.26 15.26±0.74 14.65±0.14 14.54±0.65 t 101.593 24.844 29.190 46.607 18.608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2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总满意度是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满意度(n=100,例)
2.4 2组感染状况发生比较
实验组感染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见表4。
表4 2组感染状况发生比较(n=100,例)
3 讨论
医院人口十分密集,加之大量微生物集中,使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感染风险,而院内感染又称为医院感染[8]。相关研究发现,胃肠道、泌尿、呼吸道系统的院内感染风险较高,可直接增加患者基础病情,使治疗难度系数递增,不利于病情恢复[9]。
现阶段,院内感染已成为各级医院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重点,故积极预防及控制院内感染发生风险,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显得十分关键[10]。而优质护理应用于院内感染中可获得显著价值,其以人文关怀、专科护理为主要核心,要求从患者入院,即开始制定系统化、综合化、精细化护理服务流程,护理原则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通过合理化沟通、相关知识的宣教,以细节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11]。而服务内涵是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状况,综合性掌握其起居,全程化落实专科护理、健康教育[12]。本文研究发现,实验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强化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其能够充分掌握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强化对病情的管理,并依据提前制定的预防性护理方案,积极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而控制感染源,全面保护易感人群,同时需规范管理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状况,合理实施抗生素,以规避菌群失调[13]。另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质量明显干预对照组,分析原因:通过优质护理干预,从护理人员和患者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强化护理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培训,完善相关消毒隔离制度,并制定规范性护理规章制度,重点强化院内感染监控、感染预防,完善护理人员感染防控观念及能力,同时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期间,通过规范护理,充分体现责任到户,进而优化护理质量[14]。最后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院内感染控制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突出,不仅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强化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还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感染风险[15]。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院内感染控制中可获得满意结局,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