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势论的哲学思考
2022-05-09张有凤
张有凤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北京 100091)
为何从“势”说起?这缘起于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有位前辈说他在探究孙子“朴素的唯物论和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过程中,发现了孙子的“势”哲学。他认为,“势”独立存在,孙子的哲学是“势”哲学。孙子“势”哲学,听起来新鲜、响亮,但能否代表孙子的哲学呢?笔者认为,孙子的哲学深邃宏远,一个“势”难以涵盖,但是却非常具有代表性。因此,笔者将系统地谈谈孙子所讲的“势”的哲学内涵是什么?“势”能否独立存在?战势的常态是什么?如何创造有利的战势?以期对“势”有全面深入的解读,避免凭空臆断,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
一、“势”的哲学内涵
“势”是孙子提出的哲学概念,“势”这个概念,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具有久远的生命力。
(一)“势”能否独立存在
“形”与“势”是孙子提出的两个哲学概念。“形”是运动的物质,“势”是物质的运动,两者是一个统一体。“形”蕴含着“势”,“势”离不开“形”。由此可以得出,“势”不可能单独存在。“形”是指静态的军事实力,“势”是动态的军事实力,要想使静态的军事实力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那就需要一个转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用“势”的过程。孙子用“决积水于千仞之谿”与“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这两个比喻加以区分形与势。孙子在《形篇》讲道:“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1]95,意思是处于绝对优势的军队,就如同在千仞之高山决堤的积水那样蕴含有着巨大的力量。这里的“决积水”强调的是“积”,是军事力量的集聚和储备。与处在平地或地势低的军队相比,军队处于高处自然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孙子在《势篇》讲道:“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1]117,意思是善于指导战争的人,所创造的战场的有利态势,就像转动万丈悬崖上的圆石一样,力量是会成倍地增加。“转圆石”强调的是“转”,是军队在急速运动中产生的强大的力量。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形是静态的军事力量的集聚,而势是军事力量的释放或充分发挥。作为物质的“形”,一般说来都是具体的,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势”则是抽象的,只有通过“示形”才能为人们所判断和认识。
孙子在《势篇》里提道:“强弱,形也”“勇怯,势也”[1]111。“形”指的是力量的强弱、人数的众寡、素质的优劣、武器的锐钝等军事经济政治的综合国力。所以,孙子在《形篇》中一直强调积累军事实力,储备军事实力,建设军事实力,以绝对优势兵力战胜敌人。有些人往往误解《孙子兵法》作为一部谋略之作,就是讲诡道的,不重视实力,这显然是错误的。孙子在《形篇》强调“以镒称铢”,强调“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1]91,就是强调军事实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而“势”则不同于“形”,“勇怯,势也”,勇敢与怯懦是由战场态势优劣造成的。同样一支军队,放到高山上往下冲和在山下仰攻,效果完全不一样,军队战斗力的发挥与所处态势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
从形与势的哲学概念中也可看出,孙子在认识论上是秉持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二)“势”的丰富内涵
《势篇》关于“势”的描述是很多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势”,孙子用比喻、对仗等方法对“势”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综合分析,“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军队运动所产生的冲击力。如“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1]117。这里讲的是位势,其中包括地势,由于“千仞之山”的石头处于高位势,且高位势制约低位势,所以如果军队占据高位势处,则会使战斗力产生倍增效应;军队在“形圆”的状态下,内部上下一致、井然有序,让敌人无懈可击,其战斗力也会倍增。又如“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1]104,这里的“激水”“漂石”是指动势,由于水流湍急,一泻千里,就产生一种强大的动能,从而发出推动巨石漂转的功力。这里的“势”可以理解为物体因急速运动而产生巨大冲击力的运动惯性,我们常比喻破竹之势、排山倒海之势。
三是有利的战场态势。孙子说:“勇怯,势也”,唐朝李筌注曰:“夫兵得其势则怯者勇;失其势则勇者怯”。这里的“势”是战场态势优劣造成的。战场态势占据优势,士卒即使怯懦也会变得勇敢;战场态势不好,士卒即使勇敢也会变得怯懦。可见,士卒勇敢与否与所处战场形势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陶汉章将军说:“势是战略的有利态势,战役中的有利布势,使自己处于主动、机动、灵活多变的有利态势地位。”[2]15在战场上,凡是拥有兵力兵器优势、占据有利地势、部队训练有素、士气旺盛,指挥官足智多谋、善于把握战机的,都会创造出有利的战场态势。
四是凭借有利环境与条件,采取临机应变的策略。孙子在《计篇》提出:“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意思是筹划有利的方略被采纳,然后创造有利的战争态势。所谓势,就是凭借有利于己的条件,灵活应变,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这里强调战争指导者在内要谋划于庙堂,通过“道天地将法”五事的比较,分析利弊条件;在外则求势于战场,利用有利于己的客观实力和条件,依据敌我情势营造有利的战场态势。这里也体现了孙子客观实际与主观指导相符合的观点。
综合分析,“势”是作战系统因其自身的形状和所处的空间位置、布局、环境等的不同,从而使自身蕴含的能量发生倍增或衰减的作战属性。
二、战势的常态为“奇正”之变
孙子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势篇》)这说明“奇正”是一个“战势”问题,指挥作战必须因势利导、因敌制变。“奇正”这个词首见于《道德经》。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意思是治国理政用正道,克敌制胜用诡道。而将“奇正”引入军事学术领域加以系统阐发的却是孙子,他是奇正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孙子创造的“奇正”的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认识战争问题的辩证思维体系,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研究空间。
(一)奇正是普遍存在的作战方式
孙子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势篇》)“奇正”是古代方阵队形变换的战术问题。在《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孙子论述了战争中50多对对立统一的军事矛盾范畴,抓住了军事斗争的本质特点,揭示了战争中矛盾运动的普遍规律,其中“奇正”是一对重要的矛盾范畴。一般地讲,用兵作战都是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正”指用兵常法,反映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奇”是指用兵变法,反映战争指导的特殊规律。“奇正”的外延甚广,具体说来,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正面强攻为正,侧翼偷袭为奇;明战为正,暗攻为奇;常规战法为正,特殊战法为奇;堂堂之阵为正,运动游击为奇……奇正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正兵合战,出奇制胜,二者相映生辉。相比较,奇变之法表现得更为丰富多彩,对于取胜的价值更高。因此,谋略思考的重心应放在出奇用变上。唐太宗李世民说:“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能胜,奇亦能胜”[2]22,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无处不用正兵,无处不用奇兵,使敌人无法判断,所以正也能胜,奇也能胜。可见,奇正都是战争制胜的方法。例如,“十则围之”是正,“围师必阙”是奇;“绝地无留”是正,“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奇;等等。
(二)奇正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依存
孙子提出的许多辩证概念,比如攻守、强弱、动静、劳逸、饥饱、乱治等矛盾范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奇正也不例外。孙子说:“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势篇》)杜牧注说:“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用,循环无穷也。”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特殊的战法产生于一般,一般的战法可以指导特殊;而新创造的特殊的战法又可丰富一般,这个丰富了的一般战法又可以指导新的特殊,如此辩证地发展下去,是谁也无法穷尽它的。当然,这种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的形式,而不是在平面上循环不息的打圈。孙子看到了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发展,只是把这种发展比喻为没有终点的“循环”。孙子“奇正相生”的道理告诉我们,“奇”离不开“正”,“正”是“奇”的基础。只讲“奇”不讲“正”,就不可能出“奇”;而只讲“正”不讲“奇”,也不可能克敌制胜。一句话,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不会成为真正的出色军事家,就无法做到“受敌而无败”[1]。
(三)“奇正”与“示形”“虚实”的关系
战场态势的好坏与优劣由“奇正”之变决定。孙子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之变就如同“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1]101。孙子以此来比喻“奇正”的无穷变化,而“奇正”之变的核心则在于“示形”。唐太宗李世民说:“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斯所谓‘形人者’欤?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斯所谓‘无形者’欤?”[3]意思是我的正兵,使敌人误认为是奇兵;我的奇兵,使敌人误认为是正兵,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形人”吧。善于变奇兵为正兵,变正兵为奇兵,这样变化莫测,这就是孙子所说的“无形”吧。这道出了“奇正”之变的核心就是“形人而我无形”,通过“示形”,使敌误判,从而调动敌人,而我方的部署则无踪可循,处于“无形”的状态,从而创造有利于我方的战场态势,掌握战争制胜权。那么,“奇正”与虚实又是什么关系呢?孙子在《虚实篇》中系统论述了“虚实”这个军事辩证范畴。“虚实”的基本含义是军事实力的强弱,而它的外延却几乎涵盖了构成战斗力的各种因素,诸如兵力的大小、优劣、强弱、分合,部队的劳佚、饥饱、治乱、懈备,部署的积(密)疏、坚暇,兵势的锐钝,士气的高低,心理的勇怯,行迹的真伪,处境的安危、险易、利害等等。李靖说:“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以奇。苟将不知奇正,则虽知敌虚实,安能致之哉?”[4]也就是说,使用“奇正”之法可以知道敌人的虚实,已经察明敌人的防御薄弱之处,应是我主攻方向,就集中兵力(把正兵变成奇兵)予以攻击,而让次要兵力(把奇兵变成正兵)策应主攻方向的奇兵作战。如果将领不知如何使用奇正之法,即使知道敌人虚实,又怎么能调动敌人并取胜呢?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其中的奥妙,“虚实”决定着“势”的大小优劣,而通过“奇正”之法可知敌之虚实,而知敌之虚实可以更好使用奇正之法。所以,要“使敌势常虚,我势常实”,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出奇制胜。
三、用势的关键在于知“势”与任“势”
“势”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因此,战争指导者要利用客观存在的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军事力量的倍增。而创造有利的战场态势需要指挥员的谋略来实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攻其所必救”等,都是指挥员必须熟知和牢牢掌握的原则。指挥员用兵要力求其势险,其节短,要根据敌情我情,审时度势,知势用势,及时掌握有利战机;要使自己的部队在数量、质量及实力上形成优势,要善于利用地形、地势弥补兵力不足。总之,善于指挥作战的人,在平时会积形造势,在战时会知势任势。
(一)掌握“势”的规律和特点
孙子在《计篇》提出“五事七计”的战争制胜因素,这里的“五事”为“道天地将法”,这些皆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而“势”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它自然也存在于“道天地将法”等客观事物中。因此,战争指导者要认识客观存在的“势”,当然,也要认清战场上的“形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实现军事力量的倍增。孙子指出,“势”的利用和发挥要在战场上来实现,“战势不过奇正”,而这都必须建立在“知势”的基础上。孙子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也包括“知势”。所谓“知势”,即对“势”要有科学的认识,孙子在《势篇》中反复设喻讲“势”,就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势”的存在,认识“势”的重要性、特点和规律。孙子强调,对“势”不但要有理论的认识,而且还必须善于对现实之“形势”进行科学分析。只有首先做到知“势”,才能谈到造“势”和“任势”,这是孙子所以重视“势”的根本原因。“知势”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自己是否具有优势的条件和实力,要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对形势的发展和趋向变化,要有超前认识的目光和谋断能力。不“知势”,就难以“造势”。因此,“知势”是“造势和任势”的前提条件,没有“知势”,想要获得战场优势是不可能的。
(二)造成战略上的整体优势
“势”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却是抽象的,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在静止的时候,我们是看不到“势”的,只有物体运动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势”的存在。而将客观存在的“势”转变为现实的“军事实力”,就需要指挥员主动“造势”,通过主观努力去扩大敌我双方力量的差异,以造成对己方有利的力量对比。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主动是和战争力量的优势不能分离的,而被动则和战争力量的劣势分不开。战争力量的优势或劣势是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4]478在战争中,首先要努力在战略上造成自己的整体优势,如“以镒称铢”的经济优势、“上下同欲”政治优势、纵横捭阖的外交优势、“先为不可胜”的军事优势、“出奇制胜”的谋略优势、“形人而我无形”的部署优势,等等。同时,还要采取离间、分化、迷惑、麻痹等手段,使敌人之“势”减弱,我之优势相应地增强。在全局上形成了优势之后,还需在局部上创造优势,使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使敌不知所攻,不知所守,从而鼓舞我方将士必胜的勇气和战斗意志。英国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强调说:“战略的任务就是力求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力求获得最好的效果,其真正的目的不仅在于寻找机会进行战斗,而且在于造成一种最有利的战略形势。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手段相互配合,努力营造有利于稳内拓外、长治久安的战略态势。”[5]87
(三)因“势”施谋,任“势”成事
善于指挥打仗的将领,不依赖或苛求于人力,而是善于利用或创造有利的形势,因势利导,因“势”施谋,任“势”成事。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军事家,无一不是善于任“势”的大师,他们善于利用矛盾,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导演了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战争活剧。善于用势的人,从不逞一时之强,不争一时之气,而是立足于自身实力,积极准备,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因势利导,用谋用计,顺势而为,胜于易胜。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井陉之战,韩信之所以在绵蔓水背水布阵,是因为韩信知道赵王歇与主将陈余骄傲轻敌、不懂用兵,而且提前探知赵军主将陈余拒绝了手下李左车断绝韩信粮道、进而围困韩信的建议。韩信利用了敌方将帅不善用兵的“弱点”,将一万军队背水列阵,引诱敌军出战。果然,赵军看到了“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的“利”,倾巢出动。而韩信破赵,不苛求于人力,而是利用“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能后退一步的“势”,激发军队气势,产生“以一当十”的力量。当然,韩信的“任势”也是基于实际情况,由于双方力量悬殊,韩信早已部署奇兵,在赵军出战后,迅速占领赵军军营,将汉军军旗插满营地,制造强大的声势,然后前后夹击,最终大败赵军。可见,战场上“势”的充分发挥,是靠指挥官高深的战略战役素养、稳操胜算的指挥艺术、极其丰富的战斗经验,以及战略战役上的深思熟虑。
由上分析可知,“势”的哲学内涵非常丰富,但只是孙子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孙子提出的“道”“形”“虚实”等概念都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因此,认为孙子的哲学为“势”哲学,实乃以偏概全。《孙子兵法》全文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尤其是孙子创造性提出一系列的军事学上的哲学概念范畴体系,诸如利害、奇正、虚实、迂直、主客、安危、速久、形势、分合、治乱等等,奠定了中国古典兵学的基础,这是一个“势”无法涵盖的。正如孙中山先生有言:“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两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是中国的军事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