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发展研究

2022-05-09金成国贾蕙萍

绿色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北部湾广西海洋

叶 昕,金成国,贾蕙萍

(1.北部湾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广西 钦州 535011;2.北部湾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1 引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国家发展水平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是海洋和陆地面积都非常巨大的国家,海洋面积占据国土总面积的32.87%。如何高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发展与强盛的重要战略性问题。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唯一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是广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部门坚持落实自治区党委安排,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海洋经济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近年来广西海洋产业的发展保持逐年上升的势头,但是和其他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前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制约因素?结合最近10年广西海洋产业经济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分析,试图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探索新时代促进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 文献回顾

根据目前已有文献显示,20世纪40年代,国外学者就已经开始进行海洋经济以及海洋产业结构的探索研究。自此之后,全世界的学者陆续开始对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发展结构进行系统的探索研究。海洋产业与海洋经济是密不可分的,高层次的海洋产业结构、优良的海洋产业发展环境以及充足的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必定会促进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飞速发展。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海洋产业方面的研究硕果颇丰。康培元通过构建海洋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3个层面提出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建设性的建议[1];冯瑞敏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海洋产业生产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海洋产业基础因子,海洋投入产出因子,海洋科研产出因子的权重分布[2];毛艳通过构建海洋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结合北部湾经济区海洋发展基础进行多角度分析,得出北部湾经济区海洋产业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3];陈春炳基于区位熵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北部湾海洋产业的选择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北部湾海洋产业体系[4];曹家泰的研究发现,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对于海洋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海洋三次产业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均不同[5];毛艳在分析了广西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后得出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制约因素:海洋经济总量偏低,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较为滞后,海洋资源开发效益低[6];叶蜀君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海洋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检验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发现海洋竞争力对经济增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7];陈云基于SWOT分析法对广西发展向海经济进行分析,总结需要加强与邻边互联互通,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8];张震的研究认为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高水平条件下的差异化发展趋势[9];廖东声分析广西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灰色关联度后发现:广西海洋经济发展趋势良好,但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力度不足,经济带动能力较弱[10];李玲的研究发现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和发展绿色产业对于产业结构提升大有帮助[11]。李大庆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海洋产业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后,建议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并且要注重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2];杨继超从海洋创新效率投入和产出多个角度分析不同地区海洋产业创新差异的原因,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且利用SDM模型进行论证[13];基于海洋强国战略背景,程曼曼从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等6大维度构建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发现海洋对外开放规模有待扩大,新兴产业急速发展[14];孙久文分析了中国海洋经济滞后发展、探索发展、快速发展和转型发展4个阶段,肯定了中国目前海洋发展地位,但同时也发现目前中国海洋发展效率仍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15]。

3 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651亿元,占据广西生产总值的7.4%,同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但是历史最高也仅仅只有7.6%,充分显现出广西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较小,对地区经济贡献率非常低,同陆域生产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海洋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占比最高,2020年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95亿,占据海洋生产总值的54.1%(图1)。

数据来源:2017~2021年全国海洋统计年鉴

3.1 海洋经济总量逐年上升

过去10来年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从654亿元增长到1651亿元,每年均有较明显的增长,这是广西政府部门及全体人民不懈努力的成果。2020年,广西海洋产业发展受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影响,仍保持2.3%的增长,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6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4%

3.2 主要海洋产业快速发展

广西海洋产业按照海洋经济核算三大层次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相关产业和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其中主要海洋的生产总值占据着绝对领先地位,2020年占据广西海洋生产总值的51.1%。主要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工程建筑业4个产业已经占据绝对领先局面,成为支柱产业,2020年上述4个产业的增加值已经占据地区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97%,对广西海洋发展的推进起着绝对的作用。

4 存在的问题

4.1 海洋经济总量偏小

虽然近年来广西海洋产业飞速发展,但是同时其他沿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发展也十分迅猛,广西海洋产业与其他沿海地区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2020年,广西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仅为辽宁省、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海南省的9.6%、9.7%、12.5%、14.4%、17.9%、21.1%、29.84%。位于全国 11 个沿海地区的最末端,和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差距。广西海洋发展还要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积极吸取其他省份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措施,结合自身优势,稳步向前(图2)。

数据来源:全国海洋统计年鉴

4.2 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低

广西海洋产业结构一直是制约海洋产业发展的因素,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迫切需要得到改善。目前广西海洋产业发展在主要海洋产业经济拉动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产业仍然是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及海洋工程建筑业为主的传统海洋产业,分别占海洋产业增加值的31.4%、27.4%、24.2%及14.0%,总和达到97%。这些产业多为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说明目前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以初级产品和港口码头设施建设为主,海水利用业、海洋矿业及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占比较低。总体来说,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目前还处于初始低级层次,海洋产业结构还不够科学、合理,仍然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4.3 海洋产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较低

目前广西产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海洋产业发展主要以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海洋科技力量较弱,核心竞争力较低、海洋科研才培养有待加强。2018年全国涉海从业人员约37578万人,约为广西的50倍,全国海洋科研机构R&D课题数有17526项,而广西仅有216项,占全国的1.23%,与全国的差距很大。由于科技创新的制约,海洋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海洋科研总体水平落后。目前广西北部湾一流海洋科技人才储备较少,高层次、高素质的海洋科技人才缺乏,需要重点吸引和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表1 2019年广西与全国海洋研究与开发指标

4.4 海洋环境污染情况严重

相较于我国其他的海域,北部湾海域的海水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北部湾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污染源也渐渐增多。目前,广西北部湾海洋的入海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污和市政排污,有部分排污口排污检测超标,这对海洋环境造成危害较大。一些养殖户为了个人利益盲目扩大养殖面积,养殖废水的污染处理和排放问题却不能合理的解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部分开发商不合理的开发,导致局部海域生态恶化,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些污染的状况已远远超过了海洋本身的自净能力范围,长时间的污染堆积使得北部湾海域海水水质开始恶化,海洋环境遭到破坏,使得依靠海洋资源进行生产的海洋产业受到明显影响。

5 对策建议

5.1 强化统筹规划,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坚持海陆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顺应国家发展趋势,把北部湾港建设成具有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加快港口一体化、各港口协同发展,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由传统的分散形态向集聚形态转化,重点发展海洋产业聚集区,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5.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

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保持海洋传统产业与海洋新兴产业之间发展的平衡的同时,重点发展海洋主导产业和部分具有优势的海洋新兴产业。对于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海洋传统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需要合理分配资金、人员投入。而对于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则需要优化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因为海洋新兴产业与海洋传统行业相比产业规模更小,存在更大的发展风险,需要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发布一些政策促进其发展。

5.3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完善提供公共服务服务的基础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保障。还要完善公共服务系统,保障地区经济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要加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体系的建设,将经济区内的增长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强北部湾区域的互联互通。建立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协同性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的海洋平台,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公共信息平台。

5.4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增强海洋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持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发展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引进海洋科技创新人才,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提高海洋科研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与东盟国家的海洋技术合作,积极鼓励海洋相关的科研院所、院校参加相关高技术含量的海洋科学项目,提高海洋科研及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5.5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追求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要增强近海环境的治理,需要从源头上增强对北部湾经济区近海环境的治理。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机制,制定海洋信息公开制度,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海洋法律法规、普及海洋科技知识、弘扬海洋文化、增强社会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北部湾广西海洋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历届全国美展广西作品展(三)
鹭舞北部湾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近观北部湾“南北钦防”的圆桌式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