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安 加强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与病毒传播阻断
2022-05-08
当下,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内也面临新一轮疫情冲击,疫情传播线路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侯立安指出,由于何时结束疫情尚不明朗,针对这种严峻的疫情形势,探究其传播途径及阻断技术的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侯立安认为,室内空气传播是新冠病毒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室内空气受限于建筑结构,病毒不易扩散和稀释,通常人在室内逗留时间大约占全天的70%~90%,这导致新冠病毒更易通过室内空气气溶胶传播致病。他强调,在相对密闭且缺少通风的房间里,感染的风险比较大;因此,面对肆虐的疫情,强化空气净化技术、消杀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对阻断病毒的室内空气传播、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初期,新冠病毒的空气传播曾一度被认为不是主要传播方式。2020年3月,侯立安團队曾多次提醒,新冠病毒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应加强室内空气的净化消杀。他们同时积极向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建言献策,对疫情期间生活垃圾分类、医疗废弃物处置、室内空气污染传播阻断、进口冷链防控等提出建议,并得到了有关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纳。
“新冠疫情防控应持续加强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与病毒传播阻断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彻底消杀,切断病毒的室内气溶胶传播途径。”侯立安表示。
侯立安团队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的研究表明,适应性贴附通风技术可为室内输送新鲜空气,与传统顶部和上侧壁送风技术相比,适应性贴附通风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在房间内的传播,从而保障室内人员的安全健康。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五位一体”的全流程空气净化集成技术。该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灵活组合适用不同应用场景,实现对病原微生物的全时段彻底消杀。全流程的空气净化技术由新风系统、室内净化、室内消毒、环境功能材料、排风系统五个单元组成(简称“五位一体”系统),系统协同效应明显,对气溶胶净化率高达99.9996%,已在湖北武汉和十堰、江苏等地应用,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科技支撑。
针对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场景的不同,侯立安团队提出的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消杀理念及开发的相关创新技术,已成功应用在北京冬奥会防疫、进口冷链防疫、国际机场防疫、隔离点防疫等重要场所,许多还成为典型案例。“我们呼吁从国家层面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空气环境防疫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室内空气环境防疫技术指南,促使成熟空气环境防疫技术尤其是在重点场所的强制推广应用。”侯立安在报告中表达了自己和团队的建议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