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深淤盐碱地景观绿化施工方案研究
2022-05-07赵德志
王 伟,童 辉,赵德志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0 引 言
如何实现沿海地区深淤盐碱地的绿化建设,开发优质景观工程,是沿海地区城市绿化工程的施工重点。为了提高绿化工程的观赏性,优化区域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环境,本次研究将以江苏省某工程项目为例,对此项目的沿海深淤盐碱地景观绿化施工方案展开研究,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采用科学施肥与合理种植的方式进行园林的养护,实现对项目施工方案的全面优化[1]。
1 沿海深淤盐碱地景观绿化工程规划部署
下述将从园林工程平面规划、工程施工时间规划、施工空间规划等方面,对沿海深淤盐碱地景观绿化工程进行规划部署。
园林景观工程根据总体规划分为两大板块,包括4个施工区域、22个特色植物景观[2]。两大板块分别为绿化景观和硬质景观,4个施工区域分别为A、B、C、D,对4个区域的施工配置设计见表1。
表1 施工区域配置表
在进行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时间规划时,应明确苗木种植的两个窗口期,分别为秋季(9—11月份)和春季(3—5月份),并且中间存在冬季,考虑植被体量、季节性、防冻及开园效果,结合上、中、下层次苗木种植顺序划分施工节点,以秋季移栽完成乔木种植、春季移栽完成灌木种植、开园前布展容器苗和营养钵花卉为原则,保证季节种植、成活率及开园景观效果[3]。其中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时间轴线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时间轴线
完成上述设计后,对施工空间规划进行设计,根据园林景观工程特点,施工空间上绿化景观按照上景、中景和下景自上而下组织施工;硬质景观按照基础、造型、铺装(贴面)、雕塑安装等顺序自下而上流水施工,合理布置施工工序,保障不同作业板块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交叉作业施工[4]。
2 沿海深淤盐碱地景观绿化施工方案设计
2.1 绿化填土排盐降碱施工
本文列举的项目园区属于盐碱土绿化专类园,区域内土质整体呈盐碱性,土壤当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对于新栽植苗木而言,常规栽培方法无法保证其正常成活和生长,因此设计如图2所示的绿化填土排盐降碱工程工艺流程。
在图2所示的绿化填土排盐降碱工程工艺流程基础上,下面针对各个环节对其施工方式以及要点进行分析。
图2 绿化填土排盐降碱工程工艺流程示意图
首先,针对测量放线环节,应当在测量放线盐碱土绿化专类园土坡造型土方填筑完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对管线的排布线路以及检查井的放线位置进行定位[5]。
其次,在进行排烟管沟槽开挖时,应当结合沟槽实际长度采用挖掘机开挖。在开挖过程中,沟槽的宽度不得小于30 cm,上口不得小于50 cm,将所有挖除的土方堆积在与沟槽距离2 m以上的位置上,并且沟槽的底部需要确保平整[6]。在进行回填找坡时,需要按照项目施工图纸要求,采用碎石材料完成垫层的铺设,垫层结构应当从管沟开始按照0.2%的坡度比例,逐步向排盐回水管施工。在完成排盐管道安装垫层按图纸坡度夯填平整后,实施排盐回水管安的装。安装时应当确保管线始终处于平直状态,针对必须进行弯折的位置,应当按照项目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实施[7]。排盐管安装完成后,还需要结合设计图纸中的尺寸要求,砌筑检查井,并将水泥砂浆材料涂抹于表面。之后进行碎石回填施工,并将无纺布铺设在表面,以防后续施工中细小物质混入到碎石当中,造成排盐管堵塞。最后,将种植土回填,完成对沿海深淤盐碱地景观绿化的施工。
2.2 高大乔木、灌木、水生植物种植
为了确保景观绿化施工质量,在完成上述施工后,还需要解决高大乔木、灌木、水生植物等绿植的种植问题。由于苗木无病虫害,一次苗木栽植成活率为98%。因此,基于这一特点,在完成所有施工任务后,竣工阶段验收时苗木成活率必须达到100%。图3为高大乔木和灌木种植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 高大乔木和灌木种植施工工艺流程示意图
在图3所示高大乔木和灌木种植施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景观绿化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1)在进行定点放线时,利用测绳进行测定,或直接使用网格法完成放线施工,针对每一个方格都可用白灰绘制,并完成钉桩挂线操作。
(2)确定穴位后,在确保其长、宽、高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在栽种苗木之前,应当以上述选定的节点作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逐步开挖。开挖的规格应当结合苗木土球的规格来确定[8]。通常情况下,带土球与土球相比规格上大15~20 cm,带土球深度通常比土球深度深10~20 cm。
(3)种植苗木时,应当保证苗木底部具有完整的根团土球。根团土球的完整性越强,则苗木在后期的存活率越高;反之,根团土球的完整性越弱,则苗木在后期的存活率越低。土球的规格应当根据苗木本身胸径大小来确定,将土球的规格控制在苗木胸径的10倍及以上。
(4)水生植物的种植流程包括测量放线、种植土铺填、水生植物种植、管养等四个步骤。在进行种植土铺填时,应当按图纸中规定的尺寸在水生植物种植区域水池底部砌筑种植槽,然后在种植槽内铺填厚度不小于50 cm的种植土,种植土采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完成对种植土的铺填后,将水生美人蕉、水葱、石菖蒲等水生植物按照项目图纸要求植入其中。
2.3 绿化种植防冻处理
为了提高绿植的成活率,针对冬季植物的生长需要,对其进行防冻处理。园博园一期绿植品种多,数量大。连云港地区冬季气候较为寒冷,对于新种植的苗木植被,必须采用防冻措施。一方面,通过对苗木植被的合理浇灌、科学施肥等措施,促进苗木植被生长健壮,增强其自身的抗寒能力。另一方面,根据苗木植被的生长习性,结合连云港地区冬季气候特点,制定冬季防冻方案,以保证苗木植被能够安全过冬。冬季来临时,必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若天气预报将有-5 ℃以下极端寒冷天气时,必须提前做好防冻防寒措施。
(1)园博园一期中的高大乔木及大灌木绝大部分都为耐寒苗木,基本都能露地过冬。但由于这些高大乔木和大灌木都为新栽种的苗木,为了确保能够顺利过冬,需要对其进行合理修剪,并用绿色无纺布进行包裹。
(2)对于其他的耐寒性稍差的乔木及灌木,若天气预报将有-5 ℃以下极寒冷天气时,需提前一天用塑料薄膜将树根周围3 m范围内覆盖住或者用塑料膜或篷布搭建防寒蓬等防冻措施对苗木全株覆盖保温以度过寒冬。
针对小灌木、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而言,其大部分为耐寒性植物,因此基本能够露地过冬。为了确保其能够顺利过冬,只需要对新栽种的苗木进行合理修剪即可。针对少部分耐寒性稍差的地被植物以及水生植物,若其周围环境温度低于-5 ℃时,则需要提前为植物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以此实现对植物的保温,确保其能够顺利过冬。
3 对比分析
选择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生态提升项目作为此次对比实验的工程实例,选择绿化景观中A区域作为施工区域,在此区域中随机圈定两个施工模块,其中A1模块按照本文设计的沿海深淤盐碱地质景观绿化施工方案进行规范化施工作业,A2模块按照传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将绿化工程中的植被成活率作为对比实验指标。成活率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P为绿化工程施工区域植被存活率,%;P存活代表种植后存活的植被数量,株;P种植代表种植植被总数量,株。
施工中,为保证绿化景观成活率,从移栽季节、种植土质量、苗木采购质量、排盐降碱型树穴选择、灌溉养护等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确保苗木成活率及开园效果。种植过程中,遵循移栽季节需求,明确苗木移植的最佳时间应该是苗木的休眠期,这个时间段大概是从当年的秋天10月份到第2年的春天4月份,在春秋两季移栽是最合适的。因此,需要确保在10月份前完成土方造型设计,10—11月份完成乔木移栽,3—4月份完成灌木移栽种植。
按照标准化施工作业工序,完成对A1模块与A2模块的施工后,采用人工查验的方式,进行种植后存活的植被数量的统计,并计算不同类型植被在种植后的存活率(此次工程种植的植被以乔木、大灌木、小灌木、地被、水生植物为主)。完成计算后,将存活率结果统计成表,见表2。
表2 绿化工程施工区域植被存活率
通过上述计算得到的实验结果可知,设计施工方案植被存活率明显大于传统施工方案植被存活率,证明本文设计的施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起到提升植被存活率的作用。同时,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乔木、大灌木、水生植物的存活率接近于100%,证明此区域环境十分适宜这些植被生存,可以在进行其他区域的绿化施工时,选择更高比例的乔木、大灌木、水生植物,以提高栽种植被的整体成活率,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4 结束语
本文以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连云港)生态提升项目为例,开展了沿海深淤盐碱地景观绿化施工方案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施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起到提升种植植被存活率的作用,乔木、大灌木、水生植物等更适宜在此区域内生存,因此,可加大对此类植被的购入量与使用量,通过此种方式,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绿化工程中植被存活率的提升,应在施工中从种植土体质量入手,可在土壤中适当加入营养土,针对不同植被的生存能力进行营养土掺入量的优化。例如,对于胸径在20 cm以上的乔木,营养土用量为3包/棵;对于胸径在20 cm以内的乔木,营养土用量为1.5~2包/棵;对于灌木,营养土用量为0.5~1包/棵;对于色块及地被铺5 cm的施工作业区域,每立方米所需的营养土按17包计量。此外,还可以通过严把苗木采购质量、选择适宜的树穴形式、特殊情况采取特殊的灌溉养护处理方式等措施提高种植植被的存活率,降低由于种植植被死亡造成的工程施工额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