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技术探究
2022-05-07李燕萍
摘要 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极其重要,可解决人们对粮食和水资源的基本需求。因此,技术人员应重视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措施,利用渠系配套改造、防渗技术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进行优化,控制农田灌溉期间水资源应用问题。基于此,就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农田;灌溉节水;改造
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2)01–0142–03
水资源对人们的生存极其重要,但人均水资源的占有率较少。为了解决水资源应用方面的问题,技术人员需要确立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技术,利用科学的干预模式控制灌溉用水投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解决粮食用水方面的问题。另外,技术人员应核查农田灌溉节水中的技术投入,再合理地投入后完善节水技术,确保灌溉区使用的设施达到规定标准,促使节水计划满足农田灌溉的核心需求,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1 农田灌溉节水改造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
减少不必要的农田灌溉用水资源,可逐步解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可借助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技术进行水资源的调控处理,消除传统农田灌溉期间水资源使用不合理、水资源使用浪费的现象。通过建立一套系统的粮食安全管理体系,重视补充灌区的重要设备,可充分凸显出工程改造的优势和价值[1]。因此,技术人员应建立系统的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方案,在提升装置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发挥出整体工程的综合效益,控制管理、运行的费用支出,以期整合现有的资源,提升农田区域粮食的综合产量。
1.2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
农田灌溉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能解决传统农业管理中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方面的问题,这可以在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解决人们对粮食产物核心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与创新,能够消除灌溉期间大量用水的不利影响,也能提高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从综合的角度来讲,在农田灌溉技术中融入智能化、自动化和科学化的技术模式,能提高农民的基础收入,还能提高灌排工程的有效性。
1.3 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
现代化农田灌溉技术投入期间,减少水资源、电力资源等资源的使用,可提升整体农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该方法可逐步满足居民的生活和消费需求,采用节水改造措施进行规范化处理和改造,能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因此,在改造期间融入科学的管理方案和技术模式,在必要的设计、统筹和监控中优化农业结构模式,可以改善传统人力种植模式,提高粮食的產量。同时,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降低无用水资源和电力能源的能耗,消除地下水超采现象,可消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现象,这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
2 农田灌溉用水节水改造技术的发展要点
2.1 构建“提早泡田”模式
构建“提早泡田”的技术方案,即要了解自然环境与生态播种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重视播种讯号统计和管理工作,确保该方法可依据甘肃省生态环境和温湿度的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为了提高农田用水的效率,相关人员应确定农田的平整方案,找到浅水层的位置,可避免灌水层被浸没的现象。通过在提前干预下建立保护体系,选用适合植株生长的土壤,可提高秋季翻田技术的应用效率。
2.2 监控输水渠道的功能
监控输水渠道的运行功能,测试农田灌溉技术投入中输水渠道的运行状态和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稳定、科学的空间环境,可促使输水渠道在稳定、安全的状态下运行[2]。因此,技术人员应使用信息化技术测试、监控输水渠道心梗指标,测试输水过程中渗漏现象的发生概率,采用可靠的防渗漏处理方案,促进灌溉作业的顺利运行,消除水资源浪费对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
2.3 利用节水型灌溉技术
利用节水型灌溉技术,了解农田耕作和农田灌溉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对现有的灌溉模式进行创新、优化与改善,重视核心技术的推广与宣传,可促使农业技术人员更全面、更系统地认知农业就灌溉方法。同时,技术人员需要控制水资源的利用支出,控制关键性技术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实践成本管控的模式。因此,节水型灌溉技术应用期间需要落实科学的管理要点,保证农田耕作的综合效率[3]。
3 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技术及实践要点
3.1 渠系配套改造技术
渠系配套改造技术实践期间,技术人员应利用相关法律条款确定渠道的改造和管理方案,重点建立配套性控制体系和控制流程,重视灌区农业环境的控制,消除不合理的管理方案和控制方案的影响,再结合科学的农业作业配套管理模式确定渠系水利的建设需求。
第一,渠系水利建立中,工作人员需要确立配套性干预措施,了解不同工作方案和工作重点,结合渠系灌溉的特点确立给水、供水和排水的要点,可提高农田作业效率。
第二,管道工程作业中,技术人员需要设立开挖方案,如使用0.5 m3的反铲挖掘机进行在线作业,作业期间需要将土料堆积在沟槽两侧。当进行开挖作业后,需要对地面进行夯实处理,确保其密度在0.93以上。同时,管道回填处理中,应及时处理作业面表面的垃圾和杂质,避免回填土内油碎石、杂砖对土壤功能的影响[4]。可以使用PVC管进行粘结处理,在关键位置进行清洁、打磨操作,确保粘结剂可均匀地涂抹在管道表面。
第三,渠道工程施工操作中,应使用推土机将作业面的表面进行清洁(清洁厚度为0.2 m),完成清洁后采用挖填的模式对断面进行回填处理和夯实处理,再使用U形基槽进行装土碾压。回填操作中,需要使用20 000 kg的汽车进行运输作业,同时在人力配合的支持下进行开挖处理,避免不合理的挖掘现象,保证作业面的密实度为0.93。此时,为提高混凝土本身的功能性,需要选用高标准混凝土,注意U型衬砌机的衬砌要点,完成衬砌措施后需对土壤进行拌和处理,保证墙面具有一定防渗作用。178DE865-45ED-4701-BB1B-320795174C72
总之,工作人员应确定科学的建筑土方处理计划,了解回填、夯实法的处理要求,根据混凝土的功能性进行测试,以便在振捣器的作用下提高预制构件本身的质量标准。同时,需要使用自动化技术测试农田灌溉的效果和节水措施的预期成果,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进行优化,全面提高吊装的有效性。
3.2 渠道防渗技术
农田灌溉期间可能会出现一定渗漏现象,应分析出渠道的功能性和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输水模式,保证总输水量参数在60%左右(重点区域的土壤确保其输水量在80%)。因此,确定科学的渠道防渗方案,有利于控制水资源损失对渠道功能性的损害,提高渠道的稳定性。可从以下3方面进行。
第一,明确渠道防渗的目的,即控制输水过程中渠道使用方面的问题,同时选择高性能材料,探讨灰土材料、砼材料、沥青混凝土材料和外加剂的使用要求,确定科学的防渗衬砌的处理模式,确保作业区域各個构件的性能符合实践要求。同时,应遵守防渗的方案和原则,如采用沥青混凝土防渗漏处理模式,可确保防渗效果在既定标准之上,期间应注意选材、用材的要点,落实科学的施工计划,消除防渗漏不合理的问题。
第二,应用地下管网施工技术,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测试开挖的位置和槽沟基本参数,如半径、深度等指标。通过及时处理管道区域的杂质,如废弃的土块、石块,测试管道底部区域渗水现象的发生概率,可消除管道倾斜而导致的渗水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应测试管道弯曲的部分,侧重细节的分析与处理操作,以便进一步分析出工程运行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需要选择PVC管道进行加固,加固时需结合既定的标准和运行顺序进行安装处理,确保管道安装期间接头处本身性能的稳定。另外,确定施工路线和曲线线路的位置,根据甘肃省当地的天气环境、温湿度指标和降水情况确定农田管理方案,如使用“小弯取直”的模式,可控制管道占用农田的现象。管道渗漏监测期间,需要测试出灌水量、渠道断面的功能性特点,在必要的调节后进行现场管理和调控监测,保证土方的挖填效益。值得注意是,应了解渠系灌溉作业中的用水需求和结伴用水量,在巩固渠系水利条件的功能性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灌溉模式,为农作物的生存提供可靠的空间,提升农业的生产力。
第三,渠道综合设计中,技术人员应使用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测试农田区域周围的环境生态,了解渠道改造后对建筑物的损害情况。首先,测试管道建设与渠道渗漏之间的关系,明确管道渗漏时对输水量的直接影响,建立科学的管控方案,可提高农田灌溉的有效性[5]。其次,测试灌溉渠道工程区域的安全隐患问题,测试基本材料、筑堤土料的使用和设计情况,在必要的控制支持下建立防渗处理方案,消除边坡单薄欠稳的不利影响。最后,了解渠道塌方对灌溉的直接影响,在关键区域进行加固和优化设计,了解关键区域边坡比参数和地基实际参数特点,确定地基的设计要点,拟定断面的应用要求,可方便技术人员根据水利条件确立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案。
3.3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可借助水泵装置进行加压,促使管道内具有一定压力,方便水资源顺着管道进入田间。在此过程中,水资源可顺着喷头喷射到空气中,促使植株持续获取水分。因此,喷灌技术可借助水泵、动力机组和输水管道进行加压处理,可让喷灌装置形成自然落差,故可使用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固定式处理模式可固定喷灌系统,根据所设定的方向进行输水灌溉,促使植株获取充足的水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运用优势,如占用面积小、可使用自动化技术干预,而且核心生产率高。
第二,半移动式可借助少量支管进行喷灌作业,期间仅需移动支管进行喷灌,综合管理效率较高。同时,该方法的规划模式较为简单,整体作业中所投入的资金较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第三,半固定式方法可将喷头支管固定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可移动的支路管路,再将支管和输水管路相连接,确保与输水总干可向水管持续输送水源,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能减少传统人力的支出,对土壤、生态的吸取也相对较少。相关统计显示,半固定式处理模式能提升整体灌溉的效率,满足节水的核心需求,提高农田种植区域蔬菜、粮食的综合产量。
3.4 地面灌溉技术
地面灌溉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节水改造方式,该方法可在装置重力的作用下,促使水体进入土壤。在此过程中,水体可经过毛细管道进行灌溉,并且整体工程投入相对简单,不需要使用外界能源作为动力,方便后续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地面灌溉改造过程中,可注意以下3个要点。
第一,了解作业区域田间工程的运行状况,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确定灌水渠的引入方向,确保管路能在重力的作用下湿润土壤。
第二,明确水流在田间运动的规律,分析水资源的流动方向,在保证灌水效率的基础上区分灌溉重点。同时,利用先进的田间灌水设备,替代耗水量较大的材料,保证水闸内水层的恒定性,凸显出地面灌溉自动化的效果。
第三,在传统技术改进中,技术人员需利用信息化技术统计分析地面灌溉的作用区域,采用隔沟交替的模式进行灌溉处理,可降低不同作物水分散发的概率。通过建立稳定的处理体系,如运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可在信息远程监控中了解感应系统的运行情况,灵敏度较高,可提升传统人工作作业效率。同时,激光控制地平技术也能逐步改善农田区域的地表环境[6]。故可应用粗平的方式凸显出整体处理技术的优势,提升控制的有效性和综合质量,也能促使植株根系区域的土壤功能性、含水量和通透性发生一定变化,方便农业工作者快速发现需整平的土壤,再给予精细化管理中提高节水改造质量。
3.5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可在低压的作用下将水体引导至管道内,再经过必要的管理将水体输送到农作物区域。在该技术的革新优化中,需要从以2点进行。
第一,控制技术优化期间水分的散失效率,了解由水源、水泵和动力机、连接保护装置等系统的运行状态,在精准化管理协调中替代传统灌溉渠道。178DE865-45ED-4701-BB1B-320795174C72
第二,注意重要区域的防渗处理,尤其注意测试管道的功能性,确保重要位置的输水效率在既定的范围,全面满足水渠、砌石渠道等构件的应用需求,确保综合节水效率在20%左右。同时,应注意地下水资源的使用状况,避免水体超载的现象,故可应用该技术进行大规模的供水、输水,期间还需注意加强对管道的维护和优化,促使管道能在远程端口中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监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农田灌溉节水改造技术应用中,技术人员应探讨农田灌溉的要求和要点,利用科学的处理模式进行综合性优化,促使整体作业模式均能在节能用水的理念下开展。另外,技术人员应探讨各个环节造成水资源挥发、损失的原因,在科学的管控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以期加快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克满.新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灌溉节水技术的运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88,95.
[2] 白媛媛.关于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的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8):110-111.
[3] 杨晓刚.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2):83-84.
[4] 聂瑛.高标准农田项目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3):90-91.
[5] 卡义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灌溉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1(13): 165-166.
[6] 蒲永萍.农田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节水灌溉对策[J].乡村科技,2020(20):118-119.
责任编辑:黄艳飞
Research on Water Saving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of Farmland Irrigation
LI Yanping(Water Conservancy Station of Sigan Irrigation Area in Minqin County, Minqin, Gansu 733300)
Abstract The water-saving transforma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because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food supply and water resources circulation, eliminate the adverse impact of water and soil balance on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nd solve peoples basic needs for food and water resources. Therefore, techn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ater-saving transformation measures of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optimize them by using the supporting transformation of canal system, anti-seepage technology and low-pressure pipeline wat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so as to control the appli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uring farmland irrig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key technical points of irrigation water-saving transformation were analyzed.
Key words Farmland; Irrigation water saving; Reform
作者简介 李燕萍(1977—),女,甘肃民勤人,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农田水利灌溉。
收稿日期 2021-10-10178DE865-45ED-4701-BB1B-320795174C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