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深度学习
2022-05-07黄卓英
黄卓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深度学习;
双减政策要求除了教师帮助学生减轻负担,更要做好教学质量的提升。语文中的深度学习更多集中于学生阅读上的共情,语文素养上的提高。如何对学生深度学习进行引导,课堂提问无疑是一项有效的措施,然而目前课堂上提问存在许多问题,如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提问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全体学生的参与……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是促进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
课堂问题具有諸多好处,例如调动学生参与度,及时反映学生预习水准,便于导入新课程……然而错误的课堂提问方式使得学生们害怕被抽问,反而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厌恶。优秀的课堂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交流,促进他们知识的建构、思维的发展、学力的提升。而笔者认为,双减下减负提质课堂的建构主要依赖优秀的课堂问题设计,而其关键点在于有效性、 导向性、鼓励性、层次性、差异性、质疑性、开放性。
一、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教师明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提出学生能够理解,学生能够思考得出答案的问题。课堂上出现教师提问后学生不知所云,理解不了问题从而无从答起的教学困境,因此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问题的有效性,从提高学习创新观念,提升老师的个人素养入手,首先专业化教学思想,增强有效问题的意识;钻研业务,练就高效提问的本事;明确教学目标、深度挖掘,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
二、导向性
导向性是指问题要有引导作用,有时候学生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一时找不到问题的方向,教师可以利用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级思考,这也与问题的层次性相呼应,难度由易到难,由浅及深,按照学生思维进阶方式安排问题的先后顺序,形成问题串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答案。
三、鼓励性
课堂上的问题要具有鼓励性,这样既能有助于消除学生紧张恐惧心理,又有助于营造班级良好课堂氛围。鼓励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问题的难度把握要科学,难度太简单起不到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难度太高又降低学生学习效率,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态度要耐心温和,师生平等、课堂和谐,营造良好教学环境,注意对学生问题回答的教学评价,以鼓励为主,创设良好问题环境,保持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信心,避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平等的师生关系又为有效提问搭建平台。
四、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教师在课堂设置问题时要以人为本、尊重差异;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依托学生天性开展有效提问;尊重差异,有效设计多样问题。可以根据学生基础按难度问题,例如《秋天的雨》课上,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可以问“这一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简单的问题,基础较好的学生问“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这样难度增加的问题。也可以为学生查漏补缺问问题,例如许多同学在诗歌鉴赏上存在理解困难,教师在上古诗课时专门让这些古诗鉴赏困难的同学来回答问题。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问问题,例如《司马光》多让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回答问题;《荷花》让对花草植物感兴趣的学生回答问题;《精卫填海》让对中国古代故事感兴趣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性,多元化设计问题,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有回答问题机会。
五、质疑性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会学生质疑是课堂提问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让每一位学生在预习时在作业本上记下3个问题,我在课堂上随机抽学生来分享自己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回答学生的问题。例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上课前我抽了一位同学来分享自己的问题,她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只老虎会窝囊呢?”在这节课的最后,我问同学们:“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这只大老虎窝囊了吧?由谁来帮小华解答一下他刚开始的疑惑吗?”就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借学生的问题引入了课程。
六、开放性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设置开放性问题,多鼓励学生间的小组交流。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减少学生心理负担,营造班级良好问题氛围。例如《猫》的教学,教师问:“同学们认识的猫是什么样的?可以小组讨论跟大家分享一下。”
本文从有效性、导向性、鼓励性、差异性、质疑性、开放性六个方面介绍了课堂提问的优化。事实上,除此之外课堂提问还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关键点,为了促进深度学习,教师要在关键处设疑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细节处提问,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矛盾冲突时提问,体会文本深层内涵;在探究中提问,辅助提升探究效果;在交流中提问,不断深化学习深度。语文教师要创设良好问题环境,保持学生积极性,才能将课堂提问的优化长远落实,才能将深度学习的“度”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鞠文龙.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2(05):55-57.
[2]曹丽霞.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课外语文,2022(07):68-70.
[3]蔺喜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创新策略[J].读写算,2022(0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