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2022-05-06王学华

家教世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三维空间蚩尤黄帝

王学华

你能想象吗?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们的先民就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三维空间”宇宙观……

2021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针对抢救收藏的2500余枚竹简“清华简”再发最新研究成果:一篇名为《五纪》的长篇战国竹书,揭示了历史不为人们所知的一面。该竹书共130简,全篇内容基本完整,总共近4500字,是目前所见篇幅最大的出土战国竹书。全篇构建了宏大而复杂的天人体系,可以说是先秦时期对天人关系认识的综合与总结。对古代天文历数、国家治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蚩尤或为黄帝之子

该竹书中最令人震惊的,当数“蚩尤是黄帝之子”的这一惊人发现。

为了说明这套“五纪”系统切实有效,简文在后四分之一篇幅里,以最初的“人王”黄帝为例,描述了他对这套理论体系的具体践行。里面涉及了大量黄帝时期的历史传说,比如大家熟悉的“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其中关于‘蚩尤’身份的记载,完全更新了我们的认知,其文曰:‘黄帝有子曰蚩尤,蚩尤既长成人,乃作为五兵。’”专家介绍。此外,清华简《五纪》中的黄帝故事,还出现了很多与兵器、军制、阵法以及军事训练、军事礼仪有关的内容。

2000多年前,古人就有了完整的宇宙空间概念

在已有的资料中,古人留下的古书和图示都是二维的,但《五纪》中出现的“六合”概念已经描述出一个三维空间。其有一组完整的宇宙空间概念,分别是“天”“地”“四荒”“四冘”“四柱”“四维”。其中天、地、四荒又称为“六合”。“可理解为一个六面体,代表宇宙的总体空间;‘四冘’指天之四正方向;‘四柱’是起承天作用的支柱,在宇宙中应位于四个角隅方位;‘四维’在先秦时期应是天空方位的专属用语,用以表示天球。”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贾连翔介绍,通过对这些空间概念的分析,可厘清古书中的诸多方位名称,深入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整体认知。

战国时期的“百科全书”

《五纪》神司人体推拟图

《山海经》神怪图像中,有一个始终存在的经典“人物”——蚩尤

《五纪》中还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体结构的准确认知——文中写道,有三十位神祇,除司掌五德外,每位还可司掌人体的一个部位,山川物产也由神祇来执掌。有趣的是,作为地祇的“大川”掌管“水”,简文记载水中的珍宝有“珠、龟、象”。

专家介绍:“简牍中‘象’是指象牙,但古人认为象牙是水中物产,与我们现在的认识颇为不同,这或许反映了《五纪》作者所处时、地的环境和动物习性与今天大有差别。”

《五纪》更是将人体与数算结合,进行尺度的建立。简文叙述了确定尺度的基本方式和原则——武、跬、步都是由足(下肢)所建立的长度单位,拳、扶、咫、尺、寻则是由手(上肢)所建立的长度单位,并称此方法为“标躬惟度”。

长篇战国竹书《五纪》,为我们揭示了历史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的先民早在千年前就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三维空间”宇宙观,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发现。

猜你喜欢

三维空间蚩尤黄帝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大战蚩尤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超时空转换(时空启蒙篇)
三维空间的二维图形
黄帝战蚩尤
平面设计向三维空间转变的思考
黄帝是个养生大师
不要小看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