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文物考古的影响
2022-05-06王保东
王保东
文物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见证,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体现价值。文物出土后,如何保护文物考古环境,成为从业者的一个关注要点。文章从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入手,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在文物考古领域的应用,并总结出文物考古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主要是历史时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通过文物考古,能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了解古人的社会活动;能带领人们走进历史事件和靠近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社会关系;还能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引当代社会健康发展。然而,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在加重,成为文物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好在人们的考古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对于考古活动和生态环境两者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
環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硫酸,来源于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他们排放到大气中发生理化反应,在水、雪、雾的作用下最终形成酸雨。酸雨具有一定腐蚀性,对于文物尤其是石质古建筑会造成严重破坏。以四川乐山大佛为例,在30年酸雨作用下,风化剥蚀速率达到0.2 g/h·m2。另外,酸雨渗入地下,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破坏,间接影响地下文物,因存放环境改变,导致文物的老化速度加快。
不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一旦发生污染,水体中的酸性、碱性、有机污染物含量明显增高。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对地质环境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文物的开发和贮藏。其中,以墓葬、化石、陶器、瓷器为代表,受水污染影响最严重,不仅降低了文物的质量,还会影响整体感观。
部分文物在光辐射作用下,其表面老化速度加快,会缩短文物的贮存时间。例如木质建筑物、字画、壁画、丝绸制品等文物,在可见光的作用下,或多或少会破坏文物的结构分子,这也是展厅内不许人们使用闪光灯拍照的原因。太阳光中有蓝光、紫光、紫外线等,和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反应,会生成醛类有机污染物,是造成文物侵蚀的原因之一。
地下水对文物的影响,除了上文提及的水污染以外,地下水位波动也会带来一些影响。例如: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环境的湿度增大,会对文物产生侵蚀作用;地下水位降低,易引起地表沉降、塌陷,也会对文物造成破坏。从具体案例来看,因地下水位升高,埃及狮身人面像受到侵蚀,基座和主体均发生剥蚀现象。因地下水位降低,我国西安多处文物的安全受到威胁。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刚完成制作的兵马俑颜色丰富,主要使用朱砂、石绿、石青、紫色硅酸铜钡、密陀僧、炭黑、磷灰石等色彩原料。长时间埋在土中,因为和氧气隔绝,因此色彩保持较好。但是,受限于技术条件,出土后15秒内就会氧化,几分钟后发生脱水、卷曲、甚至剥落,原本的彩佣变成了灰佣。研究发现,兵马俑底层的主要成分是中国生漆,但生漆对空气湿度异常敏感,挖掘出土时离开湿度极高的地下环境,从而造成严重破坏。
可视化技术在文物考古领域的应用
可视化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转化为图形、图像展示出来,而且图形图像是可以观察、测量的。在目前文物考古工作中,常用的可视化技术有:
固定翼航拍技术。对大型遗址进行保护,可采用固定翼航拍技术。先垂直俯拍,利用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可绘制出遗址保护区域的图像。工作人员根据图像,就能规划建筑控制地带,并根据需求对图像比例放大缩小,为保护工作提供便利。以山东龙兴寺遗址保护项目为例,固定翼航拍技术的应用,加快了规划工作进程。
三维扫描重建技术。对古生物、器物的外貌进行复原,主要采用三维扫描重建技术。相比于传统的三维扫描仪,该技术不仅能获得目标的三维数据,而且建模效率高,自带精细贴图,但精度方面尚存在改进空间。
图像采集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可采用图像采集技术,它是测量绘图和三维模型技术相结合的成果。针对大型遗物,进行远近结合多视角拍照,其中远距离大视角照片确定形状,近距离照片增加细节;针对小型遗物,进行多角度环绕拍照,一般器型越复杂,照片拍摄角度就越多。以吉林大学文物保护实验室为例,大到佛像,小到陶器、瓷器和石器,在三维建模和数字化建档方面均有尝试,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在文物修复和展览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可调整不同视角、视距,将遗物生动、立体、直观地展示出来。考古遗址现场虚拟展示,可以还原发掘现场,实现人机互动,为游客带来良好体验。
文物考古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面对田野考古工作,环境保护方法包括:将环保理念贯穿在田野调查到挖掘完毕的全过程。工作人员在保护文物的同时,注意考古区域及周边环境的保护,规范每一个工作环节,避免出现环境破坏的行为。考古挖掘工作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了解文物的基本情况,包括材质、外观、性能、历史时期等。文物所处的环境,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土壤理化性质等。完善的调查资料,能为挖掘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考古和环保的双赢。制定科学可行的挖掘方案,既要考虑到地表土层的理化特点,又要注重生态平衡,尽量恢复原来的土层和环境状态。根据不同的文物,选择不同的保存方式,常见如回填保护、露天展览、建设博物馆等。
对于文物遗址,环境保护的关键是采用针对性的保护方法。如果是分散性的文物,可以建设展馆展厅;如果是大型遗址,可以建设古遗址公园。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大型遗址类型多样,具有数量多、年代远、分布广的特点。对于大型遗址的保护,既要保护成果、又要惠及社会,建设古遗址公园就是一种能兼顾遗址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方法。例如:将古遗址公园建设在城郊接壤区域,既能为城市增加绿地,又能辐射到周边乡镇,纳入到城镇建设规划中,为人们提供观赏休闲场所,同时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文物考古工作中,制定全面保护规划,应结合《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考古发掘管理办法》《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考古管理的意见》等规范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状况、建设方案、文物调查结果,来制定保护规划方案。制定保护章程时,根据不同级别的生态环境保护区,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保护工作。
文物考古遵循生态原则,应树立环保理念,认识到考古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编制考古发掘方案、进行田野发掘时,均要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人为活动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垃圾和废物的产生量,减少噪音污染,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要监督考古工作的进展,采取必要的监测技术手段,分析评估考古活动对自然带来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文物考古工作的开展,除了文物保护部门以外,还会涉及环保部门、当地政府及科研机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协作,按照规定章程开展作业,保证流程公开、公正、透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现象。即在环保部门的监督下,考古发掘工地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设置必要的围挡和标识,合理布设临时道路、堆土场、卫生间、临时库房等设施。如果是重要的考古发掘项目,还要配置现场保护移动平台,确保重要出土文物得到及时妥善的保护和处理。在当地政府的协助下,出土文物、标本和各类记录资料建档保管,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对公众开放考古工地、考古工作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发挥出文物的公众教育作用。和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开展多学科、跨学科联合攻关,不断提升考古发掘工作质量和科研水平。
文物考古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其中环境对文物的影响,主要是酸雨、水污染、光辐射、地下水变化等。文章以固定翼航拍技术、三维扫描重建技术、图像采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例,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在文物考古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文物考古工作中的环境保护策略。希望为实际作业提供参考,实现考古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