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中国年,培育有文化自信的时代少年

2022-05-06鲁晨黎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减德育

鲁晨黎

[摘要] 在“双减”时代背景下,育人模式正在积极转型。无锡市新吴区丽景实验学校将德育目光聚焦于校园年俗文化场馆的建设,采用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多样化形式,通过循序渐进、螺旋式推进的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接受润物无声的教育,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中得到德育滋养。

[关键词] 双减;年俗文化;场馆化;德育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双减”时代背景下,育人模式正在积极转型。无锡市新吴区丽景实验学校将德育目光聚焦于校园年俗文化场馆的建设,采用活动与场馆建设相结合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化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体验中了解中国年俗历史,体验年俗活动,传承年俗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得到德育滋养。

一、聚焦春节巧策划,品味中国年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1.以春节为起点。“玩转中国年”主题活动以春节为契机,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立德树人教育元素相融合,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传统节日,在生动、鲜活的传统文化情境体验中感知年俗文化。

2.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实践性,以年俗文化为主线,将生动、鲜活的传统文化融入系列活动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坚定具备文化自信的时代少年。

3.以实践体验为抓手。主题活动由多个单次的子活动串联而成,每一个子活动在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实施的方式与评价的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认知,为学生营造具有浓厚年俗氛围的物型空间,在适合小学生视觉、听觉的实践体验活动中激发学生心中对年俗文化的热爱,让春节的传统习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二、创新形式齐推进,感悟中国年

“双减”政策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新要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更加有序、科学、高效,确保德育渠道畅通,路径明晰。因此,在“玩转中国年”主题活动中,学校科学利用“三个结合”组织师生、亲子共建年俗体验馆,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润物无声的教育。

1.将课堂与课后服务有效结合,让年俗作品“活”起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年俗活动与美术课程、课后延时服务、社团课程、少先队活动相融合,以春节为主题,以“虎”为主要元素,一起做虎头鞋帽,画新年新衣,赏春节诗词,贴新年美图等,了解年俗文化的多姿多彩和人们在新的一年到来时的更新意识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在年俗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让年俗研究“热”起来。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咨询长辈等方式了解年的起源和各民族年俗文化的差异,在指导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将创作的年俗作品分类在年俗体验馆分区展示;将搜集的年俗文化知识进行整理研究,并以班级为单位将研究成果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年文化展板加以呈现。在互动活动中提升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知识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将文化输入与输出相结合,让年俗文化“传”开来。經过一个时期的活动研究,学生对年俗凝聚的精神内涵和春节的习俗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讲解比赛选拔优秀的红领巾宣讲员,向体验者宣讲年俗文化知识,让传播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真正成为学生的生动实践。

三、丰富活动同浸润,承袭文化血脉

活动育人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在精彩纷呈、贴近学生生活和认知水平的活动中深入了解祖国传统节日文化,感受传统节日承载的精神内涵和丰富情感,逐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不断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1.初见——年俗文化知多少。首先,在中队、社团、课后服务活动中开展年俗文化系列活动,学生通过自主研究逐步了解年俗文化的多姿多彩。其次,分类收集每一次活动的优秀作品,为年俗馆布展做充分准备。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年俗文化研究活动,通过阅读书籍、网络搜索、咨询长辈等方式了解年的起源和各民族年俗文化的地域差异,并将研究收获制作成年文化展板在年俗体验馆展出。丰富多彩的年俗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究年俗文化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之情。

2.走进——年俗场馆我布展。(1)开展“老虎来了”活动,指导老师、家长、学生们一同为年俗馆布展,以“虎”为主要元素,用包装纸盒、水粉颜料一起画虎头、虎身、虎纹。顶上悬挂红红的灯笼、小老虎布偶、形象各异的虎符,窗上贴满虎年窗花,墙上、栏杆上悬挂虎年春联。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生肖——“虎”,并将前期收集的优秀年俗作品分区域布展,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委会、家长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一起加入年俗体验馆的布展,让家校合作得到进一步融合。学生们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年俗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2)以年俗文化为主题,开展红领巾“年俗文化我宣讲”评比活动,选拔一批优秀的选手成为年俗体验馆的宣讲员,既让前来体验的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年俗文化,又让宣讲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

提升。

3.沉浸——年俗课程我体验。年俗体验馆开馆后,在红领巾宣讲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边有序参观年俗体验馆各个展区,一边聆听宣讲员的讲解,详细了解春节的主要传统习俗。体验馆内还设有年俗文化体验课程,分为创意美工、美食制作、拜年礼仪三大主题课程。学生在年俗文化微课体验中进一步了解年俗文化。以创意美工课程中的剪窗花为例。首先,通过微课让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和历史。学生们在活动中知道了剪窗花不仅是一项剪纸技艺,还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学生还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窗花图案,剪一剪窗花,贴一贴窗花,说一说窗花设计。

此外,年俗体验馆还有制作虎年相框、制作福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沉浸式年俗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校的年俗文化课程也在不断丰富。比如,今年的元宵节正好遇上了冬奥会,元宵节那天,学生把冰墩墩等奥运元素搬进了年俗体验馆,制作了一批活泼可爱、惟妙惟肖的冰墩墩元宵,这样的创新体验课让学生度过了一个温馨、欢乐且有意义的元宵节,深受学生喜爱。

丽景实验学校通过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活动共建年俗体验馆,引导学生在多维度的主题体验活动课程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里浓浓的年味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内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做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用深厚的文化积淀铸就民族灿烂的未来。

猜你喜欢

双减德育
《中国德育》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