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曲折情节,行文波澜起伏

2022-05-06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圆珠笔点题行文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生活中,“忽见”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

请以“忽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要求:选材合理、新颖,思想健康,写出事件的波澜;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现

忽 见

我是奶奶带大的。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她总会念起自己小时候没书念的遗憾,让我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而我对奶奶的唠叨习以为常,总是不耐烦地回应。【开头平铺直叙,既未点题,又未收到先声夺人、吸引读者的效果。所以,开头需要在情节如何切入主题方面作修改。】

上了初中,奶奶回了老家。我终于不用再听她的唠叨了!一时间,感觉轻松无比!

直到中考后长长的假期,我回到老家,才又有机会和奶奶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这一情节出现得有点突兀,中间需要情感过渡转折一下。】

那天晚上,外面很安静,夜晚的宁静包裹了白昼那一抹喧嚣与嘈杂,氤氲弥漫在静谧的空气中,留下的只是一望无垠的深蓝。【此处的环境描写不是太精彩,删掉或修改】爷爷告诉我,奶奶最近记忆力大不如前了,开始拿小本子记东西,乱七八糟的什么都记。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床头柜。

抽屉伴随着“吱吱呀呀”声打开,抽屉里只有几个生了锈的夹子和一本笔记本躺在里面。

我小心翼翼地拿出了笔记本。一支没有盖子的圆珠笔掉了出来,“啪嗒”一声,摔在了地上。我捡起圆珠笔,翻开本子,映入眼帘的是奶奶那笨拙的字迹。歪歪扭扭的,很多地方看不明白是什么字,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幼稚可笑的图画。我一边翻,一边疑惑着:记这些到底有什么用?我想可能是奶奶为了防止老年痴呆记得一些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东西吧!于是,我把圆珠笔夹了回去,把笔记本放回了抽屉里。【此处描写细腻,对笔记字迹的描写可调至下面,突显“忽见奶奶为我记的笔记”时的情感触动。】

依旧是一个安静的晚上,我坐在床上,和奶奶一起看电视。电视中的竞赛节目出了一道题目,奶奶迅速地拉开抽屉,拿出了那本笔记本,开始刷刷地记。

“奶奶,你为啥要记这个啊?”我问道。但是奶奶一直在记,没有理我。

“奶奶,记这个干吗?”我问。奶奶依旧没有理我。

“奶奶!”问了好几次都没有被搭理的我,心里有了些许责怪,但是奶奶依然没有回答我。我只好在一旁生闷气。

过了一会儿,奶奶手里的笔停了。她晃着手中那本笔记本,笑嘻嘻地对我说:“等你看了这些笔记,做了这些题,一定能学到更多知识!”

四目相对,依旧是奶奶那熟悉的慈祥的笑容……刹那间,我感觉所有的声响都静在了耳畔,在那张憨气的、让人想笑的脸上,我忽见一份自豪和简单的快乐……【“忽见笔记”后的直抒胸臆过于简单,未写清楚触动心灵的思考。】

奶奶,一直在为我做着“笔记”,她就像一直矗立在海边的灯塔,看着我乘船驶向远方……【结尾收束稍显牵强。】

升格建议

本作文题是“材料+命题”式的,材料对写作内容往往有提示、导向甚至限制的作用。“忽”是“忽然、突然”之意,“见”即“看到”之意。“忽见”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所以,具体作文是通过看到或经历某件事情,自己忽然体会到了某种情感,或者明白了某个道理。

本文选材新颖、有意义,行文充满生活气息。通过忽见奶奶的笔记,写奶奶对“我”的深沉的爱和殷殷的期望,情感细腻感人。但是本文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需做以下修改:修改开头,先点出“忽见笔记”,以收到既点题又設置悬念的效果;情节不够曲折起伏,比如行文开头平铺直叙,未点题,也未设置悬念,需巧设伏笔,补充相关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严谨;有几处缺少过渡,需在相关段落之间新增或修改过渡句,使上下文之间过渡得更自然;结尾匆匆收笔,情感体会不够浓烈,可在文章结尾处照应标题直抒胸臆,点明主题,升华主旨;语言表达上,虽能清楚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有些地方记叙不够简洁,有些描写不够贴切,需要进一步润色,更细腻地传达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突出感悟。

化蝶之作

忽 见

◎贾佳颖

时光荏苒,有许多东西都消失在了记忆里,但我始终记得忽见奶奶为我记的笔记时,那触动我心灵的震撼。那本土黄色书皮的笔记本已经被岁月磨得伤痕累累:纸页上有黄色的斑斑点点,还有被水泡过的痕迹;线头裸露在外……这本笔记本毫无美感,但它里面却装满了奶奶对我爱与期盼!

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我上小学时,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对我说:“要好好学习!”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我对奶奶的唠叨习以为常,总是不耐烦地回应,后来干脆当成耳旁风,更别提感动了。

等我上了初中,奶奶便回了老家。我终于不用再听她的唠叨了!一时间,感觉轻松无比!

可是,慢慢地,我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丢了什么宝贵的东西似的,我又开始怀念奶奶唠叨我的日子。

终于,中考后那个长长的假期,我回到老家,又有机会和奶奶一起生活啦!

那天晚上,爷爷无意间告诉我,自从奶奶离开我回到老家后,她的记忆力便大不如前了,时不时拿本子记东西,乱七八糟的什么都记。他一边说,一边指指床头柜。

床头柜的抽屉伴随着“吱吱呀呀”的声音打开了,里面只有一本笔记本整整齐齐地躺在里面,边上是一支没有盖子的圆珠笔。当时,我并没有打开笔记本,也没有好奇奶奶到底在本子上记了什么,想当然地以为奶奶应该是怕遗忘一些事情,所以才用本子去记事的!

又过了几天,依旧是一个晚上。我坐在床上,和奶奶一起看电视。电视中的竞赛节目出了一道题,奶奶快速地拉开抽屉,拿出那本笔记本,开始写起来。

“奶奶,你在记什么呀?”我问道。但是奶奶好像没有听到,依旧一笔一画、歪歪扭扭地在写着,甚至在画着些什么……

“奶奶,记这个干吗?”我问。奶奶依旧没有理我。

“奶奶!”奶奶一直不搭理我,我心里有些不爽,在一旁生闷气。

过了一会儿,奶奶手里的笔停了。奶奶晃动着手中的笔记本,笑嘻嘻地对我说:“等你看了这些笔记,做了这些题,一定能学到更多知识!”她将笔记本郑重地交到了我手中。

我第一次打开奶奶赠予我的这本笔记本,映入眼帘的满是奶奶那笨拙的字迹:歪歪扭扭的,有许多地方看不明白是什么字,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幼稚可笑的图画……

忽见奶奶为我记的这些笔记,那一刻,我感动得无以言表,尽管这些笔记对于已是高中生的我来说,并无多大帮助,但它承载了奶奶对我满满的爱!

奶奶为我付出的太多,而索取的却很少。她尽她所能,为我准备好了一切,希望我听话、懂事、爱学习、有出息。她就像一直矗立在海边的灯塔,守护着我驶向远方!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学生,指导老师:吴燕】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故事情节完整而曲折,结构上安排多个点,波澜起伏,行文思路也更加符合逻辑。文章语言更加流畅,描写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细腻,主旨更加鲜明,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开篇点题,通过“忽见奶奶为我记的笔记时”的具体描写,将中心事件突兀地显现出来,这就自然而然地造成了悬念,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作者第一次看到笔记本时,不展开对笔记本内容的详细描写,与下文忽见笔记的内容形成对比。情节设置上更显波澜起伏。结尾处再次直抒胸臆,点明主题,升华主旨。

【吴燕/供稿】

猜你喜欢

圆珠笔点题行文
文末点题太直接
创意圆珠笔
作文指导教学尝试与思考
你不知道的创可贴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圆珠笔花
嘎嘎猪的哭诉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