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信仰与力量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11—2021年的传播与文化建构

2022-05-05刘婵娟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娘子军芭蕾舞剧舞剧

刘婵娟

1964年9月26日,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编导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北京天桥剧场正式公演。《红色娘子军》自诞生以来,作为红色经典艺术作品,承载着弘扬革命精神的历史使命,在50余年的传播过程中,早已成为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红色文化,红色经典有其独特的传播价值和文化意义,在当代社会传播语境下,更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传播路径,丰富作品的时代内涵。《红色娘子军》在2011—2021年十年间的传播,证明其仍能保持活力、与时俱进,它不单单是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产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勇于抗争、坚贞不屈、团结友爱的集体记忆,弘扬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本文一方面追溯《红色娘子军》的历史形态与精神之源,另一方面分析其十年间的传播方式和文化建构,最后总结其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当代转化,以此探讨红色经典舞剧在新时代的传播与文化内驱力。

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历史形态与精神之源

“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艺术演进最早可追溯到1957年8月刘文韶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的报告文学《红色娘子军》,这部作品使“红色娘子军”的英雄事迹广为流传。1960年梁信编剧、谢晋导演的同名电影《红色娘子军》的公映又引起巨大轰动,为其后的舞剧改编奠定了文本基础与价值导向。舞剧的主题音乐也于此时期奠定,1959年为同名电影创作的主题曲《红色娘子军军歌》(梁信填词、黄准谱曲),以磅礴的旋律和铿锵的节奏讲述了“娘子军”饱受压迫和苦难后,投身革命的英雄事迹,遂移植为舞剧的主题乐曲。1964年,又有专为舞剧而创作的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由吴祖强作词,吴祖强、杜鸣心共同作曲,是舞剧第四场的重要曲目。歌曲描绘了“军民鱼水一家亲”的美好图景,与“斗笠舞”共同刻画“娘子军”质朴、柔美的女性群像。

上述与“红色娘子军”相关的文艺作品的传播,均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与上演奠定了广泛的受众基础。下文将重点梳理在以革命叙事为主体的文本框架下,早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艺术形态与精神内涵。

(一)1964年:以“三化”为创作导向的“革命芭蕾舞剧”

“1964年1月,由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都音乐舞蹈工作座谈会。由于会议内容主要讨论音乐和舞蹈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问题,故又简称‘三化座谈会’。”①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268.“三化座谈会”之后,舞剧《红色娘子军》诞生。此前,1963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北京舞蹈学校的芭蕾舞演出时,就已经指示“是不是可以创作一个革命题材的剧目?或者,你们可以创作苏联的十月革命,或者是法国巴黎公社?”②转引自:李承祥.情倾五十载《红色娘子军》[C]//欧建平.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23.李承祥等几位主创“有了要创作出革命的芭蕾舞剧的决心”③李承祥.破旧创新,为发展革命的芭蕾舞剧而奋斗[J].舞蹈,1965(2):16.,因此,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不仅是一部记录革命历史的舞剧,也是中国第一部“革命芭蕾舞剧”。

以“三化”为创作导向,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组一方面为符合“革命化”“群众化”的要求,创作之初便秉承“向生活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④李承祥.破旧创新,为发展革命的芭蕾舞剧而奋斗[J].舞蹈,1965(2):16.的原则,共赴海南岛调研,了解“娘子军”的历史、海南人民的风俗习惯,学习民间歌舞,这些都为舞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艺术体验。在创作过程中,编导们以同名电影为蓝本,遵循原作所体现的时代特性、地方特色、风格样式和思想主题,保留了六个主要人物,即吴琼花、洪常青、连长、小庞、南霸天和老四。为贴合舞剧的革命叙事逻辑,编导将琼花两次出逃以及洪常青两次进南府的电影情节皆改为一次;琼花路遇红莲一起投奔红区的情节变成了洪常青与小庞救起琼花,为其指路;琼花与洪常青分界岭相遇的情节被删去;琼花因违反组织纪律打伤南霸天而被关禁闭改编为上党课;琼花目睹洪常青就义,改为了娘子军消灭南霸天后才知晓“常青就义”,并设置了“大刀舞”“枪舞”等舞段,突出洪常青英勇就义后,琼花化悲痛为力量,以“接班人”的身份继续革命事业的决心与意志。这些剧情和舞段的设计无疑是非常“革命化”的。编导之一李承祥认为,“群众化”就是要“贴近群众,使他们能看懂、能喜欢,能够对我们戏里展现出来的艺术魅力有所感动”⑤李承祥.情倾五十载《红色娘子军》[C]//欧建平.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27.。因此,在琼花这个极具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上,编排了一场情绪强烈的“琼花诉苦”舞段:她扒开袖口,露出手臂上血迹斑斑的伤口,质朴的生活化语言引起了当时纺织女工的强烈共情。另一方面,琼花不论是直线式的调度,还是始终挺拔的上身,都突出她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反抗的决心,呈现鲜明的个性,努力还原娘子军的真境遇,做到了“群众化”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导向,引起极强的共鸣。

为解决芭蕾语言“民族化”的问题,李承祥认为,“首先从作品的内容和人物出发,运用芭蕾舞原有的特点和舞蹈技巧,并使它与中国的民族、民间舞相结合;同时要从生活出发,大胆创造新的舞蹈语汇”①李承祥.破旧创新,为发展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而努力:《红色娘子军》创作经验[C]//文化部艺术局,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舞剧创作经验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223.。在具体实践中,一是通过实地考察与体验生活,实现“芭蕾和军事动作的结合”②李承祥.情倾五十载《红色娘子军》[C]//欧建平.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28.,主要表现为提炼战士日常的训练动作,创作了“练兵舞”“射击舞”“投弹舞”“劈刺舞”“大刀舞”“进军舞”等舞段,彰显“娘子军”们饱满的集体群像和不畏险阻、只求解放的感情。二是以民族舞蹈语言为基础进行结合,即“中国民间舞、古典舞与芭蕾的结合”③李承祥.情倾五十载《红色娘子军》[C]//欧建平.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28.,如将“探海翻身”“倒踢紫金冠”“串翻身”“乌龙绞柱”“小蹦子”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和武术动作,以及“黎族少女舞”“斗笠舞”等民间舞蹈运用到舞剧中。正如李承祥所言:“我们排练《红色娘子军》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反复斗争过程……也是芭蕾舞艺术破旧创新的过程。”④李承祥.破旧创新,为发展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而努力:《红色娘子军》创作经验[C]//文化部艺术局,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舞蹈舞剧创作经验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220.

在“三化”精神的指导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同名电影具有共同的革命精神指向。与电影相比,舞剧精简了叙事,对人物形象的筛选与剧情提炼,既保留了电影所刻画的受压迫的妇女形象,也更有利于集中彰显女性在革命斗争中的个人成长与信念坚守。同时,在舞蹈语言上的大胆借鉴与融合,是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之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体现了中国芭蕾舞剧的创新精神。

(二)1966年:在“三突出”要求下的“革命样板戏”

舞剧自1964年9月首演以来,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人民群众和外国来宾的一致好评。1966年,江青等人从服饰、音乐到动作对舞剧进行了政治化的改造,使其更加服从于“三突出”的要求,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⑤刘宋斌.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第2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1716.。在“革命样板戏”的审美和政治改造下,“革命样板戏”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之姿势、动作被重新确定了严格的身份,娘子军必须与“有历史问题”的原型庞琼花划清界限,“吴琼花”改为“吴清华”,并删除第二场中表现“琼花诉苦”的慢板抒情舞段,避免女性化表达中所展现出来的柔弱,也避免大众观之后会对其产生革命意志不坚定的误解。角色改造后的琼花成为指代革命的“物”,“娘子军”以“去性别化”的形象成为极度政治化的符号。在电影版中,正面人物和英雄人物多采用向上、开放的动作,镜头以仰拍为主。而舞剧在“三突出”的创作原则下,为了强化无产阶级的正面形象,着力在人物对比中塑造洪常青“高大全”的特点,折射出浓厚的英雄主义和政治色彩。在反面人物中,删去了老四的大跳等技术性动作,以示和正面人物、英雄人物的区别。同前几个版本相比,“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的人物较为扁平,编导刻意避免对反面角色使用芭蕾大跳等技术,反而更强调猥琐、丑陋的形象,从而达到突出正面人物的效果。

(三)1992年:“红色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回归

1966—1979年,“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被用来接待来华访问的叙利亚、坦桑尼亚、锡兰、朝鲜和罗马尼亚等国的领导人或代表团,全国各地也掀起学习该舞剧的热潮。在此之后,《红色娘子军》似乎完成了其政治使命,进入了近13年的沉寂期。直到1992年,伴随着重拾“红色经典”的浪潮,秉承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创作要求,加之人民对红色记忆的呼唤和对丰富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现实需求,在时任文化部部长贺敬之的支持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得以重排,也终于从“革命样板戏”的身份中挣脱出来,以“红色经典”作品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

作为“红色经典”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革命样板戏”版本中夸张的、过于戏剧化的表演进行了调整,使之更符合真实的人物情感。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恢复了“吴琼花”的原名,也复原了第二场“琼花诉苦”舞段,重现女性情感与个人表达。冯英所塑造的琼花,将其对旧社会受压迫阶级的革命意识转换为个人对命运的反抗,革命、阶级、压迫等带有特定历史语境的主题逐渐减弱了其“绝对”位置,这更符合当下的语境。据冯英回忆,舞剧编导蒋祖慧告诉她:“现在你所排的‘琼花’,不仅仅要传递的是在力度、人物性格上倔强的一面,同时还应该赋予你理解的个性化的一面,融入与体验你自己理解的东西”①冯英.《红色娘子军》:刻在我心中的印记[C]//欧建平.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20.。因此,在重塑人物反抗精神的同时,冯英还赋予了“琼花”作为女性的柔美,也恢复了被“革命样板戏”忽视的“人情味”。在具体动作上,琼花不再将“握拳”作为刻画人物倔强性格的典型性语符,转化为肘关节以及腰部的曲线流转,曲线身段与“慢”的力效回归,真实展现了该人物柔弱的一面,归还了其原有的性别身份和意识。也正因为如此,琼花也不再是一味抗争、缺失个人情感的受压迫者,而是在抗争之余,也有着孤独、无助,甚至是哀婉柔情的女性形象。她既可以反抗斗争,也可以倾诉衷肠,这一形象的变化更符合观众对人物生活化和真实度的期待。

“红色经典”版本的《红色娘子军》自1992年重排至今,经过了三代“琼花”的演绎,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审视和思考,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重新凝练。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红色娘子军》不断丰富作品内涵,为其在新时代传播与文化和精神建构蓄力。

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11—2021年的传播方式与文化建构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自诞生以来,之所以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深远,归根结底在于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经验和以解放思想、勇于斗争为核心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导向。笔者调研了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出以及官方网站和相关媒体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在2011—2021年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共演出434次。这足以证明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下,“娘子军”的形象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褪去原有的色泽,而是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尤其是自2021年3月起,中央芭蕾舞团的“百年百场”献礼巡演将这部经典舞剧再次推入人们视野之中,不但唤起了老一辈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还向年轻一辈弘扬了革命奋斗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

续 表

本文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11—2021年的演出类型大致归为六种,分别是: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节日献礼演出、文化交流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基层慰问演出和公益教育演出(见表1)。根据传播方式与目的,又进一步划分为“国家在场”的仪式化传播与“社会在场”的普及性传播两类,以探讨其在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大众艺术审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艺术教育普及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表1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11—2021年演出类型统计表

(一)“国家在场”的仪式化传播

美国政治学家乔尔· 米格代尔(Joel S.Migdal)最早提出“国家在场”这一概念并用于探讨国家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影响。他认为“国家是一个权力的场域……并为以下两个方面所形塑。(1)一个领土内具有凝聚性和控制力的、代表生活于领土之上的民众的组织的观念;(2)国家各个组成部分的实际实践。”①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M].李杨,郭一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6.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国家始终作为主体参与其中,并以其公信力在作品传播与精神建构中发挥导向作用。具体表现为:在特定节日活动与舞剧艺术演出的双重载体中,强化民族记忆建构与民族文化认同,并呈现出仪式化的特点。仪式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詹姆斯· 凯瑞(James W.Carey)于1957年首次提出“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是“一个社会核心而广泛的仪式”②参见:JAMES W.CAREY.Communication as Cculture: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Revised Edi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9:15.。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依托节日文化与大型庆典和纪念活动,在传播过程中,观众作为仪式的参与者,应着国家的召唤,形成了对政治思想、仪式文化的无意识认同,植入了国家的存在,重塑着舞剧的时代记忆与精神内涵。广而言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本身就是具有仪式性的存在。本文将2011—2021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演出活动类型中的三种归于“国家在场”的仪式化传播,即因其显示出鲜明的民族、国家观念与价值导向。

1.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重拾集体记忆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活动是党和国家意志与历史记忆的再现,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引导下的公演仪式。自1964年首演至今,舞剧《红色娘子军》已演出4 000余场,其中2011—2021年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活动有130多场,具体可分为国家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和中央芭蕾舞团自身组织的系列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此类演出强调了敢于斗争、砥砺奋进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并将其内化为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以此构建集体记忆,加强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新时代红色舞剧传播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一方面,2011—2021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多次参与国家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活动,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等活动以及相关的“红色经典”巡演活动,演出近50场。这些大型演出活动由国家主导,以庆祝伟大业绩、纪念重大事件为契机,通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革命历史叙事,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涵与光辉历程同舞剧传播连为一体,以集体性、仪式化行为凝聚公众,统一意识。同时,呼吁不同时期参与党的建设、国家发展的中华儿女牢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先驱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崇高品质,唤起并共塑属于新时代的集体记忆。

另一方面,中央芭蕾舞团作为创作主体而组织的系列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活动,也是在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一次次实践,是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50场”的大规模全国巡演活动,仅一个月就在深圳、重庆、武汉、温州、宁波、无锡、泰州、昆山、合肥、潍坊、青岛等11个城市,演出20余场。此外,中央芭蕾舞团多次在建团周年庆的系列展演中上演《红色娘子军》,以2019年“庆祝中央芭蕾舞团建团60周年系列展演”为例,中央芭蕾舞团先后在上海保利大剧院、南京保利大剧院、杭州余杭大剧院等上演《红色娘子军》,在庆祝建团60周年的同时,也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献礼。2021年,中央芭蕾舞团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契机,开启了《红色娘子军》“百年百场”的演出活动,在全国进行艺术宣传,与各地的观众共同致敬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团队。这是属于舞蹈工作者们的集体记忆,先辈们从革命历史事件中汲取养分,体验海南人民的生活,借鉴芭蕾艺术语言,融合本民族舞蹈语言特色,克服万难创作出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正是因为他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砥砺前行的奋斗与探索精神,才开创了中国芭蕾艺术的新局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机构在竞技场内制造了强大的存在感,加速了地方力量的再联合”①米格代尔.社会中的国家:国家与社会如何相互改变与相互构成[M].李杨,郭一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33—134.,艺术经验的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地方”力量,对于国家记忆的重拾有着直观、强大的感染力和化人力量。

2.节日献礼演出,强化民族认同

节日作为文化记忆和传播载体,蕴藏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习俗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血脉与历史底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精神纽带。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2011—2021年的传播中,依托特定的节日文化进行献礼演出50余场,尽管节日内涵各不相同,但都被统一在固定的节日仪式的秩序范围之内,即由国家主导,维系着共同的民族信仰与文化力量。具体而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等节日演出中,对崇高美学的追求,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的歌颂,都与节日回望历史、抚今忆昔、不忘初心的主题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一部女性题材作品,“三八”国际妇女节期间,在国家大剧院、北京天桥剧场等剧院累计上演30余场。中央芭蕾舞团用“娘子军”来赞颂广大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与牺牲的妇女同胞,呼应了国际妇女节中对女性群体的召唤和对女性力量的赞美。舞剧的演出旨在聚焦新时代女性,赞美她们在面对不同社会角色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彰显不凡的综合能力与独特的创造能力。同时,以艺术的力量讴歌女性思想的解放,肯定女性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舞剧对新时代女性的奋斗精神和独立精神的讴歌,一遍遍唤醒大众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革命历史记忆。可见,这种以群体性参与的节日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植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契合了国家对于共同建构民族精神文化的领导,不仅延续了舞剧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也不断扩展着红色经典作品的时代意义,尤其是对女性群体提升自我价值、增强内在驱动力,强化大众在节日的仪式秩序下的民族认同感。

3.文化交流演出,塑造国家形象

21世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在国际文化竞争中,西方文化长期占据优势地位,而中国曾经在文化上的封闭,导致国家形象长期处于“他塑”状态。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重视文化艺术的交流价值与传播价值,在对外的作品传播中,“通过严格机制的层层筛选,选拔出在艺术和政治两个层面能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形象的舞蹈作品”②阮伟.身体之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外交中的舞蹈艺术和国家形象[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4):2.。这也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走出去”提供了时代契机和政治保障,“舞蹈外交作为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外交与政治外交一起,共同助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初生的新中国更好地矗立于世界的舞台”③阮伟.身体之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外交中的舞蹈艺术和国家形象[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21(4):5.。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之初的政治诉求,转变为塑造国家形象的要求。

作为中央芭蕾舞团的代表作品,《红色娘子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每年都有一两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外巡演出”④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天津行|起舞英姿绎挚情,再抒心怀[EB/OL].(2019—11—01)[2022—03—25].https://www.nbc.cn/content-3253-12292.html.,这种“走出去”不仅仅是艺术的传播,也是在助力于中国形象的自我建构。据笔者统计,十年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参与了约37场文化交流演出,如2021年“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2019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的“芭蕾在中国—中央芭蕾舞团六十年的传承与发展”主题展览及讲座,2018年第八届尼泊尔“中国节”以及2017年“金砖国家文化节”等。《悉尼早报》评论道:“这些娘子军中勇敢而坚定的女性,带着她们乐观进取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成就新一代芭蕾舞演员树立了更好的榜样”①中央芭蕾舞团.60年团庆绽放辉煌 | 中国芭蕾在不断探索中前行[EB/OL].(2019—11—27)https://www.nbc.cn/content.jsp?id=12333&classid=3253.。2018年,《西班牙国家报》对于《红色娘子军》在马德里国际舞蹈节的演出曾评价道:“优雅、技术上无可挑剔,在美学的追求上精益求精,演员们的动作如钟表一般精准,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②转引自:中央芭蕾舞团.“娘子军”首访西班牙|领略西班牙风情、再见马德里![EB/OL].(2018—12—10)[2022—03—25].https://www.nbc.cn/content-3253-499dfdf77d194c0587e80a3e54a3ff04.html.中央芭蕾舞团携《红色娘子军》不断地“走出去”,在传播中展示出中国文化与精神,塑造着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充分展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构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权。

(二)“社会在场”的普及性传播

20世纪末,红色经典在文艺界掀起浪潮,一时间革命、解放、无私、奉献等成为红色经典的关键词,不同形式的红色经典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涌出,在当下浮躁的社会里重唤精神寄托。红色经典经历了历史的沉淀与考验,在解构与重构之中,使人们能够再次审视历史,也展现出当代社会的思考和需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在场”。而当红色经典舞剧以其普及性传播进入到“社会场域”,便实现了某种“社会本位”。本文所要论述的“社会在场”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艺术传播,主要是指针对特定群体、特定场域下的普及性传播和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即面向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学生,面向农民、留守老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尤以“高雅艺术进校园”、基层慰问演出以及广场、公园等其他公共场域下的普及性演出为主。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这些艺术实践活动都可以视为“社会在场”下的普及性传播,此类传播通过不同社会场域形成特定的价值引导。

1.校园场域弘扬正向价值

校园是践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社会场域。自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采取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组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赴中西部高校讲学……”③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指导意见:教体艺[2010]4号[EB/OL].(2010—11—21)[2022—03—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1011/t20101121_112381.html.“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引领当代青年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促进当代青年向真、向善、向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④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的通知:教体艺厅[2005]4号[EB/OL].(2005—08—18)[2022—03—2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8/200508/t20050818_80326.html.中央芭蕾舞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丰富校园生活”“提高高校学生艺术修养”的要求,2011—2021年,共计为在校大学生等主要受众群体演出约95场。演出活动分为芭蕾讲解、芭蕾课堂、芭蕾剧目三部分,其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常演剧目,中央芭蕾舞团不只是以表演芭蕾艺术的方式传递一段历史记忆或一种精神价值,也“介绍了芭蕾舞的起源,包括艺术演进的历史,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⑤中央芭蕾舞团.《走进芭蕾》并州巡礼 | 圆梦校园舞者心 结缘芭蕾学子情[EB/OL].(2019—05—29)[2022—03—26].https://www.nbc.cn/content-3253-c95b8c87b647402386f00479fa92fd64.html.,用优秀文化艺术宣传党的历史,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构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正向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的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坚定学生的人生信仰。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校园场域的传播既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社会期望的投射,尤其是在社会需要正能量、校园需要倡导正向价值的召唤下。2019年,中央芭蕾舞团走进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这群特殊的孩子们自强、坚持、勇敢,在“黑暗”中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守心灵的纯净,这也正是“娘子军”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精神的当代呼应。学生们通过接触、感知芭蕾的艺术魅力,将正向的价值再次得以强化。青年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往往被当代社会寄以高度期望,社会对青年人才的需求,对青年价值观的重视,也促使具有教育意义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多次走进校园,走进教育一线。“高雅艺术进校园”是“以美育人”、提升青年艺术审美的社会普及性传播,其实质是通过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所记录的革命斗争历史及其承载的团结友爱、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红色精神,感召学生。学生欣赏和学习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也是其“个体心灵对于天文、地文和人文之变迁规律的直觉式领悟和持续浸润以及相应的知行统一人格的涵养过程。”①王一川.谈谈当前大学美育课程[J].新课程教学,2023(2):1.

2.“基层”场域的意识形态教育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与时代的发展,农民、留守儿童和老人等群体逐渐被社会“边缘化”,从而导致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中央芭蕾舞团一直致力于丰富基层普通大众的文娱生活,2011—2021年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深入基层开展慰问演出和艺术普及性审美活动约51场。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慰问演出活动大多为经典片段演出,尤以“常青指路”“斗笠舞”“军民联欢”等选段为主。这些舞段浓缩了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精神内核,如舞蹈中《红色娘子军军歌》主题曲的反复再现;“斗笠舞”通过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和女战士的斗笠表演,展现了乡亲们以质朴的真心慰问“娘子军”的喜悦场面;“军民联欢”展示了战士们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这些选段的情节通俗易懂,在动作语言上刚毅与柔美相济,在情感上贴近基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情动人,符合大众的艺术审美。中央芭蕾舞团作为社会慰问演出活动的主要参与机构,本着惠农利民的初衷,每年都会深入贫瘠的边远地区演出,满足困难群众、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邀请农民、基层贫困人群、驻扎边疆或革命老区的军人等特殊群众,或是为社会基层做出贡献的模范代表等欣赏芭蕾舞演出,拉近艺术与基层群众的距离,达成重拾集体记忆、宣扬红色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慰问演出主要体现为社会对文化资源不平等分配的一种再分配,是“社会本位”下的精神慰问,在深入基层、慰问边远地区百姓的同时,着力培育基层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情怀,也是“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精神的当代实践,达到艺术普及教育和巩固基层群众意识形态的目的。

3.公共场域的审美提升

红色经典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一种文化,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时也会被质疑是否与当下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脱节,然而它的职能如今早已发生了转变,它所传播的不再是单一的“红、正、专”,更多的是对民族精神与审美价值的认同。可以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不仅经历了历史的锤炼,也在当代传播过程中接受了时代和人民的检验,其思想观念与审美意识始终保持着人民性、先进性与时代性,满足了社会对历史的回溯,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对艺术自身的渴求。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舞剧艺术常常与群众保持着时间、空间、心理上的审美距离。通常情况下,作为高雅艺术的舞剧,既产生了美,也产生了艺术与群众疏离的现象。十年来,《红色娘子军》在富有崇高美学特质的演出中培养群众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中央芭蕾舞团还积极推出公益普及性质的文艺演出,例如“中外芭蕾精品荟萃”“打开艺术之门”“文化进万家”等,在广场、公园等公众场域传播舞蹈艺术,以选段形式展现“娘子军”的风采,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艺术教育,丰富艺术情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目标与价值的丰富与转变,一方面保留作为红色经典的革命政治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其深入群众的传播行为既是受“社会在场”的影响,也是培养大众审美的艺术自觉,有意识地将公众场域呼唤的社会需求与价值转化为行动自觉,为艺术普及做出了贡献。

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当代转化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民族化”“革命化”“群众化”的艺术创新,也是艺术性、思想性与政治性的融合,它的诞生与传播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与肯定中进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②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J].党建,2014(11):25.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所蕴含的自主精神、抗争精神与解放精神是那个时代不可辩驳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也被不断建构与延续着。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 德弗勒(Melvin L.DeFleur)曾提出“文化规范论”,其主要内容是“大众媒介通过有选择地表现以及突出某种主题,在其受传者中造成一种印象”③金哲,姚永抗,关文,等.新学科辞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516.,通过媒介所传授的信息,让公众知晓一种皆愿意遵守的行为规范或道德理念。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红色经典”的每一次演出,都是通过“舞台”这一大众媒体进行的传播,也是为受众进行的一次精神建构,而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也证明了它所承载的精神是得到人民认可并愿意遵循的。下文将重点探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2011—2021年如何在传播中延续与重塑民族精神和价值内涵。

(一)革命政治意识与斗争精神的转化

作为一部讲述革命事业的舞剧,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更加凝练的指示性动作,摒弃了原本贴近大众的生活语言与动作细节,弱化性别特征,突出“高大全”的人物符号与意义。它建构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精神,彰显了不可摧毁的革命精神,并强化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崇高。1971年被制成影片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上映时,曾迅速掀起了一股全国各地学习芭蕾的热潮。这部曾获“威尼斯电影节”一等奖的舞剧,“各省、市、自治区的专业歌舞团体,甚至不少业余的舞蹈团体,不管是否具备演出芭蕾舞剧的条件,也不管演员是否掌握了芭蕾舞的技巧,都在创造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艺术奇迹”①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1840—1996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317.。可见,舞剧所呈现的强烈的斗争意识,不仅是革命政治的鲜明宣言,也是特定时代背景下广大群众的共同社会认知。

在“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的传播过程中,媒体将舞剧与毛泽东思想、无产阶级精神结合进行宣传,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这也使得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传播范围和影响比1960年的电影版本更为广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被用于各种招待外宾和文化交流的场合,阿尔巴尼亚和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都曾学习并演出过这部舞剧。尽管在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看来,该剧政治色彩过浓,但不可否认其呈现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深了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及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之间的友谊。

随着1992年舞剧的重排,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逐渐洗去了“样板戏”的印记,其原本所承载的革命斗争精神跨越了时代,被完好地传承延续了下来。如今,这种斗争精神在中央芭蕾舞团几代舞者舟车劳顿、奔走各地的慰问普及演出中,逐渐转化为不断奋斗、坚韧不拔的“娘子军精神”。中央芭蕾舞团现任团长冯英曾是第三代“琼花”的扮演者,“这个倔强的女舞者曾经满怀深情地说过:‘坚强和倔强是琼花带给我的,琼花是打不死的,我是永远不服输的。’”②张璐瑶.第一代琼花扮演者白淑湘:红色娘子军的精神永存[EB/OL].(2014—04—19)[2022—03—25].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14-04/19/content_2214095.htm.当今社会虽已远离了革命年代,但是这种奋斗精神依然需要主动发扬和传承,就像《红色娘子军军歌》中所唱的:“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将这一精神的火炬传承下去是一种责任,我们需要这些身负重担的“文艺战士”保护属于我们的精神财产,去延续这种革命精神。

(二)民族独立形象与女性解放精神的延续

作为一部在“三化”原则指导下诞生的作品,《红色娘子军》不仅是中国第一部表现革命题材的芭蕾舞剧,同时也是一部建构着民族独立形象与女性解放精神的舞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除了国内生产力落后、物资紧缺以及社会矛盾尖锐的状况之外,还面临着国家政权不稳定与话语权不充分的状况,“民族化”“革命化”“群众化”不仅是国家为了建立正当性和权威性的艺术话语权,更是一种民族独立话语权的诉求。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正是这种独立话语权的艺术实践:以白淑湘为代表的“琼花”,通过从奴隶到战士再到革命领导者的身份转变,被塑造为一个坚韧不屈、刚烈火辣、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传递着女性解放与独立自主精神,这正是新中国所期望的独立形象。事实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确实在这种民族独立形象和女性解放精神的建构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自舞剧诞生以来,周恩来总理就将其作为接待外宾的重要剧目,这不仅为舞剧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使舞剧受到众多社会主义国家以及遭受压迫的人民的青睐。1965年阿尔巴尼亚邀请中国将《红色娘子军》搬上他们的舞台,随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走出国门与广泛传播,新中国不仅展示了“打开国门”的新形象,而且彰显着社会主义国家的独立姿态与解放精神。

这种精神面貌被中央芭蕾舞团的几代演员不断传承延续着。在近年来的演出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以各种节日为载体,以庆典性或纪念性演出为平台,通过献礼国庆节、国际妇女节、建军节以及建党周年庆等方式,不仅将民族独立自主精神一以贯之,而且格外凸显了女性独立意识与解放精神。自1992年重排舞剧伊始,“琼花”的扮演者冯英便赋予了新时代娘子军不一样的女性主体视角,基于一种“强调女性理解和把握自身的生命特色”“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从自己的角度洞悉外部世界,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③晏丽.论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女性主体意识[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0(1):58.的立场重新审视角色。作为无产阶级战士的“琼花”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普通女性,正是这种普通人身份下的情感表达与女性柔弱特性反衬下的解放运动,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我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赋予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她是一个少女……有反抗、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这是她性格上的主体……还有她柔弱、不为人知的一面。”①冯英.《红色娘子军》刻在我心中的印记[C]//欧建平.中国芭蕾的丰碑: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五十周年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21.将人的真实性格和现实处境从“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中解放出来,一如舞剧中“琼花”从奴隶身份解放成为战士,这种延续着的解放精神,或许才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持续传播的驱动力。

(三)新时代团结与爱国精神的弘扬

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正能量足以教化育人,并促使人们回馈社会。在这个和平时代里的人们并非只需注重个人价值,不再需要那些曾经的共同精神信仰。相反,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所传递的家国情怀以及党与战士群体的团结奋斗精神,高度契合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②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尤其是舞剧中“军民联欢”“党育英雄”“大小斗笠舞”“军民一家”等舞段充分体现着人民与军队、与党和国家团结一致的深刻情感,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也正因如此,中央芭蕾舞团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在成就‘中国梦’的道路上,中芭始终将‘回报社会、服务于民’视为神圣的使命,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更多的基层百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文化服务”③中央芭蕾舞团.走进百姓,贴近生活:记中芭《红色娘子军》武汉公益慰问专场演出[EB/OL].(2014—06—10)[2021—05—14].https://blog.sina.com.cn/s/blog_473f97a00102exx3.html.。当然,这种团结精神与爱国精神并不仅仅来自舞剧自身内涵意义的建构,更来自传播过程中演职人员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精神价值观的践行。2011—2021年,中央芭蕾舞团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芭蕾”“文化进万家”“打开艺术之门”等活动,演职人员不遗余力地奔走各地普及芭蕾艺术,像革命先辈那样以身作则,不仅发扬传承了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培养了自身团结一致、吃苦耐劳的精神。正如演员侯爽所说:“今天观众们看到的舞台上演员表演就像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水面下的大部分才是演员们要自己在幕后去学习、去揣摩、去传承的,这才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根基—一代一代传承的、‘镶嵌’在人物和故事之中的娘子军精神……”④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天津行|起舞英姿绎挚情,再抒心怀[EB/OL].(2019—11—01)[2021—05—14].https://www.nbc.cn/content-3253-12292.html.在演员个人的理解、揣摩和实践中,“娘子军”精神真正融入个人精神价值观,建构为中央芭蕾舞团的精神,这种剧内剧外合一的精神成为一股无形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宣扬着新时代爱国与团结的精神价值。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从创生到普及走过了50余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有这样一部经典作品依旧能够被流传与演绎着实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回顾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一路“向前进”的50余年,其中有过曲折、有过沉寂,但它如今依旧以昂扬的姿态屹立在大众眼前,那份炙热的“红色”似乎也比以往更为夺目,这与一代代舞蹈艺术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也离不开亿万民众的支持和期待。

综上,在本文对2011—2021年中央芭蕾舞团有代表性的《红色娘子军》的演出进行统计、分类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以大型庆典性或纪念性活动和重要节日、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以公益、慰问、校园活动为载体进行的艺术演出不但符合当代舞剧艺术的传播规律,也有利于红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与早期作为政治、革命宣传的载体相比,如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传播目的在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普及性与艺术性,传播的精神价值也随着时代发生了转化,它承载的不仅仅是那种血泪杂糅、义薄云天的时代精神,更是契合着新时代语境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向舞蹈本身回归,传递艺术之真、善、美。相信在未来,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代表的革命历史题材舞剧定能得到更好的流传,与我国优秀文化相衔接、相融合的舞蹈作品亦会层出不穷。

猜你喜欢

娘子军芭蕾舞剧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舞剧《瑞鹤图》剧照
抗疫第一线,攻“冠”娘子军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花木兰》剧照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海南红色音乐经典
——观歌剧《红色娘子军》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央芭蕾舞团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