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
2022-05-05董桂才李光勤
董桂才,张 玺,李光勤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各地区制造业规模急剧扩张。但与之相伴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企业主要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中国企业主要负责加工组装的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位置[1]。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出现“低端锁定”的现象[2]。随着微观数据库的扩充和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学者们对上述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即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生产中表现出明显的位置差异。企业依靠当地要素资源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内陆地区省份更多扮演“原材料、初级产品供给者”的角色,东部沿海省份则往往扮演“加工制造者”的角色[3]。对外直接投资(简称OFDI)和全球价值链(简称GVC)同为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内容。自“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东部地区的企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国外企业有着更密切的贸易往来,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相对较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认为,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简称GVCP)之间的关系,即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还是抑制了制造业GVCP的提升?其影响机制是什么?厘清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推进资本走出去战略,也更有利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
一、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说
根据OFDI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现有文献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认为企业的OFDI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其有利于母国的企业从东道国获取先进技术,继而促进母国产业发展[4],最终有利于母国GVC升级[5]。郑丹青认为,企业的OFDI促进了GVCP的提升[6]。在地区差异上,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7]。赵云鹏和叶娇认为东部地区的OFDI更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8]。另一类研究认为,企业的OFDI会造成本国制造业资本存量的减少,从而引起制造业实际借贷利率的上升[9]。还有研究发现技术研发型和市场寻求型OFDI会“挤占”国内母公司的投资[10]。刘鹏认为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而产生的多重贸易壁垒会极大地增加中国企业的投资成本[11]。杨丽丽和盛斌的研究发现,当OFDI水平超过一定程度时,OFDI就会造成本国制造业规模萎缩[12]。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本文构建并测算出省级层面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第二,本文从实证角度系统分析了OFDI对制造业GVCP的影响,从而为中国OFDI和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经验证据。
OFDI对母国的制造业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对外投资会导致国内投资的减少,即资本外流会引起国内资本的减少。单个企业引起的资本减少效应是较为微弱的,但是,如果将对该问题的讨论由微观的企业扩展到中观的地区以及宏观的国家层面,那么由资本外流引起的国内资本减少效应将是逐步扩大的,即随着OFDI流量的增加,这一效应会变大。另一方面,企业的对外投资具有不同的目的。生产型OFDI是基于生产成本的考量,而技术寻求型的OFDI会直接促进母公司技术进步。同时,母公司技术进步会间接影响到当地的其他企业,并带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进而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
本文认为,OFDI对不同贸易方式下制造业GVCP的影响机制不同。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前者只需负责加工和组装,后者则需要企业支付外汇,进口材料并出口成品。采用一般贸易方式的企业,需要负责设计和营销等环节[13],对资本的需求更强。出口退税政策会影响一般贸易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贸易成本。具体来说,政府对一般贸易企业实行“先征后返”的税收政策,而对加工贸易企业则是“不征不返”[14],即一般贸易企业承担的贸易成本比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刘信恒从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角度考察出口退税对不同贸易方式企业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对纯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大[15]。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说1和假说2。
假说1:OFDI会抑制一般贸易方式下GVCP(简称OTGVCP)的提升。
假说2:OFDI对OTGVCP的负向影响主要是通过减少行业资本而产生。
相较一般贸易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和国外的企业贸易往来更为密切。Bai等认为,加工贸易企业会在与国外企业接触的过程中学习技术、设计、管理的知识,产生“加工中学习”效应;同时,与没有加工经验企业相比,有加工经验的一般贸易企业有着更高的产品质量,这反映出加工贸易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贸易往来中获取到了技术及其他战略性资产[16]。因此,本文认为,在OFDI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前提下,加工贸易企业比一般贸易企业要获益更多。此外,对加工贸易企业而言,较为简单的生产环节决定了其对资本的需求弱于同时负责设计、营销等环节的一般贸易企业。基于此,提出假说3和假说4。
假说3:OFDI会促进加工贸易方式下GVCP(简称PTGVCP)的提升。
假说4:OFDI对PTGVCP的正向影响主要是通过逆向技术溢出的途径所产生。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一)计量模型设定
基于前文的分析,为了考察OFDI对制造业GVCP的影响,本文设定计量模型如下:
GVCPit=α0+α1OFDIit+α2Xit+μi+vt+εit
(1)
其中,下标i、t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GVCPit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OFDIit为对外直接投资水平,μi和vt分别为地区和时间效应,εit是随机扰动项,Xit为控制变量。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本文参考Koopman等[17]、苏丹妮等[18]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测算方法,构建出省级层面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
GVCPitm=ln(1+upitm)-ln(1+downitm)
(2)
其中,下标i、t、m分别表示省份、年份和贸易类型。m={p,o},其中p和o分别代指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upitm表示i省t年的全球价值链上游度指数。downitm表示的是i省在t年的全球价值链下游参与度指数。
2.其他变量设定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对外直接投资(OFDI),以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表示各个省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考虑到结果的稳健性,选取以下控制变量。(1)制度质量(INST)。制度质量高的地区往往制度性成本较低,其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当地技术进步,从而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参考戴翔和郑岚[19]的研究,以各省财政收入中的罚没收入和当地的GDP之比衡量制度质量水平,比值越小说明制度质量越高。(2)研发投入(RD)。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进而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借鉴李超和张诚[20]的研究,以各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内部经费支出与其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衡量研发投入水平,比值越大说明研发投入越多。(3)经济发展水平(ED)。以各省人均GDP的对数衡量,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4)基础设施建设(INFRA)。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当地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当地制造业行业的结构优化与升级。参考张学良[21]的研究,以公路和铁路里程之和的对数来衡量,数值越大说明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5)人力资本(HC)。参考杜龙政和林润辉[22]的研究,以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人力资本水平,数值越大表明人力资本水平越高。
(三)数据来源
测算GVCP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关进出口数据库、WIOD数据库。其他变量测算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经济数据库、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国科技数据库、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中国城市数据库。其中,名义变量均通过相关平减指数进行处理。由于目前最新的WIOD数据只到2014年,而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统计是从2003开始,由此本文的研究时间段为2003—2014年。另外,由于西藏地区的数据缺失较为严重,本文未将其纳入样本。表1为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结果
1.OFDI对OTGVCP影响的基准回归
表2汇报了OFDI对OTGVCP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可以发现,随着模型中控制变量的增加,OFDI对OTGVCP的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稳定为负,这说明在省级层面,OFDI抑制了OTGVCP的提升。一般贸易企业相较加工贸易企业对生产及贸易成本的变动更为敏感,原因可能是两种贸易方式下企业生产方式存在本质差别。一般贸易企业需要负责设计、生产、营销等多个环节,进而一般贸易企业对资本的需求更强。对外投资的本质是资本的外流,而资本的外流将导致国内制造业实际贷款利率的上升,造成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借贷成本的上升会抑制企业对创新的需求,同时会影响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资本外流导致国内服务业的资本回报率高于制造业[9],进而抑制国内制造业升级。结合上述分析,资本的外流会导致制造业的资本劳动比下降,而这一效应在由企业层面逐渐累积到省级层面时会进一步增强。假说1得以验证。
表2 基于OTGVCP的基准回归
续表2
2.OFDI对PTGVCP影响的基准回归
表3汇报了OFDI对PTGVCP影响的基准回归结果。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模型中控制变量的逐个加入,OFDI对PTGVCP的影响逐步稳定,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OFDI对PTGVCP的影响为正,假说3得以验证。而在OFDI对OTGVCP的基准回归中,OFDI显著抑制OTGVCP的提升。现有大多研究并未区分企业的贸易方式,因此得出OFDI促进制造业GVCP提升的结论。加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联系较为紧密[23],在此情形下,OFDI会促进加工贸易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此外,生产率较低的加工贸易企业更容易从加工中学习并获取技术[16]。
表3 基于PTGVCP的基准回归
(二)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分析
本文的稳健性检验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即选取OFDI存量进行替换;二是考虑到测算的被解释变量可能会有异常值,为了克服可能的异常值所产生的估计失准,分别剔除GVCP指数1%的最大和最小值后重新估计。考虑到内生性的存在,本文采用系统GMM方法重新估计模型。表4和表5分别是OTGVCP和PTGVCP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其中,两个表中的第(1)列均是将核心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替换为OFDI存量后的回归结果,第(2)列均是对被解释变量缩尾处理后的回归结果,第(3)列均是使用系统GMM方法的回归结果。
表4是OTGVCP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不管是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还是对被解释变量做缩尾处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 OFDI对OTGVCP均表现出稳定的负向影响。从回归系数来看,当把核心解释变量衡量指标换成OFDI存量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变大。对被解释变量进行1%的缩尾处理后,OFDI的回归系数并没有改变,这说明被解释变量的数据较为平稳。在使用系统GMM方法对模型重新估计后,发现OFDI对OTGVCP的负向影响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依然存在。上述结果说明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稳健的。
表4 基于OTGVCP的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
表5是PTGVCP作为被解释变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在第(1)列中,OFDI的系数要大于基准回归中的回归系数,这说明以OFDI存量作为衡量OFDI水平的指标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更为明显;对PTGVCP进行1%的缩尾处理后,OFDI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PTGVCP具有负向影响;系统GMM回归结果显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OFDI显著促进了PTGVCP的提升。以上结果说明,在省级层面,OFDI对PTGVCP提升的正向影响是稳健的。
表5 基于PTGVCP的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
(三)影响机制分析
1.基于OTGVCP的机制分析
OFDI带来的资本外流效应会使从事一般贸易的制造业企业的借贷利率上升,这会改变制造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为了检验这一影响机制,本文参考温忠麟和叶宝娟[24]的研究,设定中介效应模型如下:
OTGVCPit=α0+α1OFDIit+α2Xit+μi+
vt+εit
(3)
KLit=β0+β1OFDIit+β2Xit+μi+vt+εit
(4)
OTGVCPit=γ0+γ1OFDIit+γ2KLit+
γ3Xit+μi+vt+εit
(5)
其中,KLit表示i省在t年的制造业要素禀赋结构,即资本劳动比,也是模型中的中介变量。行业资本以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并以2003年为基期,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行业劳动以每年制造业劳动人数代替。行业资本及劳动数据均来自EPS全球数据库。对中介效应的检验采取逐步检验法进行,在回归结果中,若是α1、β1、γ2均显著,则说明中介效应显著;若是γ1显著,则说明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若是γ1不显著,则说明存在完全中介效应。
表6是中介效应检验回归结果,第(1)列和表3中的第(6)列相同,表示OFDI和OTGVCP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由表6第(2)列的结果可以看出,OFDI和制造业资本劳动比显著负相关。刘海云和聂飞[9]认为OFDI带来的实际利率上升引起了制造业资本的萎缩,大量国内资本转移至虚拟经济领域,引起国内制造业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变,表现为资本劳动比的下降。从表6第(3)列的结果可以看出,OFDI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为负,而资本劳动比和OTGVCP在10%显著性水平下呈现正向相关关系。逐步检验法的结果说明,在省级层面,OFDI引起了制造业行业资本劳动比的降低,进而抑制了制造业OTGVCP的提升。在表6第(3)列中OFDI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说明制造业资本劳动比在OFDI影响OTGVCP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
表6 中介效应的检验
2.基于PTGVCP的机制分析
前文的基准回归结果显示,OFDI对PTGVCP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表明,技术寻求型OFDI存在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会促进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25],为了验证OFDI带来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PTGVCP的提升,本文设定计量模型如下:
PTGVCPit=α0+α1OFDI_Rit+α2Xit+μi+
vt+εit
(6)
其中,OFDI_Rit为i省在t年通过OFDI获取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其具体测算步骤参考尹东东和张建清[26]的做法。
表7为OFDI_R对PTGVCP的基准回归结果。可以发现,随着模型中控制变量的增加,OFDI_R对PTGVCP的影响逐步显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OFDI_R显著促进了PTGVCP的提升,这验证了本文的推论,即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PTGVCP的提升。
表7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检验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分别测算出各省制造业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嵌入GVC的分工地位(OTGVCP)及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GVC的分工地位(PTGVCP),同时考察了OFDI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OFDI显著抑制了OTGVCP的提升却促进了PTGVCP的提升。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重新估计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第二,制造业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在OFDI对OTGVCP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三,OFDI产生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PTGVCP的提升。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继续推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战略。实证结果表明,OFDI显著促进了PTGVCP的提升。因此,要积极利用加工贸易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紧密联系,引导其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并向技术、营销型企业转变。第二,鼓励资本流入制造业。OFDI会导致地方的资本外流,从而抑制当地OTGVCP的提升。因此,应通过税收等政策吸引外资流入制造业,引导过剩资本的流出。第三,继续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当前我国的技术寻求型OFDI仍不足,因此应鼓励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政府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及金融服务,从而改善对外投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