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云融资平台的适用性研究

2022-05-05王忆雯叶璎婵张红梅

南方农机 2022年9期
关键词:贵州省贵州主体

王忆雯 ,叶璎婵 ,张红梅

(1.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科技创新创业投资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贵州省依托农业产业改变农村面貌指明了方向。“十三五”时期,贵州省政府把握我国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及贵州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取得重大进展。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已经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因此,对于贵州省来说,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先发优势和云融资理论,构建起“云经济”安全发展生态,创新农村金融融资模式已刻不容缓。

1 相关文献回顾

1.1 融资需求特征

目前,国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经营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之而来的是其融资需求大且基本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为此,近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对农村特别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方面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

1)专业大户。融资需求规模小且正规途径不足。谢丽霜、廖霄梅[1-2]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专业农户的融资需求调查发现,其融资需求规模小,且对正规金融部门商业信贷资金的有效需求不足,在融资用途方面多以非生产性的融资需求为主。

2)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大且需求多样化、季节性,融资门槛高。高若辰[3]分析了家庭农场的优缺点,指出目前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现代化程度低、融资困难,资金的限制制约了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设施的增加。张爱辉[4]对家庭农场融资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家庭农场一般具有一定的规模性和季节性,并认为家庭农场主要融资需求是生产性且多样化的,需求要求较多,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以及自身农场的正常运营。

3)农业专业合作社。融资需求规模偏大,且稳定性差。魏翔、吴志强等[5-6]分别对甘肃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北京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后认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规模偏大,资金用途广且趋于多样化,资金需求以生产性资金需求为主且日益增长,资金需求时间呈现不确定性。

1.2 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显示,2021年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四点较为突出的问题。1)金融供给主体不足,金融服务空白点依然存在。陈卫东等[7]认为困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难度大、成本高、供应点少。2)农户贷款难问题难以根本解决。范丽美等[8]认为在欠发达的贵州地区,受农业生产经营自然基础条件差的影响,农业经营主体因自身特点,难以解决贷款问题。庞康强[9]认为金融机构对农村服务设置的贷款条件较高,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更好地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3)农户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杨兆廷等[10]认为造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抵押物、组织化程度低和信用记录缺失。4)农村信贷投入不足,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不到位。付剑玫[11]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贷款需求大,但自身因经营成本高、利润率低等原因,难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两者之间存在较为突出的信贷供需矛盾。

1.3 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

从已有文献来看,近年来随着云创新理论的推广,学者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云融资的解决对策研究逐渐涉及创新其融资模式,其中对云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包含两方面。1)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接受云融资意愿的分析。鲁钊阳[12]通过分析新型农业主体对P2P网络借贷的接受意愿,发现影响其接受云融资模式意愿的因素包括经营主体、家庭特征和区域特征等。2)云融资模式在农业经营主体中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王洪生、王晓等[13-14]均以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探究家庭农场云融资平台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以期实现农场融资模式的高效整合。

综上分析,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的特殊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程度更为凸显,我国学者对数字经济下的“农业+云经济”发展更为重视,目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对于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贵州省引入云融资平台的理论基础与目标

2.1 云融资理论的内涵

云融资理论由成都资深融资人熊立先生最早提出,这种新的融资模式是对云创新理论的进一步拓展,旨在借助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凭借科技服务平台的支撑,把云创新理论应用到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中,对梯形融资模式进行有力的补充。云融资模式是以泛金融业务产业链为基础,以融资项目的金融价值为依托,整合金融行业资源,对金融及其衍生产品的种类、功能等影响融资效率、质量、成败的因素进行分类,把分散的融资资源汇聚起来,超越组织边界和地域限制,形成一个能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社会闲散资源等资源的共同体,从而进一步实现分工、合作、互动,提高融资效率,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类风险,使得每一个融资项目在其条件范围内获得最优质的融资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更为合理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模式,最终实现金融服务体系的效率最佳化、价值最大化,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2 贵州省引入云融资平台的目标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照全面现代化的要求,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巩固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及时把“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是贵州省“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境内地形复杂,可利用土地面积小,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普遍存在起步晚、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缺乏抵押品和生产经营具有高风险等问题,而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传统的金融融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云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资金缺乏、融资困难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在近年来数字化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贵州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全国名列前茅,贵州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逐步呈现出了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变化趋势,为贵州省引入云融资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运行的基础。2021年,正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特殊时期,随着各项金融扶持政策的变化,引入云融资模式是为了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能够根据不同的融资特征与需求,高效地寻找到合适的融资途径,并为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建立良好的联结。通过各主体间分散的融资资源和信息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构建起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生态体系,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贵州省农村产业现代化转型发展。

3 贵州省引入云融资服务平台的适用条件

云融资服务平台的运行过程是政府、资金供给方与需求方、科技中介等各个主体间的相互配合与运作的复杂活动过程。在贵州省引入云融资服务平台前需要从多方面来充分考虑云融资服务平台在贵州数字化转型程度、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外部环境和资源引导与配置等内部机制的适用条件匹配度,即探究贵州引入云融资服务平台的在外部环境与内部机制下的适用条件。基于此,本文构建的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云融资模式关联主体与整体运行机制图如图1所示。

图1 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云融资模式关联主体与整体运行机制图

3.1 外部环境适用性

外部环境是由多种政策、市场等外部因素所共同决定的融资环境,属于被动性的融资环境。通过浏览贵州省人民政府官网、贵州省农村农业厅官网以及查阅贵州省2020年统计年报和相关文献后,综合考虑,影响贵州引入云融资服务平台的外部环境适用条件,具体包括以下四类外部环境。

1)贵州省整体发展环境。贵州省自“十三五”规划提出以来,始终围绕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现代化发展,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 539.88亿元,是2015年的1.5倍,占GDP比重为14.2%,比2015年下降1.4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6.2%。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 358.62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连续7年位居全国前列。贵州省近年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等创新型供应链服务模式,打造新型股份农民,加强贵州省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其中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6 669亿元;全省重点龙头企业达3 491家,其中国家级35家、省级1 1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迅速崛起,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全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4万户、投资总额0.13万亿元;家庭农场也蓬勃发展,2019年贵州纳入全国名录系统家庭农场数共5 408家,到2020年发展至29 674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52家,县级以上示范场1 900家,全省9个镇(乡)列入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经济环境。近年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在全省15家行社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推出90多种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截至2020年6月末,贵州省农信社各项存款6 482亿元,各项贷款5 30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 790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1.46%。发放了全省74%的农户贷款、48%的小微企业贷款。其中,投向县域及县域以下的涉农贷款余额3 790亿元,在服务县域、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2020年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已累计投入涉农贷款3 829亿元,并完成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项目1 246个,投放金额111.37亿元。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近年来,贵州省为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农村现代化发展,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以5G为引领的“新基建”建设步伐,网络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全省重点支持5G发展,截至2020年年末,全省5G基站累计建成20 721个;全省互联网出省带宽达1.7万Gbps,同比增长40.5%,增速比上年加快8.0个百分点;通信光缆总长度140.95万km,同比增长27.9%,增速同比加快14.2个百分点;光端口数达1 906万个,同比增长20.2%,增速同比加快3.3个百分点;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达3 016.5万户,同比增长12.8%。

4)农业人才培养环境。在注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推广中,贵州省政府明确将农民教育培训纳入贵州省“三农”工作的重点,2016年11月,《省农委关于印发〈贵州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指导意见〉的通知》(黔农发〔2016〕159号)发布,要求各县(市、区)开展认定工作,强化跟踪服务。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培训人数共67.34万人,其中贵阳市8.60万人,遵义市6.34万人,毕节市12.11万人,六盘水市4.69万人,安顺市4.54万人,铜仁市9.24万人,黔南州9.13万人,黔东南州7.08万人,黔西南州5.61万人。从2014年至2021年11月底,贵州省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共完成培育数近27万人,为贵州省农村改革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3.2 内部机制适用性

内部机制是各个参与主体之间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条件与治理结构的综合,属于主动性的融资环境。在探究贵州省引入云融资服务平台的内部机制适用条件中,应加入对云创新理论的基础研究以及考虑贵州省大数据技术的先发优势,这两者均为贵州省提高引入云融资服务平台内部动力机制的适用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综合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四类动力机制。

1)资源引导与配置机制。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贵州,其农村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初始时期有持续的资金流投入。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初期,因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存在规模小或发展前景不明朗等问题,云融资平台能够通过引导政府颁布金融扶持政策发放财政补贴与减免税收,保障农业生产活动能顺利展开。进入发展阶段时,经营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但农业经营成果已初步展现,而云融资平台能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进入发展后期,企业已形成较大规模,如农业龙头企业资金实力一般较为雄厚,资金需求较小,一般以流动性资金需求为主,此阶段云融资平台能引导企业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并吸引社会闲散资源投入。在大数据技术和云创新理论的支撑下,云融资平台可以为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定的发展阶段提供深度的融资解决方案,提供资源的引导与配置功能,能够将资源与需求进行快速匹配并达到最优分配。

2)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云融资平台能够将平台中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紧密相连。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通过提供项目方案,发布资金需求信息,从云融资平台获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低成本、高效率的贷款,满足其渡过不同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不同类型融资需求。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良好发展也可以为当地市、县政府带来较好的税收与财政收入,促进当地农村产业改革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在偿还资金供给方所提供的贷款后,所拥有的一部分收益也可以分享给资金供给方与科技中介,即专业服务机构以期获得下一步的贷款。在平台中资金供给方会更倾向于贷款给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企业,所以企业为了持续获得更多的融资而优化自己的企业价值与发展潜力,会更加规范地进行运营管理,从而起到云融资服务平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激励作用。

3)信息揭露与监督机制。在贵州农村现代化发展稳步推进、数字化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涉农企业的管理者在经营、融资等相关专业信息方面的把握,以及金融扶持政策、市场变化趋势等重要信息的筛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者具有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能够有效搜寻有利信息并进行分析与利用,从而确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并利用贵州大数据技术的先发优势,配合大数据平台将企业的信息进行公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根据企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追踪与分析,来有效降低贷款后企业信息披露不完善所带来的隐患。当提供资金供给后,云融资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信息揭露与有效机制来帮助资金供给方,也可以督促平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贷后跟踪,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等内容进行监督,准确把握其发展现状,从而解决贷款人、融资机构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信用风险,促进云融资主体的有效合作,提高云融资平台运作效率。

4)风险分散与控制机制。涉农企业不仅具有经营风险大、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还具有融资门槛高、融资稳定性差、风险高等特点。各种风险在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能造成其产生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不利于农业企业发展的风险。而云融资平台可以通过风险分散与控制机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把控。初期阶段,政府通过融资需求企业所提交给云融资服务平台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全面评估,以把控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的力度,从而降低涉农企业的财务风险;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及时公布在平台中的涉农企业的资金需求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披露不完善造成的发展决策错误风险;后期阶段,云融资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短期小额贷款来创造流动性,并引导社会闲散资本加入,以分散涉农企业的流动性风险。

4 结束语

研究小组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特征、融资难问题产生原因、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模式三个方面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学者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相关的文献,分析了云融资模式理论的内涵和贵州引入云融资平台的目的;从贵州省整体发展环境、经济环境、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农业人才培养环境四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影响贵州创新发展云融资平台现有的四类外部环境;从资源引导与配置机制、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信息揭露与监督机制、风险分散与控制机制分析了影响贵州创新发展云融资平台现有的四类内部机制,并构建了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云融资模式关联主体与整体运行机制图。以期为后续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云融资服务平台,提高其与贵州农村农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匹配度打下了理论基础。此外,为提高云融资服务平台与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融资特征与需求的匹配程度,后续还应考虑贵州农村数字化经济发展程度、数字化基础建设、新型农业经营者主体要素等影响因素,具体的平台建设与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与调研结果作为支撑。

猜你喜欢

贵州省贵州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2019年贵州省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
何谓“主体间性”
贵州,有多美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