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氢弹之父”于敏:珍爱生命,不负光阴

2022-05-05■陆

人人健康 2022年6期
关键词:于敏氢弹

■陆 雨

1964 年,中国第一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中国第一颗氢弹又爆炸成功。两弹相隔只有3 年,不得不说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一群殚精竭虑的中国科学研究者,在这群人中有一个人尤为重要,他就是后来被称作“氢弹之父”的于敏。

无私奉献 甘于淡泊

1926 年,于敏生于天津,自幼家境贫寒,少年时期几乎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年代。他从小立志要改变国家与自己的命运,因而读书尤其用功。后来,于敏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继续发扬勤学苦读的精神,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调入中国科学院,开始原子核理论的研究,在此期间,他在原子核物理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961 年,钱三强邀请25 岁的于敏参加氢弹的研究。如果参加这项研究,意味着他将舍弃科研界所有的荣誉,即便是将来氢弹研究成功,也与他无关,因为这是国家最高机密。更为重要的是,参加氢弹研究,意味着放弃家庭,放弃个人生活,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过隐姓埋名的生活。于敏毫不犹豫地收拾一切,前往荒凉的研究基地,全身心投入到各种实验之中。经过6 年的不懈努力,他带领研究小组于1967 年6 月17 日,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的爆炸试验,创造了当时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突破的最快记录。

直到1988 年解禁,尤其是1999 年,于敏代表23 位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在人民大会堂发言,以及2010 年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播出之后,这位神秘人物的面纱才得以层层揭开,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熟知。在长达数十载隐姓埋名的日子里,于敏不仅形成了潜心科研、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更铸就了甘于淡泊、不计名利的人格品质。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于敏之所以能在知足常乐、胸怀坦荡的同时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与当年特殊的经历密不可分。

历经生死 常怀感恩

研制氢弹的几年间,正值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阶段。生活条件的艰苦,加上高强度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导致于敏的身体状况非常差。1969 年,在首次大型空爆热试验现场,心力交瘁、身体极度虚弱的于敏几度面临休克,多亏同事悉心照顾才挺了过去。1971 年10 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组织特许已经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他。一天深夜,于敏突觉身体不适,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后经及时抢救才得以脱离危险。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 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他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让于敏深感命运的垂青与照顾,更加常怀感恩,珍爱生命。

幽默诙谐 以苦为乐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国际形势还是国内气氛都很不容乐观,可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于敏依然能够置身物外,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在和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沟通时,甚至也不失风趣和幽默。一次,当发现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现象为攻克氢弹原理实现重大突破之后,兴奋不已的于敏立刻给邓稼先打电话汇报,可从头到尾,却没有一个字提及专业数语:“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幽默诙谐的对话,不仅实现了保密,也彰显了他们乐观向上、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和以苦为乐、质朴单纯的开朗性格。

生活规律 丰富多彩

告别工作岗位,进入退休养老状态的于敏在身体保养方面也有自己的主张和做法。尤其是在生活习惯方面,不但很有规律,而且丰富多彩。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后,他都要坚持打几套太极拳,做几节健身操。尽管在动作上不甚规范,但如他自己所说,他做这些都是顺手而来、随意而成的野路子,只想借此达到锻炼筋骨的目的而已。吃完早餐后再翻阅当天的报纸,收看当天的新闻。接下来又打开电脑,上网随意点击浏览各种评论和消息。如此,一上午时间便很容易就被打发掉了。午饭后休息一会儿,从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睡觉,他的大多数时间都在阅读专业书籍和历史著作中度过。

从小学习物理专业的于敏偏偏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长期受其熏陶,既奠定了于敏强烈坚定的爱国思想,也让他逐步形成了坦荡从容、报效国家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志向。在同事和家人眼中,于敏爱读书是出了名的。退休之后,他更是每天抽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另外,他还有欣赏京剧的嗜好,并说自己一生最爱看“三国”和“红楼”。 不能不说,正是这些兴趣爱好,才有力促成了于敏晚年的健康长寿。

吟诗诵词 保证睡眠

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仅体现在缓解疲劳、恢复元气上,更能平衡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保障各个器官的正常运行。可是早年由于学习紧张,工作繁忙,于敏多年来养成了每天只睡6 个小时左右的习惯,若遇非常时期,甚至还要缩减。为了有效提高自己这仅有而宝贵的6 小时睡眠质量,于敏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每当上床头靠枕头之时,就立刻闭目凝神,开始默默吟诵自己喜欢的诗词。这样背着背着,不知不觉也就睡着了,而且非常踏实,一直睡到天亮,甚至连梦都很少做。据他自己介绍,这一方法他至少用了30 多年,效果非常不错。

2019 年,93 岁的于敏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回顾于老一生,不仅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也能善待自己,不负光阴,努力保持健康的体魄,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猜你喜欢

于敏氢弹
Yu Min: Father of China’s Hydrogen Bomb于敏
隐姓埋名的于敏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