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与灵隐寺之因缘述论
2022-05-05竺济法
竺济法
“茶圣”陆羽(733—803),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等。其通晓茶事,著有茶学巨著《茶经》三卷,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出身孤儿或弃婴,与佛门素有因缘,3岁—12岁由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至德元年(756)24岁时,因“安史之乱”逃难至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僧皎然结为“缁素忘年交”。此后常到杭州天竺、灵隐寺一带活动,与高僧道标、宝达等友善,作有《天竺、灵隐二寺记》《四标诗》等,其《茶经·八之出》记载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宋高僧传》之《唐杭州灵隐寺宝达传》《唐杭州灵隐山道标传》均记其事迹,系灵隐乃至杭州最早或较早的佛事、茶事记载,极为难得,弥足珍贵。
一、《宋高僧传》记载陆羽与灵隐寺高僧往来
陆羽何时到杭州及天竺、灵隐二寺,据《宋高僧传》记载,至少在“贞元中”,陆羽曾多次前往灵隐山:
以其陆鸿渐贞元中多游是山述记,记达师节俭而明心之调度也。
宝达禅师生平未详。这一记载大意为:贞元中,陆羽曾多次游历灵隐山并作记述,其中记有宝达禅师之节俭美德,心思清明纯正,并善于管理、调度。一句话便使高僧之形象跃然纸上,足见《宋高僧传》作者赞宁之文字功底深厚。
其中“贞元中”为概数,贞元年号共21年,即785年至805年,取中则为795年左右,一般记载陆羽卒年约为804年,今已发现南宋祖琸编撰的《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等两种佛教文献,记载其卒于803年。从《宋高僧传》记载来看,说明陆羽晚年常去灵隐寺。但陆羽青年、中年时完成的《茶经》,已写到天竺、灵隐二寺产茶,说明其到吴兴后,可能早已到过灵隐寺,下文有专题介绍。还有其中年时去越州(今绍兴)等地,要经过杭州,可能也会去灵隐寺,这些只是未见记载而已。
《宋高僧传》详细记载了道标禅师事迹以及陆羽所作《四标诗》。道标(740—823),杭州富阳人,俗姓秦氏,其远祖与羸同姓,世为汧陇大族,晋时东渡为杭人。少聪颖,肃宗乾元元年(758),通经七百纸以上得度。尤善诗,与当时高僧吴兴皎然、会稽灵澈齐名,相与酬唱,时人有谚云:“麗之昼,能清秀;越之澈,洞冰雪;杭之标,摩云霄。”陆羽为道标作有《四标诗》云:
日月云霞为天标,山川草木为地标;
推能归美为德标,居闲趣寂为道标。
道标小陆羽7岁,为同时代人。陆羽以日月云霞、山川草木比拟道标,褒赞其道德高尚,甘于宁静寂寞,作诗赋文,富有情趣。
从《宋高僧传》得知,陆羽曾为宝达禅师作传记,道标禅师应该亦有传记,惜陆羽它书多散佚,主要以《茶经》传世。
二、《茶经》记载杭州茶与灵隐寺
《茶经·八之出》杭州名下记载:“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
当时杭州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治在钱塘。
《茶经》所记天竺寺,为下天竺寺.杭州有上、中、下三处天竺寺,其中下天竺寺建寺最早,又称南天竺寺、下竺灵山教寺,今称法镜寺。《咸淳临安志》之“下竺灵山教寺”记载:“下天竺寺,隋开皇十五年(595)由高僧真观法师与道安禅师建,号南天竺。唐永泰(765—766)中赐今额……”
法镜寺与灵隐寺相近,据下文《咸淳临安志》写到,灵隐、天竺两山由一门而入,这也是陆羽二寺并记之原因。
目前法镜寺、灵隐寺周边一带,均为西湖龙井茶核心产地一级保护区。
此为迄今文献记载杭州茶产地之最早出处。二寺之茶即今之龙井茶前身,这些茶属于原生还是引种,不得而知。近年所谓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谢灵运(385—433),将天台山茶引种到西湖,纯属好事者想象,并无任何文献记载佐证。
三、陆羽《天竺、灵隐二寺记》原著已散佚
陆羽《天竺、灵隐二寺记》今已散佚,仅能在南宋《咸淳临安志》卷8、卷23、卷36、卷80等,见到该记20多个片段,其中以卷80为最多,表述或称《陆羽二寺记》,或称《陆羽寺记》,或称《陆羽记》,或直呼“陆羽云”。如记载“景德灵隐寺”,其文称:
在武林山。东晋咸和元年,梵僧慧理建,旧名灵隐,景德四年改景德灵隐禅寺。灵隐、天竺两山由一门而入。《陆羽记》云:“南天竺、北灵隐,有百尺弥勒阁、莲峰堂、白云庵、千佛殿、巢云亭、延宾水阁、望海阁……”
《钦定四库全书》版《咸淳临安志》“景德灵隐寺”条书影
除了记载灵隐寺,该志卷八十“城西诸山”条下,另有多条片段,如“石门涧”条记载:
《陆羽二寺记》云:“南有巉岩,旧有卧龙石横涧中,慈云法师种松于此。”
“连岩栈、伏龙栈”条记载:
过石门涧之南为连岩栈,今废。伏龙者,又连岩栈之次也。《陆羽二寺记》云:“皆灵隐山泉涧中怪石之状。”
“理公岩”条记载:
在天竺山灵鹫院之右,《陆羽记》云:“昔慧理宴息于下,后有僧于岩上周回镌小罗汉佛、菩萨像。”
“呼猿洞”条记载:
陆羽云:“宋僧智一善啸,有哀松之韵,尝养猿于山间,临涧长啸,众猿毕集,谓之猿父。”
“醴泉”条记载:
《陆羽寺记》:“大历六年,忽出醴泉,酌之疗疾,又有卧犀泉。”
“暖泉”条记载:
一名涡渚东屿,见《陆羽二寺记》。
“袁君亭”条记载:
《陆羽记》云:“刺史袁仁敬造。”
“丹灶亭”条记载:
《陆羽记》云:“葛洪炼丹之所。”
“许迈思真堂”条记载:
《陆羽二寺记》云:“许迈,字远游,一名映。”详具“方外门”,右自虚白亭以下并废,以前贤遗迹,姑仍旧志。
从这些片段记载可知,陆羽对天竺、灵隐二寺周边之山石林泉、亭台楼阁等自然与人文景观非常熟悉。
灵隐寺原有《天竺、灵隐二寺记》石碑,可惜南宋之后被毁。南宋诗人韩淲(1159—1224)作有《天竺灵隐观鸿渐寺记白香山泉碑》云:
灵隐天竺山,清流漱奇石。草木郁青葱,岩洞耀丹碧。
有时闲联骑,尽日为散策。萧条怀古心,髣髴问遗迹。
胜士多去来,流年几今昔。寺记喜逢陆,泉碑尚余白。
因知幽绝处,得之乃无斁择。所以千载后,山名转辉赫。
二子有逸韵,烟霞本其癖。想当落笔时,无地著清适。
嗟我复何人,长歌想英魄。
该诗说明韩淲当年游历天竺、灵隐二寺,观瞻陆羽二寺记碑和白居易泉碑后,引发诗兴,长句记怀,认为陆、白两位先贤寄情山水,富有闲情逸致,值得敬仰和纪念。
四、结语
陆羽小时被寺院收养9年,流落到吴兴后,先寄寓于寺院,与高僧皎然结为“缁素忘年交”,终生与佛门有缘,佛门亦将其作为善友,如《隆兴佛教编年通论》记有其卒年。有此因缘,在陆羽存世不多的著作中,才有上述与灵隐寺相关之茶事、佛事记载,这些都非常难得。如关于天竺、灵隐二寺产茶之记载,已见文献中少有发现杭州唐代茶事记载,如果无此记载,也许“茶都”杭州之茶史要迟至宋代了,足见陆羽所记弥足珍贵。
陆羽关于天竺、灵隐寺之相关记载,为宋《淳祐临安志》《咸淳临安志》、明万历《灵隐寺志》《钱塘县志》等志书,提供了不可多得之珍贵史料。
陆羽《天竺、灵隐二寺记》和刘宋时期钱塘县令刘道镇《钱塘记》,是记载灵隐寺初建时期难得的两件文献之一。在2021年11月16日召开的灵隐山文化国际论坛上,笔者建议灵隐寺为“茶圣”陆羽设立塑像,并整理出目前能搜集到的残篇,重建《天竺、灵隐二寺记》碑刻,以纪念陆羽之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