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特色美食
2022-05-05陶小凡图片来源网络
文/陶小凡 图片来源/网络
太湖三白
南方和北方人对食物的追求方向一贯不同,北方追求味道,南方更偏向新鲜度,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太湖三白上,所谓“三白”指的就是太湖的三种河鲜:白鱼、白虾和银鱼,都是无锡著名的招牌菜。
烹制太湖三白最重要的就是河鲜的新鲜度,用于烹饪的太湖水产一般不能放置太长时间,否则鱼类食材脱水过多会失去新鲜味道,要最新鲜上岸的食材,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第一白”是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有诗人曾写下“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
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比如香酥银鱼、椒盐银鱼、银鱼炒蛋、银鱼蒸蛋、银鱼汤等等。
“第二白”是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鲌,又称翘白、白条等,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
1300多年前,太湖白鱼就被老百姓夸为“无锡第一鱼”。太湖白鱼又称“太湖银刀”,这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明朝末年,清兵打入太湖,渔民张三带领一帮人与南下的清兵在太湖一带激战,还曾攻入苏州城。一次,张三在湖上与清兵作战时,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剧痛,弯腰从湖中拾起一把银刀,向清兵杀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给镇住了,纷纷落荒而逃。张三再一瞧手中,原来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鱼,这样“银刀”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在鱼类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素有“长江上等名贵鱼”的美誉。《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
“冰山原则”的另一特点是省略,这里所说的省略并不是传统创作中所用的含蓄手法,故意省略某些东西,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传统的省略是省略了情味和韵致,而海明威在作品中省略的则是完全不同质的东西——实体经验。海明威曾强调过:“如果一位作家省略某一部分是因为你不知道它,那么在小说里就有破绽了。”所以说,作家省略的“某一部分”必须是自己能够把握并且熟悉的,也必须是读者能够领会和理解的。只有这样,没有省略的文字才更具有表达的意味。读者看到这些文字,便能联想到没有直接描述的内容,使读者与作者、作品产生共鸣。
“第三白”是太湖白虾,白虾壳薄,活时透明,死后变成白色,因此而得名。白虾俗称“水晶虾”,其壳极薄,通体透明,晶莹如玉,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可烹制百十道菜肴。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
△香酥银鱼
△清蒸太湖白鱼
△盐水太湖虾
太湖白虾的制作方法很多,除用白虾做“醉虾”外,可制作红烧白虾,令人百吃不厌;也可用白虾剥虾仁,其肉嫩,出肉率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食用极为方便。此外,白虾还可入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通常农历六、七月间是吃白虾的时令,这时上市的白虾,当地人称为“三虾”,即虾子饱满、虾脑充实、虾肉鲜美。
正宗太湖三白最大的特点是淡,一般人眼里白开水那种淡,其味道与一般食品相比较甜,鲜味更重调味,能感受到原始水产食材的味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太湖三白的水产食材的鲜味,白灼和蒸烧是最好的方法,这些烹饪方法调味少,难以破坏太湖三白本来的味道,再加上小葱装饰的话,味道会更好。
无锡排骨
提起无锡,人们一定会想起旖旎的太湖风光,更会想起酥香软烂、咸甜可口的无锡排骨,这道驰名中外的菜是很多肉食爱好者的心头好。无锡排骨原名“无锡肉骨头”,兴起于清朝光绪年间。当时无锡城南门附近的莫兴盛肉店出售的酱排骨颇受欢迎,后来三凤桥附近的余慎肉店改进了配料、调味,渐渐地风头盖过了莫兴盛,到了清末,三凤桥肉骨头就已成为人们心目中最正宗的无锡肉骨头了。
△无锡排骨
20世纪80年代,无锡肉骨头开始出现真空包装的产品,为了便于推广,也逐渐更名为无锡排骨。随着无锡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肉店聘名师,苦经营,创名牌,争生意,先后出现过“老三珍”“陆稿荐”“老陆稿荐”“真正陆稿荐”等牌号。由于各家相互竞争,无锡排骨的质量不断提高。
△杨梅
无锡排骨的烹制十分讲究:一是选料精,需取三夹精的草排为原料,这种草排,一头猪身上只有七八斤,它的特点是肉质细嫩;二是作料要好,需要用黄豆酱油、绵白糖、老窖黄酒,还有葱、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调;三是操作要严,100斤生的肉骨头,要加酱油12斤、白糖3斤、黄酒3斤,用文火烧两个小时,最后制得64斤左右的无锡排骨。无锡排骨色泽酱红,油润透亮,口味酸甜香脆,腴而不肥,是宴席必备菜之一。
大浮杨梅
江南是杨梅的发源地,古时称杨梅为“吴越佳果”,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史。苏东坡曾评论:“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无锡著名的大浮杨梅主要产于无锡马迹山,那里为丘陵山地,又处太湖、五里湖之间,温暖湿润,砂质土壤,适合杨梅生长,所产杨梅质量上乘。以前无锡有民谚“大浮杨梅只吃不袋”。原来在荣德生建五里湖“长桥”之前,那里交通极不方便,山里人热情好客,到大浮的陌生人采些杨梅当场现吃不带走——“只吃不袋”,是不要钱的。
大浮杨梅肉厚核小,果色鲜艳,汁多液多,酸甜可口,品种有乌梅、白荔枝、大叶细蒂等十多个种类。成果有止渴开胃、益气生津等功效。无锡人还喜食“酒浸杨梅”,以杨梅浸酒,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寒。
近年来,无锡大力发展杨梅产业,种植面积达到8000余亩、年产量约6000吨,在精耕细作“白糖霜”“红糖霜”“凤仙红”“白沙”等本地特色品种的基础上,还引进了浙江“荸荠”“东魁”“大黑炭”等优良品种。
惠泉酒
据《史记》、《吴越春秋》等记载,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无锡,酿酒历史已有2000多年。无锡惠泉酒与绍兴加饭酒、丹阳封缸酒、福建沉缸酒,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酒。
无锡惠山多泉水,相传有九龙十三泉。经唐代陆羽、刘伯刍品评,都以惠山寺石泉水为“天下第二泉”,从而声名大振。从元代开始,用二泉水酿造的糯米酒,称为“惠泉酒”,其味清醇,经久不变。在明代,惠泉酒已名闻天下。明人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已写过“惠山泉酒”之名。到了清代,惠泉酒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帝。相传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继位时,曹雪芹之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了无锡的惠泉酒。
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范,它以江南地下泉水和江南优质糯米作为原料,主要采取半甜型黄酒的酿造工艺,经过数千年文化积淀和工艺完善,终于成为明代的江南名酒,直至清代的宫廷御用酒,完成了从普通民间黄酒,发展成皇家御用黄酒的神话,从此源远流长,乃至今天。到了近现代,由于结合了现代技术、科学管理,“苏式老酒”的风格更臻至完美,其味温雅柔和、甘爽上口,饮后让人怡神舒畅、回味悠长。
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
“喝惠泉黄酒,尝节日美食”已成为当今的一股潮流。惠泉黄酒最传统的饮法是温饮,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以35℃至45℃为佳。在黄酒烫热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减轻对身体的伤害,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暖胃驱寒,尤其适合冬日。夏季也可以自制冰镇黄酒,3℃左右为宜,可以加入冰块,也可根据个人口味,在酒中放入话梅、柠檬等,或兑些雪碧、可乐、果汁,有消暑、促进食欲的功效。
△惠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