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探索与实践

2022-05-05秦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13期
关键词:螺蛳柳州产教

秦杰

[摘           要]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把人才、教育和产业链条有机链接起来。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存在产教融合资源分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脱节、人才供给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汇聚校企合作资源,就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展开了探索与实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结构和效能优化,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

[关    键   词]  “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13-0004-03

新时期,国家推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协同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五业联动”新机制下,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产业升级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有了更直接的影响和指导,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产教和校企的真正联动,无论是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还是课程开发、教学团队的组建,又或者是实习平台、人才培养标准等,都将变得规范、明确、优化。

然而校企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企业的市场需求没有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校、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层次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结构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职业教育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想方设法让熟悉市场的企业尽快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一、“五业联动”的基本内涵

“五业联动”是依据行业、企业需求,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优化专业设计为抓手,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新模式来达成的联动机制。其内涵可以具体表述为: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专业建设方面与产业、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密切联系,通过整合资源,相互对接、协同联动,将专业建设的各项内容落实到教学与实训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办学结构和效能優化的一种办学模式[2]。“五业联动”符合新时期改革发展需要,是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的一次有效尝试,对于职业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是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科学途径和机制[3]。

二、“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

结合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情况,建立“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如图1所示。统筹专业教育、产业转型、行业协调、职业选择、企业发展的关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五业联通互动,步调一致,打造共同的目标,避免资源浪费,明确各方需求,通过共搭平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各取所长,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共建、共管、共享”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体系,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三链融通”。

“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以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多方合作关系为目标,其核心在于通过整合资源、相互对接、协同联动,形成政府主导、统筹,以行业、企业为桥梁,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定、人才培养方案,反哺行业企业,切实促进产业发展责任分明、目标清晰、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新机制。

一方面产业、行业、企业通过与职业院校的深度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在反复磋商、沟通、磨合中逐渐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借助学校力量进行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新品研发等,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大幅提高企业的技术更新和经济效益。通过优化升级合作方式,加强各方的内在联系,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动、联通、共赢,合力创造“五业辉煌”。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作为各方融合的重要支点,在逐步深化合作的过程中,会依据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教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积极优化自身的办学结构和专业结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提供给职业院校所需的资金及技术支持,为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和教学实践水平的提升助力,职业院校可以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为企业专注技术提升和品牌打造助力。

三、探索与实践——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建设为例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构建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政校行企多元协同,“共建、共管、共享”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5月28日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成立,2020年7月22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成立,2021年7月8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成立,标志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五业联动”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实践上和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设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一)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建设思路

各二级学院精确分析自身专业与产业链的对应关系,选准具体对接的产业链,突出专业优势,明确服务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打破原有专业之间的壁垒,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设施及实训基地资源,形成宽基础、模块化、共享型的专业群发展格局。充分利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优质资源,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度开展各种产、学、研、创活动。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巿场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高水平专业。此外,学校也会根据合作获得的各类成果,带入日常教育教学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促进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151AE7C7-2ED6-4C17-AB25-5B2D4CD0268C

(二)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融合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为例,构建“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融合体系,如图2(见文末)。柳州是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而螺蛳粉则是柳州发展的重要特色产业,在此背景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柳州市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深化“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融合机制,一起致力于打造集教育、研究、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助力螺蛳粉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企业创新实力及品牌形象提升、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活力和社会声誉提升,最终形成利益契合、体制机制创新、价值观融合以及情感融合的命运共同体。

1.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是产业学院办出特色的重要保证

产业学院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群的构建上,专业的设置应覆盖全产业链,这是构建产业学院专业群的基本逻辑思路。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的7个专业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局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食品检测技术专业对应产业链前端的研发、原材料选育、生产加工环节。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三个专业对应产业链中后端的策划、线上线下销售等环节。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领域又渗透到产业链中后端并对策划、销售等重要环节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设备维修和管理专业面向生产线的改进及设备维护管理,打破了专业壁垒,契合产业链需求,实现专业和产业间跨界融合。

2.专业群助推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是产业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目标

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通过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建立柳州螺蛳粉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针对螺蛳粉生产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采取嵌入式、辅修班、订单班等多种培养形式。首先对产业进行岗位的差异化分析,确定学生的核心岗位,再根据岗位进一步分析所需的核心能力,然后以此系统设計课程新体系。

3.专业群为行业提供服务,是产业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产业学院整合了学校与企业的优质资源,双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为地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员工培训等服务。依托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的专业优势,建立柳州螺蛳粉产业大数据信息服务中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最新技术手段,加快构建技术先进、数据权威、覆盖面广、功能复合的柳州螺蛳粉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企业、学校螺蛳粉产业数据共享,权威数据收集及发布,实现产品质量溯源。

4.专业群引领产业技术发展,是体现产业学院建设实力的重要方面

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特别是对于中小微企业,受制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进行技术研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建立柳州螺蛳粉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试制中心,对企业已有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进行技术和智能化改造,可以提高全智能化、自动化覆盖率,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企业产能。建立柳州螺蛳粉产品创新研发中心,开展螺蛳粉生产企业产品研发,以生产工艺创新、产品业态创新为着力点,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即食性和营养性,研发风味俱佳、便捷即食、平价亲民的螺蛳粉系列产品。

四、结语

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建设产业学院与培养专业、创新、综合型的人才理念相结合,探索实践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的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有效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为企业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保障企业的人才输送。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产业学院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柳州已经成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与学校紧密合作的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等龙头企业也成功入围广西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在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将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这些均为未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践“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国办发〔2020〕3号)[EB/OL].(2020-02-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2/21/content_5481674.htm.

[2]吕景泉.五业联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0):30-36.

[3]许博,裴有柱,张扬.“五业联动”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06-107.

◎编辑 薛直艳151AE7C7-2ED6-4C17-AB25-5B2D4CD0268C

猜你喜欢

螺蛳柳州产教
螺蛳树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
螺蛳粉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柳州柳侯祠祭田在鹿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