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民居
2022-05-05
有句俗语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有房才有家,才更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与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于是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房屋。
天圆地方的如“窑”之“洞”——窑洞
窑洞是依山势,沿土壁开凿出来的,与地面平行的拱顶洞穴,又称横穴,是古人最早创造的建筑形式。
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但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而黄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质,十分适合挖掘窑洞。传统的窑洞空间呈圆拱形,显得轻巧而活泼,不仅利用了自然的特点,还体现了传统思想中“天圆地方”的理念,更重要的是门洞处高高的圆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时候可以使阳光照到窑洞内侧,居住十分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里居住了13年,写了《论持久战》等大量著作,领导人民和军队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世界建筑奇葩”——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俗称“生土楼”。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2008年7月6日,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初溪土楼群中,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达600岁高龄。位于永定县的振成楼按八卦图形设计,其神奇的构造倾倒世界。位于福建南靖的河坑土楼群的13座土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河道间,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绝景。
奇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阴坑”“地窑”,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
地坑窑院建造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膊跳动。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圆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神秘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羌语称“契子”,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以高碉为中心,呈放射状设置8个出入口,又以13个甬道织成四通八达的路网。墙体和墙体之间的巷道深幽,又因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于是有了无数暗道。寨内人进出自如,而外来人却如入八阵迷宫。
桃坪羌寨古民居又名“庄房”,底層圈养牲畜,中间一层住人,最高一层是“罩楼”,用于堆放粮食和杂物,房顶平台用于打青稞、晒粮食。房顶垒有“小塔”,供奉的是白石神,充分体现了羌族人“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习俗。
如同太极图案——围龙屋
围龙屋主要是半圆形围屋,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梅州市的兴宁、梅江区、梅县区等地,是典型的客家传统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风水和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围屋一般背靠山坡而建,其结构以中间的正堂或堂屋为基准。正堂一般是二进至三进,呈方形结构,分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进。正堂左右两旁有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简称为“横”。自正堂向外以同心半圆形的房屋结构一层层扩张,每一层称为一“围”或一“围龙”。围龙屋前一般会有一个半圆形的水塘,使得总体看来如同一个太极的图案: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
一座围龙屋往往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这就要求大家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举行活动,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本族人聚居在一起,便于动员集体的力量,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
中西合璧的杰出代表——开平碉楼
碉楼,分布在广东省江门开平市,顾名思义,是“碉堡”与“楼宇”的结合,集防卫、居住的功能于一体,为中西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开平碉楼在16世纪的明代后期就已经产生。当时的开平社会治安混乱,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楼以求平安。鸦片战争以后,迫于生计,不少开平人出洋谋生。到了民国,战乱频繁。1922年12月,众匪抢劫赤坎地区开平中学时,被鹰村碉楼探照灯照射,四处乡团及时截击,救回校长及学生17人。海外华侨闻讯十分惊喜,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国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于是一座座碉楼就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