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5-05郭小梅江义火
郭小梅 江义火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因为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严格要求,高校专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因此,高校需要改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方法,改革教学体制,坚持培养综合型素质高人才的原则,满足企业的需要。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具备基础素养以及培养新型人才必要性的基础上,主要讨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2)15-0079-03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一批专业性强、高能力、综合性强的人才,但是很多高校毕业生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综合学科,主要培养综合性强、高素养、高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以高校应该及时改变人才培养方式以及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具备的基础素养
(一)拥有优良的个性特点以及思想品质
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其具备清晰的创新思维以及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个性特点以及品质有重要的意义[1]。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要从自信心、控制力以及道德思想品质方面着手,只有拥有优良的个性特点以及品质,才可以实现创新目标,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条件。
(二)创新精神
培养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操作期间,从构建创新型国家为核心着手,保证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同步发展,扎实掌握先进的技术,不断完善自身技能,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化的升级以及优化[2]。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动力,使其精神以及动力两方面共同发展,还要重视培养相关技能、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
(三)创新意识
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非常有必要,创新意识决定了创新行为的发生,也是应用型人才具备的首要因素。培养人才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以及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及时提出疑问,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但可以提升自身的综合技能水准,还可以确保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其对新技术以及新方向有足够的创新意识。
二、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促进高等教育稳定发展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推进产业改革的发展,所以需要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主体媒介以及课改的发展[3]。在此基础上,工商管理专业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的形式以及管理方式,不但要重视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切实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二)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改变,这样会增加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输出人才之间的矛盾,用人单位不断提高要求,同时也是在拒绝传统教育方式培养的毕业生。为了缓解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校方面需要改变当前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切实完成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高要求。
(三)更好地服务于建设社会经济
基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企业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优化,提升了对人才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如企业管理、企业经济等。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有很大的职位跨度,所以要严格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因此,重点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建设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不匹配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未来需要按照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强化,换句话说就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发展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在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市场环境和相关知识的更新变化速度非常快[4]。已经有很多书本化知识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学习环境不能直接捕捉到市场的需要,致使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和社会发展需要不匹配,难以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善于掌握市场发展形势的应用型管理人才[5]。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包含很多内容,但是我国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专业课程设计也不合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全方位的市场需要,这对毕业生有很大的影响。
(二)缺乏实效性,不能及时和社会接轨
工商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比较多且内容复杂,为了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应构建完善的目标,并针对性地完成目标,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但是从具体情况来看,应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书本知识内容有限,很多知识或是理论都缺乏先进性,并不能和社会实践、岗位、创业连接在一起,致使在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时候缺乏实效性[6]。即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接触了很多知识,但是依然存在科科不精的现象,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不能有效适应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不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和企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存在和企业发展不匹配的情况,没有将学生的个人价值体现出来。
(三)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管理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手段,还需要掌握决策设计的相关知识以及方式,因此在设置课程体制时,工商管理专业需要选择更加广泛的知识课程体系,如心理学、法律、财务等内容,很多学校开设工商管理专业没有明确定位、不能切实应对自己学习知识的困境,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还是非常迷茫[7]。所以,高校需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合理设置应用型的课程体制以及培养目标。
四、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一)跟上社会发展步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符合社会市场变化的要求。在未来课程学习中,充分分析市场现状,扎实掌握市场的变化以及需要。其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习内容和市场需要结合在一起[8]。另外,教师需要着重了解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满足全新的教学需要,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在未来需要重视积极接纳全新的变化,应用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定期开展调查活动。工商管理專业课程需要和社会市场的变化相结合,设置课程之前需要深入了解市场发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着手,科学合理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内容,满足社会需要。
(二)重视校企合作
学生实践可以提升技能,所以高校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技能。高校要重视和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期间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做到实践结合,辅助学生了解企业的真实需要,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技能。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做到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安排“3+1”或者“3.5+0.5”的学习模式,在大四实习实训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要求,为自身的发展以及专业方向规划作基础[9]。需要重视的是,实训期间学生的导师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要先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随后按照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安排学生到企业以及合适岗位进行实习活动。学校和企业要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践学习,指导学生为企业做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10]。导师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做好监督以及指导工作,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制
建设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要进行统筹规划,将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学生刚入校的时候,教师需要重点从培养综合素养以及专业素养方面着手,科学、合理创设深化发展渠道,将企业师资作为有效的引导,然后从校园文化延伸到企业文化。学校在针对性训练的基础上,讲授对应的方针实验项目教学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教学。在实习状态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时刻保持对职业的认知[11]。高校要创建工学结合的学习平台,不断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重视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积累实习以及创业的知识,在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基石上创建创业平台,以满足现代化的建设以及发展。
(四)优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后期,为了获取实效性,还要有科学评价体系做保障。这个评价体系需要摒弃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考核的参考标准,始终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把对学生的评价点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这个评价的参考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将评估学生综合能力显示出来,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整个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重视每节课的学习、平时的作业、定时组织的实践活动,避免学生为了应付卷面考试死记硬背专业知识。积极采取教师评价、学生小组内相互评价、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形式,通过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还能及时看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方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促进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计划的顺利进行。
(五)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通过构建激励制度,不断鼓励更多专业教师从多途径、分层次强化“双师型”素养的养成。高校方面在政策、实践、经费方面对青年教师有一定的保证,还要鼓励更多的教师主动走出学校,在企业、校外实习基地应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不断熟悉企业的相关业务程序,掌握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多渠道提升教师的双师素养,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自主进修、到关联企业实践等,在经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还有岗位津贴、评职称、绩效考核等,给予“双师型”教师政策方面的帮助。
(六)贯彻落实实习实训、毕业论文
高校要重视拓展校外的实践基地以及实验室,对学生实施开放性教学。联系定点实习企业,然后组织全员参与实习活动,在实习中总结经验,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重视贯彻落实学生的选题、撰写、答辩、评定成绩等环节,将指导和撰写的论文要求在教师和学生身上贯彻落实。应用“双师型”要求学生将论文和实习实践结合在一起,借助自己的工作经验写论文,提升论文的质量。还要重视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确保论文可以顺利完成。
总的来讲,在未来市场以及企业发展中,工商管理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培养方式,提升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给社会培养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燕.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1):253-254.
[2]陈恺宇,商子楠.产教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1,7(34):27-30,35.
[3]李慢慢,陆海峰,冯军英,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21(22):76-77.
[4]潘姝洁.工商管理教育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1):230-231.
[5]王慧杰.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7):51-52.
[6]姜滢.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4):194-197.
[7]辛高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7):129-130.
[8]陈敏.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展经济,2021(12):99-101.
[9]杨浩.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2021(14):118-119.
[10]张耀赠.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6):240-241.
[11]马博涛,沙海琴.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21(2):84-87.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