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中国

2022-05-05阮阅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天性哲学道德

阮阅

【导语】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仁义”“和谐”,倡导“厚德载物”“道法自然”,追求“天下一家”和“世界大同”,这些价值观念与当今世界应有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为解决世界面临的许多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合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

钱 穆

我们可以说近代的西方有三大精神:一,个人自由主义精神,渊源于希腊,亦可称为希腊精神。二,团体组织精神,或叫作国家精神,渊源于罗马,亦可称为罗马精神。三,世界精神,或叫作宗教精神,亦可称为希伯来精神。

有人问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应称为“道德的精神”。中国历史乃由道德精神所形成,中国文化亦。这一种道德精神乃是中国人所内心追求的一种“做人”的理想标准,乃是中国人所向前积极争取极想到达的一种“理想人格”。因此中国历史上、社会上,多方面各色各类的人物,都由这种道德精神而形成。换言之,中国文化乃以此种道德精神为中心,中国历史乃以此种道德精神而演进。

我们所讲的道德精神,究竟指的是什么内容呢?我此刻暂不为此“道德”二字下定义,也暂不为此“道德”二字定内容,我估先举出两项重要的道理观念或道德理论来做具体的例子。第一个理论在孔子前,第二个理论在孔子后:春秋时,鲁国上卿叔孙豹出使晋国,会见晋国上卿范宣子,在正式的使命任务外,谈到了一个哲学上的问题。范宣子问叔孙穆子说:“如何可以做到人生不朽?”叔孙暂不直答,却反问说:“你是何看法呢?”范答:“我们范家,自尧、舜以来,经夏、商、周三代,直迄现在,相传两千余年,如此的家世,亦可算不朽了吧?”我们只看范宣子这一说法,便可推想,中国人在那时,已不信人死后有灵魂之说,而完全是一种站在现世间的看法。叔孙却告诉他说:“照我看,那只是世禄,不能谓之不朽。人生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这句话,二千多年来,深印在中国人心里,成为一个最高的道德理论和人生信条。信耶稣的人说:“我们是活在上帝的心里。”叔孙穆子的话,我们也可替他透进一层说,人要活在别人的心里。如果别人心里常有你,便是你的人生不朽。如果别人心里没有你,你也就等于没有活。正如儿子心里没有父亲,那么这个父親等于没有做父亲。

孔子之后,孟子发明了“人性善”的理论。他说,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善”便是道德精神。我想我们可以用孟子的理论,来解释叔孙穆子的“三不朽”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为何要为别人立德、立功、立言呢?这显然不是一种个人主义了。但纵使别人心里常有了你的德、功、言,这于你有何关系呢?我们若用孟子的话来回答此问题,正因为人的天性是向善的,他情愿如此做,只有如此做了,他自己才感到快乐与满足。而且向善既是人类的天性,你的善便一定可以得到别人心里的共鸣。你为人立德、立功、立言,别人必然会接受你、了解你,而且追随你、模仿你。

根据上述,我将再一提掇,中国人传统的两个很重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论:一,人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该信仰人的天性总是向善的。二,人生不朽,只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朽,没有超越了人世间的另一种不朽。换言之,人类只有凭借此肉体所表现的生命,而没有在肉体生命之外的另一种的灵魂生命。人类只有在此现实世界里的一切行为和道德精神,才是他真实的生命。

西方人认为肉体和灵魂是两种不同的生命,存在于两个世界里;而且又认为人类的天性,根本是罪恶。这两点,恰和中国人观念正相反。

(选自《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有删改)

●一读一练

1.下列选项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道德精神是一种中国人“做人”的标准,是中国人所向前积极争取极想到达的一种“理想人格”。

B.中国的道德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社会上多方面各色各类的人物,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演进。

C.人生不朽有三:“立德、立功、立言。”范宣子这句话,二千多年来深印在中国人心里,成为一个最高的道德理论和人生信条。

D.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生只有在现实世界里不朽,而没有超越人世间的另一种不朽。因此,人类只有肉体生命,而没有在肉体生命之外的另一种的灵魂生命。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中国人已不信人死后有灵魂之说,而完全是一种站在现世间的看法,这一点从范宣子的话中可以推想出来。

B.“三不朽”之说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人要活在别人的心里。如果别人心里常有你,你的人生便是不朽的。

C.孟子发明了“人性善”的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向善的,“善”便是道德精神。他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三不朽”说。

D.和中国人的观念正相反,西方人认为有两个世界,分别是一个人肉体生命和灵魂生命依存的地方。

鉴赏探究

论“天人合一”

汤一介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这些学说,在中国历史上虽有一定影响,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该“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F89946FF-C126-4C33-B279-BF4B1D18D67A

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这种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所以“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不了解一方,就不能了解另一方;不把握一方,就不能把握另外一方。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

“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與“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强调“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无论如何,这样一种思维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对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

(选自《论“天人合一”》,有删改)

●一读一练

1.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  )

A.“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B.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D.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2.请结合材料中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谈谈对我们当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启示。

答:F89946FF-C126-4C33-B279-BF4B1D18D67A

猜你喜欢

天性哲学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