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2022-05-05郑灵祥
【摘 要】新课标提出,物理教学必须改变以往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指引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能力。对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指引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应用物理知识,促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下获取物理知识,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2)12-0064-03
初中生在刚接触物理知识时,经常会因物理概念、物理理论过于抽象和复杂而出现物理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对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课堂,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让学生能在更加形象直观的环境下学习物理知识,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效果。
1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概述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对抽象知识的学习依旧需要形象素材来支
撑[1]。同时,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就是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将物理教学放在生活情境中,用理论知识解释现实生活现象。
2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基本思路
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要在物理课堂上为学生打造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现实环境,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展开探究[2]。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材、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要从“生活—教学—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其中“生活—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找寻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物理事例,设置相应问题,或者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激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学—生活”则是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做到可以独立地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简单地开展生活小制作,对生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此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标、新教材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关注物理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的关联,设计生活化导入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3]。在课堂教学阶段,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见闻、认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中开展物理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探究知识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在课后延伸阶段,教师要注意设置生活化的作业,同时要保持作业类型的丰富多样,如调查型作业、体验型作业、制作型作业等,并增强作业趣味性,让学生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度,实现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3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过程
3.1 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课堂导入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初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3.1.1 结合生活经历创设情境
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物理现象引出物理知识,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对未知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如在讲解“浮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出轮船漂浮水面上、人在死海中看报等事例,将浮力的概念引出[4]。
3.1.2 通过生活趣味问答创设情境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教师给出的问题具有较强趣味性,那么学生就会很主动地思考问题。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出生活性的趣味问题,进行新课导入。如在“电荷与电流”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人形狮子’?”通过趣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利用静电金属球让人头发竖起来的演示进行新课导入。
3.1.3 借助生活图例引出新知
图例是一种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借助图例对知识理解起来更容易。同时图例也契合了初中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应用物理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入生活化图例,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墙壁吸盘图片,通过图片来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存在及应用。
3.1.4 通过生活物理小制作营造情境
物理与实验有着极大关联,在实践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还需要指引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动手,从中探寻物理规律、物理结论。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物理小制作构建相应情境,为后续知识讲解奠定基础[5]。如在“物体浮沉条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鸡蛋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进行新课导入。教师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盐、鸡蛋等材料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同时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
3.2 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物理规律。
首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物理概念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學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生活经验,通过迁移探索物理概念,实现对物理概念本质的把握。如“电压”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电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瀑布的图片、视频,让学生意识到水流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水压的产生形成了水流。以此类比电流——电源正极是高电位,类似于水流高处,电源负极是低电位,类似水流低处,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从而形成了电压[6]。
其次,借助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规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教学中,为了深化学生对“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相同”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说明。如在忽视塑料袋本身重力及体积的情况下,在塑料袋中装满水,利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量装满水的塑料袋的重力。然后将该塑料袋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大容器中,当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后,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其“重力”,最后对比两次测量的数据。通过这样简单的实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同时也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探究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以此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灵活地应用生活材料开展探究性活动,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意识到生活与物理知识的关联,培养学生物理思维[7]。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给出学生演示实验:将铁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将其缓慢浸泡在装有足够水的长杯子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铁块在水中下行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
3.3 开展生活化实验活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其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实验探究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在实验中,初中物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实验,对其进行适当改编。实验室中的实验器材比较精密,对操作人员要求比较高,并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关联。为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操作时,可以指引学生选择生活化实验材料,让学生利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开展实验,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的提升。
此外,在实验中,教师还需要注意对课堂活动进行延伸。要结合教材目标设置小实验、小制作,指引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验改编。如让学生自己制作照相机、弹簧拉力计等。学生通过亲手操作,既可以激活自身探究物理的欲望,又能体会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能真正地让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8]。
3.4 课后练习生活化
课后练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在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类型,让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完成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不应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应指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相关的现象,其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探索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帮助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布置以下作业:在抗洪抢险中,村民自己做了一个竹筏,竹筏的体积是0.8立方米,在河水中有1/5体积浸在水中,求竹筏的浮力大小。如果水对竹筏的浮力是4500 N,问此时竹筏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体验型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增强物理作业的趣味性,更容易引导学生高质量地完成物理课后作业。如在教学“物体浮沉条件”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利用食盐、鸡蛋、水等材料开展实验操作活动,探究鸡蛋的沉浮条件[9]。
另外,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布置制作型作业,指引学生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感受物理学习的乐趣,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效果的提升。如在教学“摩擦起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并思考如何让物体带电,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开展实验,如先将吸管做成梯子,然后用毛巾、纸巾摩擦,形成“带电梯子”,并用“带电梯子”去吸引其他的小物体,让学生能亲眼看到带电物体对轻小物体的吸引,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且能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物理教学方案,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活动,让学生能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10]。
【参考文献】
[1]谢天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知与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0(5).
[2]朱逸苓.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9(12).
[3]俞日纯.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16).
[4]荣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
[5]王学书.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19(36).
[6]周风云.生活化实践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0(3).
[7]殷晓丽.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8]邱立.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实践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5).
[9]张胜开.探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9(1).
[10]魏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19(26).
【作者简介】
郑灵祥(1962~),男,汉族,甘肃灵台县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学校管理及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