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项目式学习整合科学大单元资源的教学探索
2022-05-05刘桂琦
刘桂琦
伴随着教育变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并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帮助孩子在未来取得成功。我校一直坚持课程改革,让学生浸润在开放式的真实场景中学习,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逐步利用项目式学习整合科学大单元资源进行教学探索。
一、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科学大单元教学
1.“深度学习”的概念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深度学习重视基于情境的教学、基于高质量问题的探究,提倡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实践活动将知识进行内化和运用,关注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策略
以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磁铁”单元教学为例,基于该单元的大概念——“物体具有一定的特性和功能”“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笔者创设出“如果在野外,指南针丢失,你只有一张地图,该如何重新找到回家的路”这一单元核心活动情境。以这个活动情境为主要线索,串联起整个单元的内容,使单元内容呈现连贯性。要找到回家的路,方法有很多,学生会提出观察太阳位置、夜观星象、观察动植物特征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稳定,如果碰上恶劣天气,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于是,通过集体讨论,师生确定了一个方法——制作指南针。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熟悉的真实事物入手创设学习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要想制作一个指南针,就要从了解磁铁开始。低年级的学生极具好奇心,想象力丰富。为了制作指南针,他们会基于磁铁的现象提出问题,充满动力地去生活中寻找磁铁。教师则借助这个单元核心活动情境,提出紧密围绕教学活动的主要问题(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指对基础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问题),如“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磁铁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逐步学会运用分析、推理、分类、比较、概括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历从小概念到大概念(小概念是组成大概念的事实元素,包括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学习进程。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挥想象力,提高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实现对“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这一大概念的建构。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大单元教学是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线索驱动,以真实情境下的学习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整体化教学策略,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却不是一成不变的。结合我校的项目课程开展具体情况,笔者尝试利用项目式学习来整合科学大单元教学。
二、利用项目式活动整合教学内容
1.借力项目式学习,整合科学教材资源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某一概念或知识,他们上课时的学习形式转变为探索有意义的主题,或是解决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在众多学科中,科学学科因为其自身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在项目式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五、六年级科学教材内容,在我校特色校本课程——“逐日——探索太阳的奥秘”统整项目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开展了“太阳能源项目”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从教材内容来看,在五年级上册“光”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观察光的传播(包括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指导学生认识到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初步了解太阳作为光源和热源的特点。在六年级上册的“能量”单元和六年级下册的“宇宙”单元的教学中,又要从物质科学和宇宙科学角度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太阳作为宇宙中的一颗恒星,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它有什么样的特点;作为能够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又是如何给我们带来能量的。在这三册教材的单元学习中,都涉及了太阳与能源的知识,于是,我们对这些教学资源进行了重构与整合(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