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串珠,脉络井然
2022-05-05
文题再现
读下面的小诗,按要求作文。
你那一刻的随意馈赠,宛如秋夜的流星,在我生命深处点燃了烈焰。
(选自泰戈尔《流萤集》)
上面的小诗,揭示了“馈赠”的意义。请以“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原文呈现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夏日的骄阳像烈焰一样,无情地蒸烤着世间万物。【运用比喻手法,极写天气的炎热。若能体现在人身上,则更能凸显清洁工工作的辛苦与不易。】
我和妈妈在桥边买西瓜,这时,一个清洁工走了过来,问摊主:“这西瓜多少钱一斤?”【对“我”和妈妈买西瓜只一笔带过,情节过于简洁突兀。】
我斜眼看了一眼他,立即把鼻子捂上,不停地催促妈妈赶快离开。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微笑地看着这一切。【对清洁工的刻画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展现清洁工的职业特征。】
摊主看见他是个清洁工后,立即笑着答道:“五毛钱一斤。”
“多少?五毛?”我差点从车上掉下来,我和妈妈刚刚买的西瓜,明明是一块钱一斤,给他的卖价竟然比我们少了一半。我心里充满了不平,想上前抗议,妈妈却拦住了我。我充满了不解,凭什么卖给他的比卖给我们的要便宜,况且他是个清洁工。【“车”的出现过于突兀,在前文并没有交代。末句有明显的瞧不起清洁工之意,落在学生这重身份上,有过度歪曲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价值观之嫌,用力过度,过犹不及。】
清洁工也一脸惊讶,便转头来问我们。那个摊主不停地跟妈妈使眼色,想让妈妈帮忙保守秘密,不要穿帮。我偏偏不想让摊主得逞,准备大声说出事实,妈妈却抢先了一步,说:“是啊,这家的西瓜特别便宜,而且特别好吃,我们经常来买。”【清洁工虽惊讶,但不至于当场向“我们”发问,疑惑地看向“我们”即可。】
摊主轻轻呼了一口气。清洁工也非常开心,好像碰上好运似的。我充满怨气地看着妈妈,问道:“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拆穿他们?”妈妈只是让我继续看下去。【此处的语言描写表现出了“我”心里的气愤、不平与不解,但向妈妈发问的方式一定不是大声或正常发问,一定是小声嘀咕。在心中充满疑问却未得到解决反而被压制的情境下,心理情绪可进一步转化为烦躁。】
那清洁工慢慢地从衣兜里拿出一把被挤压得皱巴巴的纸币,递给了摊主。摊主好心地帮他切开了西瓜,然后他便坐到了路边,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他狼吞虎咽,即使连籽吃下去也不知道。看着这一幕,我心有所动。【“被挤压得皱巴巴的纸币”这一细节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清洁工生活的不易。清洁工吃西瓜的举动表现了其口渴至极,展现了炎炎夏日工作的艰辛、吃西瓜的“奢侈”。“我”之前的疑问,在这两处细节中,得到了触动心灵的领悟和解答。若能把这些“深刻的领悟”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直白地表现自己心灵的触动,主旨则更明确,情感线索会更完整。】
妈妈和摊主,在清洁工不知道的情况下给予了他馈赠。其实真正得到馈赠的是我。我们应该去同情弱者,帮助弱者,即使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收入,也没有那么大的名气,更没有那么伟大,但他们都在为自己而奋斗,为社会做贡献。而我们这些相比起来比较幸运的人难道不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收束时深度不够,掷地声微,可增加几句凝练之语,以豹尾升华主旨,直击读者心灵。】
升格建議
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正午,围绕着西瓜摊主卖西瓜前后价格不同的不公行为,引出矛盾,由物入情,最后消解矛盾。文章以“我”的心理情感变化为线索,先抑后扬,小举见大义,触动人心,给我们上了极为宝贵的人生一课。但是文章的漏洞也很明显,整体上有待完善:一是线索不够完整。心理情感的变化大起大落,缺少坡度。可以设两条线索,暗线为“我”的心理情感变化的过程,可多设几个情感节点,层层推进情感的变化,使情感的波动起伏更完整。“西瓜”是明线,在文章开头和结尾出现,起到引题和深化主题的作用。明暗线相辅相成,文章的脉络会更清晰井然。二是人物刻画不够细致。清洁工的外在形象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必写的着墨点,可浓墨塑造清洁工的外在形象。以一个孩子的视角,仔细观察清洁工的年龄、外貌、衣着、神态等,表现清洁工真实的生活状态。三是结尾主旨升华高度不够,给人一种意犹未尽、话未说透之感。修改文章的结尾,使主旨深刻,抒情说理掷地有声,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化蝶之作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一考生
骄阳无情地灼烤着万物,中午时分,街上没有多少人,人们定是躲在开着空调的家里,吃着爽口的瓜果,享受着无比的舒适与惬意。
我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烈日炎炎,晒得我们无精打采。路过桥边的西瓜摊时,我和妈妈停下来顺便买了个大西瓜。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一个清洁工模样的人走了过来,犹豫了一下,问道:“师傅,西瓜多少钱一斤?”
我斜眼打量了一下他。他大约五十来岁,皮肤黝黑,穿着一身又脏又旧的工作服,脖子上挂着一个黑糊糊的毛巾,一手拽着一辆装满垃圾的小车车,一手拿着一把脏兮兮的扫帚,远远地就能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汗味夹杂着垃圾的臭味。我立即把鼻子捂上,不停地催促妈妈赶快离开。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平淡地看着这一切。
摊主一看他是个清洁工,立马笑着答道:“五毛钱一斤。”
听到这句话,我刚迈出去的脚立刻收了回来。我和妈妈刚才买的时候明明是一块钱一斤,卖给他的价钱竟然比我们少了一半,凭什么?我愤愤不平,想上前抗议,被妈妈拦住了。
清洁工听后也是一脸惊讶,转头看向我们。那个摊主不停地跟妈妈使眼色,想让妈妈帮忙保守秘密,不要拆穿他。我偏偏不想让摊主得逞,准备大声说出事实,妈妈却抢先了一步,说道:“是啊,这家的西瓜特别便宜,而且特别好吃,我们经常来买。”
摊主轻轻呼了一口气。清洁工非常开心,好像中了彩票似的。我充满怨气地盯着妈妈,小声嘀咕道:“为什么要替他保密?这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妈妈示意我继续看下去。太阳更毒了,晒得人难受,汗珠不停地流淌着,我更加烦躁。
那个清洁工慢慢从衣兜里拿出一把被挤压得皱巴巴的纸币,边数边整理好递给了摊主。摊主又好心地帮他切好了西瓜,然后他便坐到路边,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看着他狼吞虎咽,即使连籽吃下去也不顾的样子,我的心里不知为何泛起了一阵心酸,心中的不满顿时化为羞愧。烈日炎炎,我就走了这么一会儿就热得受不了,而他却要经受酷日的暴晒,在街上走来走去,不停地工作。善良的摊主便宜卖给他西瓜也是应该的,是对清洁工的感激,我实在不该同清洁工计较价格。这价格减半的西瓜给了我一场心灵的洗礼。
看似是妈妈和摊主在清洁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予了他馈赠,其实真正得到馈赠的是我。我得到的馈赠来自于妈妈和摊主的善良,也来自于清洁工的无私奉献。这份厚重的馈赠,让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关爱为社会默默付出的平凡人,是他们的坚持、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生活得如此舒适,他们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
在这烈日炎炎的正午,接受阳光炙烤的不只是肉体,还有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良知和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升格点评
修改之后的文章,线索更加完整,脉络更加连贯。文中以“西瓜”为明线,首段的“骄阳”“瓜果”,主体段的买西瓜,以及文末由西瓜引出的感悟,围绕“西瓜”这条物线,层层推进,结构脉络分明。暗线人物感情线更为明确完整。“我”的心理情感由最开始听到价格时的气愤,再到妈妈阻止时的不解和烦躁,继而看到清洁工吃西瓜时的心酸、愧疚、顿悟,情感变化上循序渐进,情感的最后转折水到渠成。对清洁工外在形象的刻画可谓细致入微,极有力地彰显了清洁工的职业特点。黝黑的皮肤、又脏又旧的工作服、浸满汗水的毛巾、垃圾车、扫帚,这些正是每位清洁工夏日工作的标配。这段人物描写,初看是以貌取人,隐含着鄙弃之心,回头再看却饱含着清洁工生活的辛酸,让人心生同情。结尾处运用“不只有……还有……”,递进式的关联复句,深化了文章主旨,道出了这个炎炎正午西瓜带给“我”的心灵洗礼。
【王巧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