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200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2022-05-05夏德娟

走向世界 2022年13期
关键词:医养康养养老

夏德娟

编者按 潍坊是人口大市,也是老年人口大市。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潍坊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204.3万,占总人口的21.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7个百分点、全省0.87个百分点,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为了给200万老年人一个幸福的晚年,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层推动、高屋建瓴大力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果显著。目前,潍坊市已建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1084家,养老床位5.5万张;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和69.2%,位居全省前列;潍坊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和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创建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较好满足了老年人的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为了200万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潍坊市民政局积极作为,从宏观到微观都做到了站在高处,落在实处,充分展现了潍坊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光辉。

潍坊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医养健康作为市委基本工作思路中主攻的“五大战场”之一,加快完善基本养老,发展普惠养老,推进互助养老,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在市级层面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17个市直部门共同参与的老龄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市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及时贯彻党中央及省有关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协调、督促维护好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推进机制。

强化制度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意见和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精神,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要求,先后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政策扶持等方面,制定了明确措施。同时,各相关部门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配套制定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养老服务业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33个,构建起了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

强化政策落实。积极整合政策资源,统筹推进财政税费、土地规划、医疗保障等各个方面政策落实落地,持续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支持力度。

2020年以来,围绕应对疫情冲击,先后为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发放补贴5400余万元,减轻了中小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负担;将建设标准化社区居民服务中心纳入全市民生实事,三年投入8800余万元建成328处,可为老年人提供餐饮、日间照料、医疗康养、文化娱乐等优质服务;在土地资源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先后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划拨土地2200余亩,有力保障了养老设施建设;推进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落地,2021年全市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为223.45万人,其中享受长护待遇的老年人4919人,医保基金支出2967.45万元,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94%,形成了“小病在家护理,大病住院治疗”的护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参保老年人“住院贵、看病难”的问题。

着眼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加快构建与潍坊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框架清晰、适应不同收入群体,多层次、全方位、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业发展体系。

积极完善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体系。首先是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四同步”机制,累计建成养老机构165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0处,农村幸福院563处,助老食堂156处,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98个、覆盖5028个城镇居住区小区。寿光市助老食堂做法被《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刊发,山东省政府分管领导给予批示肯定。

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着眼补齐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短板,将镇街卫生院举办养老服务纳入民政扶持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规划和推进“两院一体”服务体系建设,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养护院。目前全市已有7个县市区实行了县级统一供養;37家镇街卫生院与敬老院(养老院)实现了“两院一体”运营,临朐县辛寨卫生院卧龙分院相关做法入选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共同评选的“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200例典型经验”。

强化人才供给,把人才培育作为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织参加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举办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合作育人研讨会等形式,每年累计培训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6000余人次。同时,注重加强与国内外养老服务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通过人才海外养成计划暨日本介护留学服务等项目,先后培养了一批养老服务精英人才。

全力构建开放活力养老服务环境体系。首先稳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的前提下,根据养老机构实际情况,按照宜公则公、宜民则民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或改制为国有企业,充分盘活现有资源,释放发展活力。目前,全市现有的165家养老机构中,公办机构34家,民办及公建民营131家,社会力量参与率达到80%。同时加快养老服务集团化发展。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运营改革试点,成立养老集团,通过企业化运作方式,建立子公司,分别承担特困人员供养、社会化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农村幸福院运营服务,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寿光市相关经验做法被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评选为全国优秀案例。

濰坊市积极深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开展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改革,通过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招标,选取第三方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上门为特困老年人提供“点餐”式专业化服务,目前已在坊子、安丘、寿光、临朐、峡山等多地推广,得到了老年人和社会各届的一致好评。峡册区《以“四化”建设破解农村失能老年人养老难题》做法,被民政部、财政部评选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与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建立了胶东半岛养老服务联盟,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同时,通过保姆式服务,引进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江苏东方惠乐集团、九如城、柏岁(青岛)等养老产业专业运营机构,加快布局建设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综合服务体。

依托信息技术,在山东省率先建成潍坊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潍坊养老服务中枢“大脑”,初步实现了统计分析“数据化”、部署交流“可视化”、管理服务“便捷化”、督查指导“在线化”。

以“全市域覆盖、大数据应用、全流程监管”为基本建设思路,在养老服务数据应用上,实行市级规划设计、区(县)级指挥调度、街道(镇)服务对接、社区(村)终端服务的四层管理机制,实现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家庭五级覆盖。同时,依托数据平台,纵向对接各县(市、区)12349养老服务平台,横向对接人社、公安、卫健、医保等市直部门,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纵横对接、数据共享”。整合智能服务平台资源。打造建成12349养老服务网站、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智能辅助器具展销平台、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育平台等“一网站、三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

目前,共采集录入老年人信息180万余条,对接养老机构165家、各类服务组织329家,聚合国内外2000多种先进智能康复辅助器具,老年人及其家属通过网上VR720全景展示,不用跑腿就能选择心仪的养老院。

3月初,潍坊疫情爆发,情势严峻。潍坊市民政局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市县两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远程监控,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整改,有效避免了外防输入风险。寿光市、奎文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寿光市圣城街道、孙家集街道被三部委评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在奎文区开展独居老人智能水表关爱服务项目试点,在不更换原来自来水表前提下,为106户独居老人家免费安装了智能水表,通过系统平台收发的预警信息,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提供服务,有效保障了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安全,相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潍坊市以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先行区为抓手,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特色优势,创新融合发展、投融资模式,实施高端康养产业“增链、强链、补链”,加快打造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全部成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30个镇街创建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镇街。

加快聚集高端康养产业。以特色园区为载体,以培育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行动,围绕高端医疗和康复器械与装备、现代生物医药产业等六大产业,建成潍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15家医养健康产业园,培育沃华医药、新和成医药等一批医养健康骨干企业,重点确定总投资规模81亿元在建项目45个,积极打造高端康养产业发展体系。2021年,全市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301.4亿元,同比增长16.5%、居全省第3位,医养健康产业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跨界融合为动力,突出地域特色,探索“医养+”发展模式,推动医疗、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培育市级体卫融合试点单位35个、省级试点单位1个,各县市区建成投用一批集中医保健、观光旅游、健康养老等新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开发推出一系列融“医、食、居、养、游”为一体的康养旅游产品,受到市场青睐。诸城市竹山生态谷康养基地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青州市构建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康养服务体系的做法被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保基本、市场供特需”思路,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投融资模式,鼓励、引导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推动康养服务业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建设。

今年以来,潍坊市民政局已引进中信集团等一批央企资源,有力带动了全市养老产业转型升级。(图片由潍坊市民政局提供)

As a city with a large popu- lation, Weifang also has a great many aged people. It is learned that by the end of 2021, the population of elderly people above the age of 60 in Weifang has reached 2.043 million, accounting for 21.77%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which is 3.07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and 0.87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e provincial average, indicating that Weifang has entered a moderately aging society. In order to give a happy life to more than two million elderly people in their old age, Weifa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Weifang People’s Governmen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takings and industry of elderly care and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aging of its population by firmly establishing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concept.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At present, Weifang has built 1,084 elderly care service institutions of various types with a total of 55,000 beds. The coverage rate of home-based elderly care service facilities in urban and rural com- munities has reached 100% and 69.2% respectively, ranking top in Shandong province. Approved as a city among the first batch of pilot cities for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elderly care service industry and the third batch of pilot cities for the reform of home- and community-based elderly care services, Weifang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pilot area for the national demonstration of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integra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can better meet the diversified multi-level services of the elderly people.

猜你喜欢

医养康养养老
医养当兴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