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对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探讨
2022-05-04李德振
李德振
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丰县 2217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现象[1-2]。主要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多引发的肺不张、肺毛细血管-肺间质高渗透性疾病[3]。该病多发生于早产儿,是一种有较强致命性的疾病,对患儿健康与安全的威胁非常大[4]。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的主要机制和早产儿肺结构不完善有较大关联,肺结构不完善则容易造成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进而使得患儿出现肺泡广泛萎缩、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且还可能会造成毛细血管气体弥散功能障碍,使得患儿缺氧、酸中毒症状加重,进而可引发该病发生[5-6]。患儿发病后多可见程度不同的呻吟、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患儿死亡,严重威胁患儿健康与安全[7]。正压通气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用方式,为进一步改善患儿病情,该研究便利选取该院自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予以患儿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配合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胎龄27~37周,平均(30.44±2.52)周。观察组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胎龄27~36周,平均(30.47±2.48)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儿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②患儿均可见程度不同的呼吸急促、呼吸性呻吟等症状;③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先天性肺部发育不良者;②因胎粪吸入综合征或湿肺所致的呼吸窘迫患儿;③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正压通气治疗,首先选择压力支持通光及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结合患儿情况合理进行吸气及压力选择;然后于设备基础上连接鼻塞与呼吸机,最后予以患儿吸氧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及仪器情况,展开正压通气治疗。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开展聚焦解决模式,具体方法:成立专门的聚焦解决模式小组。小组成员选取有丰富经验的临床护士,并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化、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知识、正压通气治疗的相关知识、聚焦解决模式的相关知识、干预重点等,以提升护理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专业水平。
聚焦解决模式的实施。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①患儿容易因分泌物清除不及时而引发误吸等不良后果;②患儿受疾病及治疗的影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③患儿家属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处于对患儿病情的担忧,容易出现明显的负面情绪。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聚焦解决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①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分泌物清除的重视,包括口咽部分泌物、鼻咽部分泌物、气管分泌物等;对于分泌物较为黏稠者,应予以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以稀释痰液,在此基础上再行吸痰处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认真记录患儿呼吸状况,并且需严密监测患儿提问、心率、呼吸、氧分压情况等,以及时了解患儿情况,并结合患儿情况及时调整治疗及干预方案,保证治疗效果。
②在完成正压通气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将患儿置于保温箱内,并应定时测量患儿皮肤温度或肛门温度,并尽可能维持患儿机体处于低耗氧量的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患儿营养摄入干预的重视,对于无法母乳喂养者,可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维持患儿机体营养。
③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家属心理疏导与鼓励暗示的重视。护理人员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正压通气治疗的过程、效果等,以提升患儿家属的认识度,减少患儿家属紧张、担忧等负面情绪,提升家属的治疗信心,促使家属更好的协助患儿配合治疗和干预。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情况,包括潮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功能残气量。
②统计对比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
③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H值等指标。
④统计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8 h后通气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平均气道压力(MAP)和呼气末正压(PEEP)等。
⑤统计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肺出血、气胸、脑室内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2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oxygen therapy time,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表2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Table 2 Comparis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oxygen therapy time,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d]
?
2.3 两组患儿通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48 h后MAP、PEEP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通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cmH2O]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ventila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mH2O]
表3 两组患儿通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cmH2O]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ventilation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mH2O]
?
2.4 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48 h后PaO2及pH值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5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并发症情况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患儿发病后多可见不同程度的呻吟、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可导致患儿死亡,严重威胁患儿健康与安全[8]。正压通气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用方式,该治疗方式是一种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期间无需建立人工气道;且在吸气过程中可予以压力支持,并可在呼气时降低压力,从而达到减轻患儿呼吸肌负荷的效果[9-10];同时通过予以患儿正压通气治疗还可有效调节患儿呼吸参数,提升其氧合功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11-12]。但由于该病较为严重,且患儿年龄小,配合度低,为更好地改善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还应及时分析患儿及其家属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聚焦解决干预,以改善患儿病情、促进患儿恢复十分必要[13]。
聚焦解决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通过分析患儿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和处理,同时予以患儿有效的心理鼓励暗示,从而通过心理疏导、专业护理等方式来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14]。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及时清除患儿分泌物、减少患儿机体能耗、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同时通过予以患儿家属知识宣教与心理疏导,还可提升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度,以缓解患儿家属的担忧情绪,有利于家属更好的协助患儿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和干预[15-16]。此外,通过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还可增加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对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同样有积极意义[17]。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通气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为(3.38±0.15)、(2.53±0.33)、(18.23±1.99)d,均低于对照组的(5.19±0.34)、(4.61±0.52)、(26.43±3.06)d(P<0.05);这与刘亚萍[18]的研究结果相符,在其研究中采用聚焦解决模式的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为(3.47±3.23)、(40.21±10.61)d,低于对照组的(6.78±3.94)、(52.21±14.23)d(P<0.05),提示聚焦解决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在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开展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效果理想,可促进患儿病情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