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传统艺术扎根中国大地
2022-05-03范迪安
壬寅新春,2022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如期在北京召开,来自文化艺术界、新闻出版的多位委员和代表们积极为文化艺术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提交了“关于加强科技艺术学科建设、推动科技艺术发展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建议加大对艺术院校科技艺术专业的支持力度,扩大科技艺术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他在提案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和支持日趋明显,科技与艺术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
他还建议,要加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第一,要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由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专门课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充分调动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文、美术、建筑、设计等学科专业资源,形成学、研、产结合机制,助力各地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充分重视“农村美”的规划建设。
他说应该组织艺术力量投入乡村规划建设、乡土建筑设计、乡村环境生态美化设计、乡村造物传统的现代转化和创新发展、乡村艺术节等具体课题的研究,使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农业景观、风貌景观形成有机整体,彰显地域特色,避免“千村一面”。鼓励和支持高等美术院校设立乡村振兴研究机构,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和设计研究机制,为实現“农村美”的美好蓝图贡献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提出了“美育是关乎新时代国民综合素质养成的系统工程”的提案。他说,美育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从而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美育不仅仅是高校的美育,也不仅仅是职业化、专业化的美育,而且是作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美育,是中国之国风精神教育的美育。冯远提出,美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重点在学校。但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更不以学习掌握某类艺术专门知识、技能,并附带种种功利诉求为基本目标,而是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真正学会在认知美的事物、欣赏美的过程中,激发兴趣、热情与爱好,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生活品质、规范人的行为操守,达到化育人心的目的,培养具有一定审美水准、文化素养、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提出要尽快建设“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他说,今天,我们面临着艺术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这一现状与我国缺乏广泛的艺术史教育不无关系。如果社会对艺术的基础知识不了解,对艺术发展的历史每一个阶段的特色和艺术发展的线索没有基本的认识,那么民众对当代艺术作品价值的判断将没有标准和依据,进而导致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以至于人民的审美和市场缺乏对“高峰”的需求,导致“高峰”没有平台、没有市场。这对我国艺术发展从“高原”迈向“高峰”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建设具有自己文化传统的中国艺术史博物馆,使得中华民族对自己的艺术的发展线索有所了解。同时,只有建立了中国艺术史博物馆,才能连接世界艺术史、看到人类艺术发展的共同点。
杨晓阳还建议,要尽快彻底解决艺术实践类博士弊端。他说,艺术院校归属教育部后,按普通专业来对待,拿普通专业的规律来对待艺术和艺术教育,评职称论文、理论成了重中之重。比如美术,用论文来授学位、评职称。高等院校录用美术教师,首先考虑的也是学位。学位最高的是博士,而博士是哲学层面的多学科支撑的寻找事物普遍规律的理论专业的产物,全世界并不存在真正的实践专业的博士。高校教师清一色全要的是博士,就必然会造成重理论、轻创作创新的问题。美术学是研究美术的学科。但美术是美术创作本身,是实践,是应重视极端个性发挥的专业,不等同于美术学。美术是画画、是实践,相当于文学中的曹雪芹,美术学则是理论,是研究美术的第二性,相当于红学、红学家,没有美术,哪来美术学,没有曹雪芹,就没有红学,更没有红学家。
因此,他呼吁实践类博士概念和实际内含混淆的弊端应尽快纠正,透彻地认识其专业本质,将实践的高峰与理论的高峰待遇等同对待,即将实践类的终极学位及教师职称与理论的终极学位及教师职称等同对待,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的特殊性,才能促进艺术发展从高原迈向高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建议,建立全国美术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体系,理顺体制机制,以“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方式,为美术馆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生态,为进一步实现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吴洪亮介绍说,在我国文化艺术人才职称评定的现行体系中,文物博物、工艺美术、美术创作专业,均无法和美术馆行业进行对接,更无法涵盖具体的美术馆策展、公教、研究、典藏等职能,导致美术馆人才评价制度、体系、标准整体缺失。因缺乏参评标准,国有美术馆从业人员只能参照文博系统、社会科学等渠道,评价内容完全不符合美术馆实际业务类型,民营美术馆从业人员更无法进入此渠道进行评价。
他提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文化和旅游等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美术馆人才职称建立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建立全国美术馆人才职称评价体系落实到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骆芃芃提出,应加强对中国篆刻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对篆刻专业学科建设的力度。她表示,中国篆刻不仅具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并且与百姓的生活密切联系。但目前具有篆刻艺术独立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两个授予权的只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如今硕士点的设立已过去十余年了,由于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政策,硕士点现在仍然很少。
骆芃芃建议,应加强引导有条件的院校将篆刻艺术学科建立起来。目前书法学科已经和美术学并列为一级学科。篆刻艺术变为二级学科,建议尽快出台相应的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赵卫关注画院系统专业人才的缺失问题,建议适当放宽户口、编制的限制,在全国范围内吸纳优秀青年画家进入画院系统。画院招聘应该面向全国人才,一定程度上少量放松户口、编制的限制,持续性地吸纳全国真正优秀的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创作条件、更宽松的创作环境,让他们在继承传统上面能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甚至有更多的引导和引领作用。
他说,中国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领域,需要积累、需要重复、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等艺术大家都是在70岁以后才有所成就,而今天的艺术家在60岁这个刚刚步入最好的创作年华之际就要退休,无疑是中国画发展的一大损失。因此,赵卫建议应充分尊重中国画专业的特殊性,适当放宽画院艺术家退休年龄。
责任编辑:崔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