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5-01冒文娟
冒文娟
文章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主要原因是学生缺少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要多加引导,让学生认真观察细节,在文章中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增加作文内容的可读性、真实性和情感体验。
小学生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忽略了身边事物的一些细节。因此,要让学生在写作时有源源不断的灵感,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仔细观察自然风景,关注事物的细节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对细节的把握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让学生能够沉下心来对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以《桂花雨》为例,作者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桂花的形态、香气以及摇动桂花树的场景,表达了童年的美好记忆。桂花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花卉,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形态、颜色、味道,像文章的作者一样去体验游戏和劳作的快乐,然后在作文课上让学生挨个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认真描述内心的真实感受。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不能够说与前一个同学相似的内容,以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学生写作时缺乏新意,内容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感是学生写作的基础,一篇好的文章一定蕴含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小学生由于生活体验不足和身心发展不完全的局限,很难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文章语言表达空洞,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训练。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在写作文时分清主次,将写作思路梳理清楚,围绕主题内容进行写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有些学生平时就喜欢积累一些优美词句和名人名言,掌握了一些修辞手法。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积累的素材灵活地运用到文章中,丰富文章的语言;对于那些积累素材不多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扬长避短,用朴实的语言描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用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提高表达能力。
为了保障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引导學生在课后写生活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在母亲节的前夕,教师可以让班上的学生回家后好好地观察一下妈妈下班后回到家的生活,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妈妈的爱,写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受到了母亲无私的爱,写出的内容具体,真实,感人。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细节,用心描述自己的真实感受,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