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2022-05-01陈雅如
陈雅如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學,主要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在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力之后,才能够进一步掌握文章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美、感受美并组织素材的能力,逻辑思考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课文中发散思维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需要从课文中学习,结合生活思考问题,再把思考的结果转化为作文素材。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从多种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养成思考的习惯,避免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滥竽充数》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并从多种角度思考这个故事的寓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在阅读中发散思维
为了避免写作中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学生要阅读大量的课外资料,运用发散思维,把有用的素材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多方面的写作素材。实践证明,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学习多种写作手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降低学生在作文立意构思、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方面的难度,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发挥想象力,从多个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阅读材料的内容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
3.在写作训练中发散思维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教学,还要重视学生的日常写作训练,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发散思维,通过多角度的立意、多方面选材、多形式表达,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多角度的立意,就是要让学生根据同一个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写出不同的观点来,从而达到训练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多方面的选材是让学生运用不同的题材,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描写,丰富文章的内容。比如,在以“变化”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从个人的角度,可以写自己的变化、同学的变化、学校的变化;从社会的角度,可以写城市的变化、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变化;从自然的角度,可以写四季的变化、河流山川的变化。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插叙、倒叙、因果顺序、时间顺序等形式进行写作,增加习作的可读性。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