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里说丰年
2022-05-01陈君花
“咕噜咕噜……”铁锅里的腊八粥欢快地跳着,叫着,笑着,冒着泡泡,溢着香味。我知道,粥已经煮好了,连忙放下手中的书,把铁锅从灶上端下来。
在我的记忆中,腊八粥是有故事的。
小时候,奶奶给我说了腊八粥的来历——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计,父母让他给财主放牛。有一天,他放牛归来,路过一座木桥,牛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到了桥下,一条后腿跌断了。财主气急败坏,恶狠狠地将他关进一间黑屋子里,一连两天都不给他吃饭。朱元璋饿得眼冒金星,就在他快支撑不住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屋子的角落里有一个老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小米,有黑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一天,他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用多种粗粮混在一起煮了一锅粥。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朱元璋就称之为腊八粥。
然而,我并不在意腊八粥是怎么来的,因为我自己经历的故事,远比它有意义。
7岁那年,有一天,我在门前的大树下看连环画《抄检大观园》。邻居家的小伙伴手里拿着红薯,走过来,和我一起看连环画。我闻到了红薯的香味,注意力转移到了红薯上。因为我家很少煮红薯吃,我便觉得红薯是一种稀罕的食物。我问小伙伴:“你能分我一点红薯吗?”小伙伴将红薯藏到了身后,说道:“不行,我的晚餐就是两个红薯,我把红薯分给你,我就饿肚子了!”
“我用米饭换红薯,行吗?”我想出了一个主意。
“好啊!”小伙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奶奶听到了我们的对话,给小伙伴盛了满满的一碗米饭,请他在我家吃饭。我得到了小伙伴的红薯,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当时,在我看来,红薯是人间少有的美味。长大后,我才知道,那时候,邻居家经济困难,基本上每天都吃粗粮,很难吃到米饭。
奶奶见我如此喜欢粗粮,便在腊八节这天,将小米、黑豆、黄豆、花生、芝麻、荞麦、红薯、大枣等食材淘洗干净,放在铁锅中煮腊八粥。我和妹妹围着火炉,把火烧得旺旺的,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腊八粥。
奶奶笑着说:“别着急啊,等到腊八粥会‘讲话的时候,粥就煮好啦!”
“奶奶,腊八粥怎么会讲话呢?”我和妹妹异口同声地问。
奶奶没有回答,问我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我没听到声音呀!”妹妹有点失落。
我望着铁锅里的粥,它正冒着泡,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妹妹,你仔细听,腊八粥在‘讲话了,粥煮好啦!”我高兴地叫了起来。
奶奶对我伸出大拇指,笑着说:“你真聪明!”
我吃着腊八粥里的红薯,问奶奶从哪里搞来的红薯。奶奶说她也用了我的办法,用细粮从邻居家换来了红薯。当时,我没多想,长大后,我才懂得奶奶对我的爱——平日节俭的奶奶,为了我能吃到红薯,竟然舍得用细粮去换粗粮!
吃完腊八粥,奶奶吩咐我们用一个粗碗装满清水,放到窗外。第二天清晨,碗里的水结冰了。奶奶根据冰花的情况,预测来年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丰收情况。当时,我好奇地问:“奶奶,您怎么知道农作物来年的收成呢?”奶奶说:“我小时候,大人就是这么做的呀!”在奶奶慈祥的笑容里,我仿佛看到沉甸甸的稻穗,还有火红的高粱和金黄的玉米……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腊八节,家家户户煮腊八粥,这是节日的习俗。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的仪式。
从那以后,每年的腊八节,奶奶一边煮粥,一边做针线活儿;我和妹妹围着火炉,添柴,把炉火烧得旺旺的,期待着腊八粥“咕噜咕噜”地讲话。
长大后,我依旧怀念年少时过的每一个腊八节。一家人围火炉看书、聊天儿的场景历历在目。铁锅熬煮着腊八粥,也熬煮着欢快的日子。腊八粥里装着快乐、甜蜜,也装着理想、期盼。“咕噜咕噜”叫着的腊八粥告诉我,家人在哪里,节日就在哪里,幸福也就在哪里。
又是一年腊八节。“咕噜咕噜……”铁锅里的腊八粥又在“讲话”了。我想起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名句,想起了奶奶慈祥的笑容。
[老师登台]
陈君花,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用心陪伴孩子,用爱诠释责任。她爱生如子,乐观向上,善良而富有爱心,在她的脸上经常挂着微笑。她觉得教育应该培养健全的人,要让学生懂得爱,懂得善良。
寄语《语文世界》小读者: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陈君花
2022-1-13B3922894-F160-4F1A-92E8-866A8A5505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