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观点都有局限
2022-05-01刘晓岚
刘晓岚
和实务打交道难免要懂得一些经世致用之道。既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又要不务虚学,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特别是注重实效是第一要务。
现实是千变万化的,和风险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金融从业者,客观、专业、审慎这六个看似平凡的词汇,简直像束缚腰身的缰绳,即是不得已,亦是不得不。各种专家可以口无遮拦,特别是金融领域的专家,发表各种算卦先生般的预测,观点特别离谱时大不了接受监管部门的约谈,对于从事具体实务的金融从业者必须保持足够的谨慎,时刻盯着市场变换莫测的老脸,须臾不可懈怠。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至多预料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这已经足够考验心智了。作为生活在时间中的人,意外以及意外带来的损失或者收获,理应是常态。略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处于变化中的世界是如此無常,各种学说虽然都有存在的道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都有其存在的局限,很难一言以蔽之。除了抱定态度,一了百了,但这不符合通常的人性,这种观点可以忽略不计。
在所有以时间为顺序的各种认识和判断中,人们总是陷入已有观点的泥沼,对过去的观点理解着当下发生的各种事,仿佛当下的一切事,都能从过往的事件中找到答案,或者参考;或者运用奇妙的联想理解着当下,殊不知:几百年前或者几十年前的今天,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日子。借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观点:哲学家经常错误地认为,我们的时代是所有逝去的岁月所结成的果实,或者至少是过去的愿望基本实现的结果,我们之前的一切存在其最终目的指向我们,同时,逝去的一切以及我们的现在一方面为过去和现在,另一方面也将为将来而存在。
类似的错误需要某些修正,特别是在实践的层面,将某些过度乐观的预期适当调整,谨慎稳妥地行进,特别是金融以及金融支持的各种经济行为。由此,在以后的思考中,保守、风险、不确定性等等缺少情感,却为情感保驾护航的词语,在沉思断想中经常露面,这种思考并非形成一种体系,也非我力所能及。从一个平凡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见解,算是职业经历的纪念,这是随笔记下的初衷,唯一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