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年级1月月考作文试题导写

2022-05-01阎雪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失语症热词流行语

阎雪

许多同学在进行了大量的作文训练之后依然对写好高考作文缺乏信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家对在高考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题目心中没底。虽然要想预知高考作文题目无异于痴人说梦,但高考作文命题却是有规律可循的。特别是每年进行高考备考之时,全国各省市的重点中学都会命制大量的作文试题对高三学生进行训练,而命制这些试题的老师极有可能参与本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工作。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些重点中学命制的作文试题与本年度的高考作文试题有了一种直接的联系。所以,我们特开设“名校金题”栏目,每期对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作文备考试题与优秀例文进行展示,并邀请该校的语文名师对试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解读,以期让大家在第一时间准确把握本年度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流行语和热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今,当我们打开社交网站,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各类网络流行语——表达赞美总是“yyds(永远的神)”,好看的舞台一律叫“炸”,棋逢对手的高水平竞争都称之为“神仙打架”……在“万物皆可‘绝绝子’”的网络语境中,表达似乎变得轻而易举。从热梗到表情包,从影视作品截图到网络段子,所有可见的表达都有现成的素材可供随时取用。

材料二:创建于2021年1月的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如今已拥有22万名成员,他们这样介绍自己:“长期以来,习惯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如何组织文字的逻辑、怎么清楚地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文字失语’之我见”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这道时评类材料作文题目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二段是材料段,三、四段是要求段。我们先审读要求段。第三段文字要求考生以“‘文字失语’之我见”为副标题进行写作,这既是对行文格式的具体要求,也是对文章论证对象、话题、内容的要求——文章论证、分析的主体事件应是“文字失语”现象,而不是“网络热词或流行语”“语言表达”“文字的作用”“读图时代/表情包”等。

接着,我们审读材料段,看看其和核心话题“文字失语”有何关联。材料一乍看上去和“文字失语”没有直接关系。它从网络热词、网络流行语入手,展现社交网络中热词的风靡、便捷,成为表达时“可供随时取用”的“现成的素材”,让“表达似乎变得轻而易举”。“似乎”一词,已经体现了命题者的价值立场——各类网络流行语看似便捷,实则贻害无穷。社交表达中“总是”“一律”“都称”“皆可”等,说明热词的高频使用导致了人们使用文字时的同质化、雷同化、模式化、单一化现象以及表达的惰性套用,长此以往,会导致间接失语,这是“文字失语”的原因之一。材料二提到的组建“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是“文字失语者”的反思、疗救之举。这一联盟成立晚但成员众多,反映了“文字失语”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在联盟成员的反思自述中,我们能够挖掘到“文字失语”的另一个原因——“长期以来,习惯作为倾听者和旁观者”,而不表达自我,导致“直接失语”、表达能力退化。另外,还能找到“文字失语”的表现、后果——“逐渐忘记了如何组织文字的逻辑、怎么清楚地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即语言贫乏,词不达意,语无伦次,逻辑不清。

综上,通过解读命题要求和材料,不难把握“文字失语”现象的表现、原因等。在写作时紧扣话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方面多角度进行追问、分析即可。

佳作展评

“文字失语”当止矣

——“文字失语”之我见

文/张浩然

从网络热梗到表情包,从影视截图到网络段子,现成的表达素材触手可及,人们秉烛夜谈、对膝晤谈的方式已然少见。科学技术日臻完美,而独独“文字失语症”日显。

加拿大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人类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文字失语症”只是一角冰山,拂去技术狂欢的泡沫,其背后实则是技术塑造下“异化”为工具的、失去个性的我们自己,是深层次思维的单薄化、简单化,以及人格精神的自卑盲从。正是因为丧失了亟待表达的主动性、独立性和语言的个性化、创新性,我们要么缄默不言,要么词不达意、语言苍白,要么一味套用热词、表达趋同单一,这语言的缄默或思维的惰性,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文字失语”。

其实,技术的发展并未阻碍个体的发声;相反,技术还促进了个体情绪、观点的踊跃表达。空间说说、微博日记、朋友圈小短文……技术浸染下,丰富的网络表达语境中,语言创造、个体表达的权利已然下放到了每一个自由个体。然而这个“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时代,却让很多人眼花缭乱,不敢表达、羞于表达、懒于表达,惯于做“倾听者和旁观者”,最终直接“失语”。

与此同时,互联网便利技术下,信息的广泛传播得到了保障,当“yyds”“炸”等词“霸屏”出现时,我们极难抗拒这类便捷、简单、通用、流行的语言表达。当然,也缘于惧怕不被认同因而想跟上时代节奏的社会心理,我们被动接受热词,从而让表达变得单一、固化,形成间接“失语”。

当我们舍弃一字一句的斟酌仅用一个个表情包塞满对话框时,当图片、拼音缩写逾越语言边界时,当生动形象、诙谐有趣的流行语让我们自惭形秽时,当我们不知不觉以“神仙打架”等词随声附和、人云亦云时,当流行语挤压我们思维的空间时,我们自觉舍弃了独特表达与个性语言,用固化的素材、现成的表达取代自我文字的组织与构建,心甘情愿让渡出发言权,成了不敢发声、懒于表达的噤声虫。

科技本以人的便利为宗旨,以经世致用的社会学意义统治当今时代。但“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科技的双刃剑之效日显。恰如法国思想家贝尔纳以“人工愚蠢”形容当今时代,以“人的知识正在被剥夺”告诫被技术洪流、惰性心理裹挟的人群。人既“异化”,人的能動性正在退化,“文字失语症”又怎能“独善其身”呢?

治疗“文字失语症”的药方又该从何处寻?虽然我们不能脱离时代语境和时代热词离群索居,但若我们摈弃单调的表述、照搬的习惯,像鄙视抄袭一般地拒绝模仿、套用,用一字一词的话语斟酌取代各式图片的简单使用,用文字描述丰富生活,“文字失语症”必会痊愈,情绪与观点的清晰表达必会与技术进步交相辉映。

点评

文章先从“文字失语”现象入手,紧扣命题材料,直击现象本质,并干脆简洁地表明了中心论点;接着从“文字失语”现象的表现、本质、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疗救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剖析,就事论事,中心明确,角度丰富,追问深刻,语言简洁准确,素材丰富新颖。总之,本文是一篇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考场时评佳作。

猜你喜欢

失语症热词流行语
失语症
热词
热词
热词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巧借 流行语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失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