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大学植物标本室设于一九一六年

2022-04-30胡宗刚

广西植物 2022年13期

摘 要:  1916年,岭南学校在高鲁甫主持下成立农学部,并拟设立植物标本室,派学生赴菲律宾科学局梅尔处学习标本制作。不久后,请梅尔来广州,为之设立标本室。此为中国较早之植物标本室,对现代植物学在中国传播有积极作用。然而此段历史并不为学界所周知,该文依据史料,将其梳理呈现。

关键词: 植物标本室, 岭南大学, 植物机构历史

中图分类号:  Q9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142(2022)增刊1-0180-03

收稿日期:  2023-06-13

第一作者: 胡宗刚(1962-),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生物学主要机构和著名人物,(E-mail)huzonggang@sina.com。

通信作者

The Lingnan University herbarium was established in 1916

HU Zonggang*

( Lushan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ushan 332900, Jiangxi, China )

Abstract:  In 1916, Lingnan University established the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under the auspices of Prof. G. W. Groff, and planned to form an herbarium, then sent students to study the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of plant specimen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Prof. F. D. Merrill, the botanist of Philippine Bureau of Science. Not long after, Merrill was invited to Guangzhou to organize the herbarium. This is the earliest herbarium in China, which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spread of modern botany in China. However, this period of history is not widely studied with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article based on historical sources, strives to unravel and present this overlooked narrative.

Key words: herbarium, Lingnan University, history of botanical institutions

1918年8月出版之《岭南大学农学季报》(第一期),刊载高鲁甫、简壮涛合写之“岭南农科大学史”一文。高鲁甫(George Weidman Groff)时为岭南学校农学部主任,简壮涛为农学部在读学生。该文记载岭南学堂农部成立于1916年,农部设立植物标本室也在其时。有云:

一千九百十六年夏间,郭琳爽君、郭以信君乘暑假之暇,往菲律宾群岛,从科学部大教授美利敖先生F. D. Merrill of the Bureau of Science 习收藏植物品之法,此为岭南与美国各农学部及吕宋之科学部Bureau of Science 互勷进行之始。同时校内开始研究南中国之植物,罗飞云君、谭锡鸿君均就校内农部之聘,来就教员之职。而美国宾苏温尼亚省立大学(Pennsylvania College)及根些士省立农科大学(Kansas Stat Agricultural College)对于本校农学极表同情,多所赞助。这一年秋间,大教授美利敖(Prof. F. D. Merrill)来校参观,并代筹设植物标本室一所,由罗飞云(C. O. Levine Advisor)君专司其事。现计由离校六十英里内之地,已采得植物标本二千有余种,此二千余之植物标本,定为校内农学前途生色不少(高鲁甫和简壮涛,1918)

查郭琳爽、郭以信为农部刚入学未久之学生,往菲律宾吕宋科学局梅尔处学习植物标本制作方法;但文中并未介绍与梅尔是如何取得联系。想必是高鲁甫拟开展植物标本采集,并从事研究,由美国同行介绍在菲律宾之梅尔,故先派两名学生前去学习,此为夏间之事。未久,时至秋间,即请梅尔来广州,并为之设立植物标本室。陈焕镛作《纪念植物学家梅尔博士》一文,亦记载梅尔来广州事:

梅尔博士在1917年开始进行研究华南植物,因为华南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与他终生研究的東南亚地区的植物状况在分布和亲缘上有密切关系。1916年,他来到广州帮助在广州的美国教会学校组织一个区域性的植物标本室。这年10月至11月之间在广州附近,黄埔和罗浮山所采得的标本成为岭南大学植物标本室的基础(陈焕镛,1956)。

梅尔其后以研究中国植物著称,即由此始。先是岭南大学所采标本,不能鉴定,送往梅尔处,由其鉴定,故陈焕镛言梅尔1917年开始研究华南植物。当陈焕镛、胡先骕等开始从事植物学事业后,也与梅尔建立深入而又广泛联系。

郭琳爽在菲律宾学习之后,曾写《植物标本制造法》一文,文之前小引言:

一九一六年暑假,予与友人游历菲律宾群岛,入小吕宋格致局,得美人马利路植物学博士教授制造植物标本之法。兹将所得之口述,并其讲义,译之以助植物学家之研究。植物室之设,以收藏植物标本,助植物学家及学生研究之材料也。考文明各国,均设有动物院,植物院及博物院,皆以供人博览,开人眼帘,使人人知天然之物理,增进其普通知识,法至善也。考菲律宾群岛植物丰富,其植物所藏之标本,以万数计,更由外国运来,以助参考。中国地处温带,土沃林茂,奇花异草,岂让外国,然乏人研究,故识者罕焉。以数千年之古国,乃废弃天地造物之功,无植物之收藏,驯至孤陋寡闻,殊堪浩叹。窃恐长此以往,将来时世变迁,沧海桑田,植物之材料,零落殆尽,于何得参考之资,且居今日之世,为增长民权计,讲求植物标本制造之法,实万不容缓者也(郭琳爽,1918)。

文中所言,中国号称数千年文明古国,然而无人从事植物研究;而研究植物,开办植物园、标本馆乃文明社会之要素;如此对比,作者未免感到汗颜,且言植物种类或有消亡之时,应为珍惜。凡此之言,均为极是。至于该文所言制造法,则有采摘、曝干或焙干、浸毒及防虫害、胶附、记录纸、区域记录纸、标本收藏箱等项。郭琳爽虽自开始接触植物标本之时,即感知此中意义重大,但其后在大学学习期间,并未深入从事。1921年毕业之后,更是进入其家族著名之永安资本集团,任上海永安公司总经理,曾将该公司一度扩充为中国最大之百货公司,而荣耀于商界。

岭南大学开始植物采集,主持者先为高鲁甫,后为罗飞云。与罗飞云一同来校,从事动物研究之谭锡鸿,曾作《我所知道得岭南大学农学部》一文,对植物标本室有如下记述:

当年(1916年)九月三日,高鲁甫召集罗飞云及余三人开第一次岭南学校农学部教务会。他当主席,宣布岭南学校农学部即日成立,我们三人为部内核心,协力合作,分别负责部务、教务和农场业务。席上协议分工,由高鲁甫掌管部务和教务,教授园艺课程,兼主持采集植物标本。……

美国方面十分珍视广东省的植物标本。除华盛顿农林部取得标本外,其他学校亦与岭南交换。岭南纽约董事局还特加派麦古礼来校协助高鲁甫办理植物标本室。高鲁甫特别着力研究广东荔枝,曾著有英文《Lichee》(荔枝)一书,由余口授助数郭华秀成中文。……

高、罗的助手杜赓屏,年约四十,粗通文字,广州市河南人,初在植物标本室协助高鲁甫工作,办事勤实肯干,所有采集、登记、曝晒、烘干、包装、制作及一切室内外工作,都出其手。余曾参加农学部组织的采集队到过中山县的五桂山、韶关南华寺和鼎湖、罗岗洞等地区采集植物标本,眼见主要工作都落在杜手上,而高、罗二人只是指挥,实是旅行游览而已。大多数时间,杜携岭南大学介绍信和证明独自外出采集。高、罗规定每一标本采集二十五份,每份必须具备枝、叶、花或枝、叶、果,如能有枝、叶、花、果、萼俱全者最好。杜工作有年,对某一植物的产生地點,开花结子时令,都心中有数。杜制成标本后,关于学科种类的科学定名,统寄菲律宾植物标本室对照鉴定后,将所作定名寄回岭南大学标本室,然后全部进行标记。这样,如遇所采集标本为菲律宾标本室所无而无可对照者,即认为新种,照例以采集人名字来定名。当罗飞云代理高鲁甫主持标本室时,这类新种标本,一律以“罗飞云”名之,而杜赓屏无与也(谭锡鸿,1963)。

谭锡鸿此文作于1962年,此时西方教会在中国所办之岭南大学,已被看作是帝国主义对中国文化之侵略,故其言辞之中不免对昔日外国同仁有申讨之意。不过,今日留下关于杜赓屏材料也确实稀少。

其后,岭南学校扩充为岭南大学,在文理学院下设生物系,1932年成立自然博物采集所,植物标本室为该所之一部。而自然博物采集所与生物系乃两个独立机构,采集所主任为贺辅民(W. E. Hoffmann),生物系主任为陈心陶,但两机构人员互为兼职。植物标本室一所,占地六千方英尺,1934年藏4.03万份完整标本,其中广东植物3.5万份。该室侧重广东及海南植物之采集,其中海南岛采集已十次矣。广东邻省(区)如福建、广西、湖南之植物亦注重之。1934年开始着手《海南植物志》《福建植物志》编撰。植物标本室主任莫古礼(F. A. McClure),研究人员有助理陈秀英女士。该室除植物标本外,尚有药类标本、木材标本、种子果实,本地各种纤维标本及人工器具。1938年植物标本室独立而成立植物馆,分设植物标本室及经济植物室两部分。此时已定名植物标本有10万份。经济植物室除收集经济植物标本外,尚有一经济植物园,种植各种国内外之有用植物,尤其是竹类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1939年春广州沦陷于日寇之前,岭南大学大部分美国教员及该校所藏标本、图书等文物疏散至香港;当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港大多美国教员已陆续回到美国,且将所属标本和图书也运往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标本未曾运回中国。

上述岭南大学植物标本室之早期简史已毕,其设立于1916年,名实相符。然而其历史不为学界所周知,导致有学人将1919年北京大学聘请钟观光开始大规模采集植物标本后所建立之标本室,断定为中国大陆最早之标本室,实属错误。

参考文献:

陈焕镛, 1956. 纪念植物学家梅尔博士 [J].  科学通报, 1956(12): 73.

高鲁甫, 简壮涛, 1918. 岭南农科大学史 [J]. 岭南大学农学季报, 1(1): 2-3.

郭琳爽, 1918. 植物标本制造法 [J]. 岭南大学农学季报, 1(1): 1-6.

谭锡鸿, 1963. 我所知道的岭南大学农学部 [M].  广州文史资料第13辑, 1964(3): 171-176.

(责任编辑 周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