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荷已露尖尖角

2022-04-30周亚明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荷科技人才广大青年

周亚明

张海涵、秦光照,兩个年轻的90后,一个用心培育新品种鸡,一个专心芯片研究,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青春书写科教兴国的璀璨人生,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远大志向和理想抱负。小荷已露尖尖角,年轻的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人注目,更让人满怀期待。

青年是最富生命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青年是创新的主体,科技的未来在青年。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时,只有31岁,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时是36岁,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时也只有44岁。她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科学研究,创造了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创造了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座永远的里程碑。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发挥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抢占科技高地,为国家赢得发展主动。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艰辛探索、接力奋斗。“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搞科研如同摸着石头过河,前辈们的工作只会给你指明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怎么过河,还得靠自己摸着石头多琢磨。”为了让芯片运行更稳定,秦光照日夜奋战在实验室,探求芯片奥秘;为了培育新品种,张海涵吃住在养鸡场,产学研齐头并进。他们紧盯世界科技前沿,把个人追求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以一流创新成果向世人证明,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决不会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张海涵、秦光照,他们学成归国,没有选择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来到地处中部的湖南长沙,看重的是湖南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2019年,28岁的秦光照从国外来到湖南大学后,学校拨给他专门的科研经费,让他自主选择科研方向,帮助他组建研发团队,还很快为他评聘了教授职称,让他安心教学科研。同年, 29岁的张海涵学成归国来到湖南农业大学,学校第一时间安排他参加印遇龙院士的团队,还让他牵头组织课题研究,与湘佳牧业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攻关黄羽鸡新品种培育。正是由于有了项目带动、院士带培等各种贴心的人才服务政策,年轻的张海涵、秦光照才能在科技攻关项目上挑大梁、当主角,很快在教学科研上崭露头角,成为专业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人才成长需要沃土。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心无旁骛专心科研教学。要把培植人才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人身上,特别关注“小荷才露尖尖角”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要善于在创新实践中发现青年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青年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青年人才,让青年人才的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广大青年人才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科技强省和创新型湖南建设实践,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让青春在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光彩。

猜你喜欢

小荷科技人才广大青年
十三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激发女性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我知道许多道理
小荷初露
小荷初绽
小荷初绽
延安时期党对科技人才的引进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