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范敬宜
2022-04-29王慧敏
范敬宜(1931年6月12日-2010年11月13日),江苏苏州人,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为范仲淹28世孙,博学多才,精于诗书画。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也重在读人,让我们跟随范老弟子的描述,品读范老如何为人为文、治学办报。
“新闻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要有人文情怀”
算来,认识范老师已20余年了。当年考硕士研究生时,本来想投考复旦大学新闻系。从招生简章上获悉,武汉大学樊凡教授和《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合招研究生,我大喜过望——那时候,《经济日报》正风生水起,在新闻界颇有些马首是瞻的味道。而当家人范敬宜,更是新闻学子们心中的偶像。
就这样,我拜在了范老师门下。
在武汉大学念完基础课,按照教学计划,我到《经济日报》社边实习,边做论文。第一次见面,我便当头挨了一棒。记得是在范老师那间简陋的办公室,西晒的阳光把他原本儒雅的形象勾勒得很有几分威严。他问我:“看过梁厚甫的哪些书?” 我一下子蒙了。那时,我只知道梁厚甫是个美籍华裔报人,对他的作品却从无涉猎。
见到景仰已久的导师,我本来就有几分紧张,这一下更慌了。接下来,他问的民国时期几个知名报人的作品情况,我也回答得磕磕绊绊。他皱起了眉头。
不过,他继续问的古典诗词的掌握情况,我回答得还算差强人意。他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我刚想喘一口气,谁知问题又来了:“会背清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吗?” 我背了几句便卡了壳……
他将剩余的部分一口气背完,然后严肃地说:“新闻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要有人文情怀。要想当个好记者,文化底蕴非常重要。一个人文笔的高低,赖于文化的深浅厚薄。”
自幼喜欢舞文弄墨,自以为学了不少东西,原来竟如此的浅薄!从他的房间出来,我汗湿脊背。这让我暗暗下起功夫来。
毕业论文,商定的题目是《新时期经济新闻研究》。他约我到他万寿路的家中去谈。这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西方传播学的理论整了一套一套的。听我谈了大约二十几分钟,他打断了我:“新闻是个实践学科,没必要搞那么多复杂的理论,更不要言必称西方。现在一谈做学问,就从西方书籍中去找理论根据。这种风气很不好。至于写作,咱们老祖宗有很多宝贵经验,为什么非要从西方去生搬硬套?”他建议我去访谈一线的跑口记者,由他们讲述新时期经济新闻的得与失、改进方向。
他给我开了一个四十多人的采访大名单,要求对每一个人的从业特点都要做精确的归纳。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半年多时间,一有空闲我就得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穿行。
及到行文时,他就抠得更严了。每一个章节几乎都被打回数次。连论文后面附的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版次,他都要一一核对。他说:“我不能误人子弟。你也不能丢我的人。”
看着其他同学都早早交了论文,而我还骑着车没日没夜地奔波,真有些后悔当初报考了他的研究生。好在,毕业论文高分通过。
“逢辱而不惊,遇屈而不乱”
范老师,是个受传统文化浸润很深的人。言谈举止中,无不带着那一代知识分子特有的儒雅与谦和。
范老师199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我1994年也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我俩年龄相差近40岁,又是师生关系,而翻阅他给我的信札,每一封信的开头都是慧敏仁弟,收尾总是常用 “此颂曼福”“即颂著祺”“即请撰安”等句。“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是他的真实写照。
和他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对谁,他都彬彬有礼。在楼道里碰见了门卫、清洁工,他都会停下来亲切打招呼。他喜欢亲自到食堂打饭,随意坐在任何一个员工对面和人家谈天说地。
报社吃中饭的人多,吃晚饭的人少。一天,范老师留在报社吃晚饭。那天,食堂只开了二楼,在一楼卖饭的窗口挂了个小小的牌子:“吃饭请上二楼。”范老师没看见那个牌子,问几个聚在一楼聊天的食堂职工:“请问在哪里打饭?”
连问几声没人搭理,他稍稍提高了声音。谁知,一个小年轻大吼一声:“看牌子!没长眼?”
范老师并没有生气。来到二楼,见我也在,便打了饭坐在我对面,悄悄对我说:“食堂的师傅真凶哟!”
听了原委,我很气愤:“要不要打电话告诉他们领导?”他摆摆手一笑,便埋头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还有一次,他参加完一个会议,散步走回报社时已是晚上10点多钟。恰巧没装证件,门卫便挡了驾。按照报社规定,没带证件必须内部人员接应方能进大院。他便站在门旁静静等候,当时正值隆冬。后来有人经过,告知门卫“这是总编辑老范”,门卫一脸歉意。范老师非但没有生气,还连声称赞门卫做得对。
不过,范老师对身边的人,要求却非常严格。记得刚到报社不久,我在夜班值班。一天为了改稿问题,另一名编辑和排版工人争吵起来。这件事本与我无关,却让我无端受了委屈:那位吵架的编辑也姓王。事过不久,在讨论我的入党转正时,有人提意见说我不尊重工人——他把两个“王”弄混了。吵架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范老师耳朵里,他严厉地告诉党委有关领导:“坚决延后王慧敏的转正。不改正错误,就不能让他入党。”
1997年,按规定我可以申报副高职称,根据当时的业绩,还是具备一定竞争力的。谁知评选的时候,我被拿了下来。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范总说了,今年申报的人很多,让把你往后压压。”
说实在的,这两件事,曾让我别扭了很久。
吵架那件事,最终还是弄清楚了。一次,我到他办公室送大样。他把眼镜拉到鼻梁下端,仔细打量了我一番:“入党转正这件事,你们主任班明丽同志后来告诉我了,是党委搞错了。”他顺手拿过便签写了一句话递给我:“苟逢辱而不惊,遇屈而不乱,几可任事矣!” 这算是对我的“平反”吧。多年来,我一直把这便签当书签来用。
2002年秋,报社派我到新疆记者站驻站。临出发前,他打来电话,让我多拿几个采访本去他家一趟。我以为是他手头没有笔记本用了,便买了十几本带过去。
到他家后,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两个采访本递给我:“我手里只有这两本。你看看第一页。”翻开一看,两本上都写着这样几个大字:“见官低半级。”
他解释:“这句话,是我刚参加工作时一位前辈送给我的。我当时很不以为然。心想,记者是‘无冕之王,见谁都不应该低半级。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人生风浪,我终于悟透了这句话。‘见官低半级 不是说要你在当官的人面前丧失人格、卑躬屈膝,而是说,无论采访谁,都要把人家放在比你高半级的位置去对待、去尊重人家。这样,你才能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才能抓到‘活鱼。你现在到新疆当站长,是代表《人民日报》在当地行使职权,只有尊重当地干部,尊重那里的每一个人,才能打开工作局面。”
摄影/ 王文澜
他在我带去的每一个采访本的第一页上,都端端正正写了“见官低半级”这句话,说:“写在采访本上,对你时时都是个提醒。”
2004年之后,我先后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党的十七大代表等荣誉。2005年底我回京开会,他把我叫到家里,送给我一条幅,上书 “求阙”,并附嘱言:“阙者,缺也。世间事,皆祸福相倚、顺逆相随、圆缺相生。唯时察己‘缺,方能 ‘圆矣!”他向我解释:“人生追求,宁求缺,不求全;宁取不足,不取有余。”他又打比方:“有人有了单元房,就想要复式楼;有了复式楼,又想要小别墅……求之不得,就会想各种非法手段去巧取豪夺,最后陷入不能自拔的深渊……”他进一步提点,今后报社再给你荣誉,要学会主动退让。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不要追求一时的万紫千红,慧不如痴,速不如钝,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辛勤耕耘下去,才能成就格局。
前些时,整理旧物,共找到了范老师写给我的数十幅字。大多是对我的提点,每一条都点中了我的“命门”。我感慨万端:这些年,他好像一直隐身在我的身后,跟着我,盯着我,随时矫正着我的人生航迹。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晚年的他,屡遭不幸:先是中风,后来眼睛出现白内障。动手术时,又出了事故,视网膜穿了个洞,一只眼睛几近失明。
我闻讯后,责怪医院不负责任。他依然是那样的宽厚:“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再说,已经成这样了,追究有什么用。”
早年腿伤后,他行走本来就不灵便,中风之后,行走就更加困难。他住在四楼,楼里没有电梯。一次,他告诉我,很想下楼走走,可是有一次下去后,上到二楼怎么也走不动了,只好坐在台阶上休息。幸好一个邻居下班回来看到了,把他扶进了家。
在他去世前的两年,又查出患胆结石。他告诉我:“疼起来简直要命!在床上打滚,满头黄豆大的汗珠,把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他让我给他寄点西湖藕粉,说其他东西吃不下去。这是他唯一一次托我办事。
2001年3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祝贺名誉会长穆青80寿辰,会长范敬宜(右二)向穆青(右一)献诗一首
生前,他一定留有许许多多遗憾。我还在上研究生时,他就嘱咐我有空多帮他收集资料。他说,别人都说新闻无学,其实新闻里面大有学问。他要结合毕生的新闻实践,进行系统总结,从理论到实践计划出十几本书。
后来,他一直沉浸在办报中,迟迟没能动笔。从《人民日报》退休的前两年,我又一次催促他,并把收集到的他的各个时期的作品交给了他。他歉意地看着我:“你看,一桌子的大样,哪有时间啊,等退休后再写吧。”退休之后,他到了全国人大。我再催促他,他说领导让整理的调研报告一大摞、一大摞,等从人大退了再说吧。从人大退下来后,他又受邀到清华大学创办新闻系。说起清华办学,他抑制不住地兴奋:“教书育人意义太重大了。新闻系太需要懂国情、又有新闻实践的老师了。现在新媒体兴起,许多大学生对主流党报存有偏见,经过我的引导后,很多人纷纷要求到党报工作……”
醉心于育人,他毕生的积淀,始终未能变成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大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新闻界的一大损失!
2009年夏天,报社在北戴河培训基地开年会,正好他也到那里休养。我去看他,他提议到阳台上散散步。那天有风,眼前的北戴河白浪滔天。他伏在栏杆上深深吸了一口烟说:“人这一辈子怎么这么快呀!就像睡了一觉,梦还没做完,天就亮了。唉,很多事没有来得及做就没有时间了……”他偏过头问我:“你今年四十几了吧?抓紧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吧。对了,你的下乡手记一定要结集出版。我在给学生讲言论时,经常拿它做例子。可惜我已没能力给你作序了,现在是提笔忘字啊……”
那次,他跟我约定,等他身体好点了,让我陪他游一趟富春江,他想去看看严子陵钓台。他说他的先祖范仲淹主政睦州(今浙江桐庐)时曾主持修建了严子陵祠,并写了《严先生祠堂记》。其中“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两句,流传千古。
这个机会一直没能等到。2010年11月的一天,报社的陈大夫给我打电话:“老范估计很难撑过去了,抓紧回来看看他吧。”
没过几天,他驾鹤西去……
他走了,带走了他的儒雅和谦和,带走了他的新闻追求和遗憾,带着那个年代学人特有的范儿,走了,永远地走了……
(本文原载于2014年2月21日《光明日报》,原题为《教诲将伴笔耕老——我与老师范敬宜的点滴往事》,有删节。作者2021年调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编辑/山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