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青山埋忠骨

2022-04-29张东亮

军嫂 2022年4期
关键词:长汀县养母遗骸

张东亮

钟宜龙在宣讲革命传统

钟宜龙,汉族,福建长汀人,1929年5月出生,1956年6月入党,长汀县南山镇党委退休干部,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关工委名誉主任,获评龙岩市第二届十佳最美老干部、感动福建十大人物等,2017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这是钟宜龙家门上贴着的一副对联。为了教育后人传承红色基因,93岁的钟宜龙老人每天不厌其烦地给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讲述着革命故事。

“我的人生两个字:一个是‘红,一个是‘心。”钟宜龙所说的“红”指革命者的赤诚,“心”指革命者的初心。他说,要当好红色传人,就要既传承初心信仰,又要传承赤胆忠诚。

一生难忘,惨烈的松毛岭保卫战

1929年5月,钟宜龙出生在福建长汀,他3个月大时,参加革命的父亲华丕显、母亲钟五连就被国民党反动民团残忍杀害。不久,他被参加革命的同村人送到了长汀县松毛岭脚下的养父母家。钟宜龙的养母,是当地妇女游击队队长涂从孜,一直将他视如己出。

长汀县曾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革命圣地江西瑞金的东大门。1934年8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国民党集中6个师和一个炮兵团的兵力向中央苏区推进,松毛岭成了中央苏区东线最后的屏障。

9月24日上午,松毛岭上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松毛岭保卫战打响。敌机、大炮轮番向红军阵地轰炸,碗口粗的松树被拦腰炸断,地上的松针、茅草燃起片片火焰,防空洞顶上一米多厚的掩土也被掀翻……双方血战七天七夜,为争夺一个山头,时常展开白刃战。

敌强我弱,弹尽粮绝,最终红军被迫撤离阵地,松毛岭全线失守。此役成为红军长征前在闽最后一战,为中央红军主力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一万多名红军将士和长汀地方武装战士永远长眠于山岭间,《长汀县志》记载:“死亡枕藉,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

钟宜龙所在的长窠头村,驻扎着红军医疗队。5岁的他只见一批又一批的伤员,被养母带领的游击队员以及乡亲们抬下山来救治。“当我看到母亲和几个大人,抬回一个个血肉模糊的伤员,有些人没有手,有些人没有脚,吓得我连哭都不会。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住满伤员,许多重伤员来不及抢救,就牺牲在担架上……活下来的战士要参加长征,牺牲的战士只能被草草掩埋在荒山野岭。”那一幕幕悲壮的情景和养母与战友们英勇顽强的革命形象,令钟宜龙刻骨铭心。

1934年9月30日下午,在距离松毛岭不远的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万人誓师会举行,红九军团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钟宜龙的养父钟大廷也随队出发,再也没能回家。钟大廷1933年4月参加红军,被编入红五军团一营二连,并奔赴江西会昌罗田参加战斗,不幸在作战中牺牲。1983年10月15日,钟大廷被长汀县人民政府评定为烈士。

2019年6月,慕名而来的游客列队行进在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红军街,感受红色文化。摄影 / 魏培全

大部队转移后,养母涂从孜带领游击队员和乡亲们,夜以继日地上山搜救受伤的红军战士。

“我们村既是‘红军村,又是‘寡妇村,因为参加战斗的男人绝大多数都牺牲了。”钟宜龙说,“仅仅我养父的家族,为革命牺牲的人数就达到了40人。”

红军长征后十多年,涂从孜带着钟宜龙颠沛流离,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她想方设法收集报纸、书籍,督促钟宜龙认字、写字。“会写字,你将来才能写‘入党申请书。”养母的话至今萦绕在他的耳边。

不辞辛苦,建无名烈士纪念碑

1950年冬天,时任长汀县中复乡治安和武装委员会主任的钟宜龙,带领1000多名民兵,配合解放军去松毛岭一带开展剿匪工作。松毛岭南北绵延40多公里,东西宽十几公里,山峰险峻,森林茂密,数以万计的土匪藏身各处。为了逼土匪现身,战士们在山上放了一把火。大火把匪徒们逼出来缴械投降,但眼前的景象令钟宜龙热泪盈眶,茂密的野草化为灰烬,露出漫山遍野的尸骨。原来,这些遗骸,都是当年在松毛岭战役中英勇献身的无名烈士。还有弹壳、弹片等散落在群山之间。

“一定要让这些烈士入土为安!”那一刻,这个念头如钉子一样深深地扎进了钟宜龙心里。钟宜龙慢慢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一具具遗骸归拢,其他民兵也纷纷蹲下来帮忙。

在其后的3年多时间里,钟宜龙经常钻进深山密林中,寻找红军烈士的遗骸,一些党员干部和村民,也纷纷加入收殓队伍。

钟宜龙的妻子涂成秀比他大4岁,没读过书,但同样来自革命家庭的她,认为丈夫在干一件正确的事情。平常她在家照顾老小,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着丈夫去深山密林。后来,当钟宜龙提出想为这些烈士建一座纪念碑时,涂成秀立即拿出存折。

2019年6月,钟宜龙(中)讲烈士故事。摄影/魏培全

买水泥、搬砖头,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烈士家属也纷纷参与。1953年8月1日,在松毛岭半山腰建成了一座两米多高的红军无名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附近,掩埋着搜寻到的3000多具烈士遗骸。望着眼前的纪念碑,钟宜龙的心情却依然沉重。

本想着让烈士入土为安就够了,但看着纪念碑上——“红军”二字代替了3000多位烈士的姓名,钟宜龙心里不是滋味,他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这些为了革命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身故后竟连名字都无人知晓,那怎么能行?”钟宜龙决定为无名烈士“找名字”。

当年有的烈士一家人全部牺牲,有的没有登记入档……查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确认烈士身份,钟宜龙拿着登记表到处走访,认真记录革命烈士名单以及他们的点滴故事。在一次次寻访中,钟宜龙的内心一次次被打动。每找到一个名字,他都会到纪念碑前说说话,告慰英烈。

烈士钟宜康的事迹,就是从一名投诚人员——“大地瓜”那里了解到的。1931年12月,钟宜康奉苏区政府之命,送信到中共长汀县委办公所在地,当他带着县委的指示信返回,走到南山镇南田迳村七七亭时遇敌。为保守党的秘密,钟宜康迅速将密信放进口中嚼烂并吞进了肚子。敌人逼问他吃的什么,他回答“红心果”!钟宜康不幸牺牲,却也用生命唤醒了“大地瓜”,让他弃暗投明。

1993年,长窠头村兴建水泥厂,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发现了不少被掩埋的烈士遗骸。当时,钟宜龙在外地,儿子钟绍锦将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了他。

“我可以肯定,这些烈士是当时经救治无效而牺牲的战士!”钟宜龙嘱咐儿子,一定要妥善安置好烈士的遗骸。

钟绍锦曾跟随父亲上山搜寻烈士遗骸,这么多年来,父亲的一举一动深深影响了他,他理解并支持父亲,也受父亲的影响早早入党。钟绍锦和另一名烈士遗属将这些烈士遗骸小心收集起来,等钟宜龙回家时,他们一起将英烈集中安葬到无名烈士墓。

此后,他们又陆续找到200多具烈士遗骸。纪念碑下,3200多名红军战士在这里集结。

钟宜龙的两位母亲也安葬在这里。逢年过节,钟宜龙都会带着后人们来祭扫。养母涂从孜,在当地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松毛岭阻击战打响前,她积极响应党和苏区政府“一切为着前线胜利”的号召,发动妇女到连城、宁化筹集军粮。她们肩挑百斤重,日走百里路,完成筹粮任务5万多担;还发动当地妇女赶制布草鞋5000多双、稻草鞋1万多双;主动请红军医疗队培训30多名妇女,可以做护理工作……战斗打响后,涂从孜带领妇女队员一边向前线阵地送饭、送茶、送弹药,一边一趟又一趟地将血肉模糊的伤员们运送回家。

涂从孜在世时,对钟宜龙寻找烈士遗骸和建纪念碑的事情非常支持,力所能及地帮着做些事情,总说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钟宜龙是个孝子,对养母非常尊敬,生活上更是对她精心照料,直到老人安详去世。

铭记历史,办起家庭红色展馆

退休后,钟宜龙回到农村。有空就去附近村落走访,继续为在松毛岭战役中牺牲的战士“寻名”。

2014年过完85岁生日后,钟宜龙身体大不如前,家人不再让他一个人去松毛岭,他却闲不住,决定办一个家庭红色展馆。钟宜龙平日生活简朴,经常吃馒头蘸酱,多年不曾添置一件新衣。对他的计划,家人都举力支持,积极出钱出力。

2016年,钟宜龙拿出毕生积蓄近30万元,并腾出居住多年的祖屋,筹建家庭红色展馆。

展馆展出了他几十年间搜集、积累的当年红军活动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和实物,其中有红军长征前在南山驻扎时留下的标语、长窠头村革命烈士的调查表等珍贵实物。屋外的墙上,有鲜红的党旗;大门上贴有“红色家庭展”字样,还有钟宜龙自己写的对联:“若要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

有人说钟宜龙傻,为了这事付出毕生的精力和积蓄,值得吗?老人却说得很实在:“父亲和那么多亲人牺牲在外地,找不着遗骨,也许外地的人也在帮忙看着,我帮忙看着的都是我的亲人。”

“他是个好人,经常自掏腰包帮困助残,他还带领子女热心助学146人次……”红军后代钟鸣说起钟宜龙的善举十分敬佩,钟鸣还曾帮助钟宜龙整理过展览用的文字材料。

钟宜龙自编了一份册子,登记着烈士名字和被敌杀害的烈士家属名字,目前共计800余人,他说这也是给烈士后代的纪念。

如今已经93岁的钟宜龙,平时仍在家里忙碌着免费接待来访者,涂成秀则不厌其烦地为他和客人端茶倒水。他讲述红色故事时,她就像小学生一样,坐在一旁认真地听。听了成百上千遍的老故事,涂成秀从不觉得厌烦。“我没什么文化,不懂什么道理,只知道我老伴儿说的、做的,全都是对的!”至今钟宜龙的家庭红色展馆已免费接待了上百万人次,有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有来自部队的官兵,更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有不少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前去做志愿者。

钟宜龙每年清明节为烈士扫墓,这一做就是70多年。在他的感召下,村里的年轻人也随同他一起祭扫,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2022年清明节,村里的年轻人随同钟宜龙,一起祭扫无名烈士墓。钟宜龙说,在剩余的生命里,他将把发扬传承红色精神,当作自己唯一的使命!

(作者妻子为退役军人)

精神火炬

万里江河总有源。那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时代过去了,但沐浴在和平阳光下的我们不能忘记英烈,当年无数烈士用鲜血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将按照爷爷钟宜龙的谆谆教诲,守护历史、守住心灵,不忘初心、努力奋斗,把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福建省长汀县教育局综治安全管理股负责人、钟大廷曾孙 钟光华

编辑/朱德华

猜你喜欢

长汀县养母遗骸
夏收“丰景”
养母和养女的官司
长汀县优质烟叶种植气候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长汀县鸟类资源多样性与区系分析
长汀 龙岩市老促会深入长汀县调研革命基点村精准扶贫
36具志愿军遗骸在韩入殓 31日归国
脊背上的希望
韩将归还68具志愿军遗骸
感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