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
2022-04-29黄诗云
黄诗云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隆基的《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人们有很多说法:或者是纪念孝女曹娥,又或者是古越族人的一种祭祀活动等。其中最著名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援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公子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在此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人们悲痛不已,怕鱼虾撕咬屈原的尸体,就纷纷往江中投饭团,后逐渐演变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五月五,庆端午”,记得小时候我常念叨着,盼望着,等待着五月初五的到来。一到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定会坐在小凳上,她的身旁放满了包粽子的材料,而我也会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包粽子的材料有芦苇叶、麻绳、糯米、咸蛋黄、腌过的猪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芦苇叶了,要在端午前几天买好,并经过反复的清洗和晾晒。只见妈妈将几片芦苇叶铺好,然后往上舀了一勺糯米,在糯米上夹了颗咸蛋黄,又加了块猪肉,再盖上一层糯米,最后妈妈熟练地用芦苇叶将里面刚放进去的食材包好,拿起麻绳把它绑起来,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把一筐的粽子包好后,妈妈把他们全倒进已经烧好水的大锅中,并盖上锅盖,我知道粽子这段时间一定是在“煎熬”中度过。
在文澜江畔,人们早早地围在岸边,锣鼓震天响,水面一个个整齐的龙舟队伍蓄势待发,随着一声枪响,船上的小伙子们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奋力争先,口号声和岸上人们的呐喊声响成一片,好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
傍晚,我打开锅盖,一股芦苇叶的清香扑鼻而来,解开麻绳,轻轻剥开青绿色的粽叶,一丝丝粽香飘入我的鼻中,乳白色的糯米已经被芦苇叶染成了翠绿色,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粽香味,使人陶醉,这应该就是端午的味道吧!
其实,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之外,还有挂艾草、洗龙水等习俗,但有些习俗在流逝的时间长河中逐渐被人们遗忘,所以,在庆祝节日的同时,我们也要牢记古时先贤,传承中华文化。
指导老师:孙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