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无锡产业科创高地建设的思考
2022-04-29赵建平
赵建平
摘 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本文对无锡产业科创高地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其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无锡产业科创高地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关键词无锡;产业科创高地;创新主体
近年来,无锡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全力打造具有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
一、 无锡产业科创高地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创新指标“进”的步伐持续加快
“十三五”期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62.2%升至66.7%、预计2021年达到67.2%,自2013年以来连续位居全省设区市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78%升至3.15%、预计2021年达到3.5%左右;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3项、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根据《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显示,无锡位居第12位、地级市第2位。
(二)创新主体“增”的势头持续强劲
紧扣企业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成长规律及不同需求,无锡率先建立创新型企业分层分类梯次培育机制,着力打造大中小企业梯次并进的创新矩阵。截至目前,“三类”企业入库企业分别达到2981家、1676家、144家,预计2021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00家、约为2015年末的3.3倍。
(三)创新载体“建”的力度持续加大
主动顺应新发展、新趋势,无锡启动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头号工程”。在太湖湾科创带引领下,梁溪科技城、霞客湾科学城、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洗砚湖生态科技城等相继启动规划建设,全市呈现“一带多城”创新发展格局。布局建设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及“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重大成果相继落地。
(四)创新资源“聚”的效应持续凸显
坚持引进外地院所科研成果与用好本地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相结合,先后布局建设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51家,与公安部交科所、中国船舶702所等驻锡科研院所签订“一所一策”合作协议,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实施“太湖人才计划”,累计培育市级人才创业企业超2000家,12家人才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总市值超8000亿元,自2019年起无锡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
(五)创新生态“优”的氛围持续巩固
“十三五”以来,无锡制定出台“创新10条”等政策文件,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聚焦缓解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按照“扩面、提速、增效”的要求,对市级承担风险比例、企业入库流程、贷款审批流程等优化调整,累计发放风险补偿贷款超300亿元;同时,制定《无锡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组建15亿元的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新”。加快科技创新立法进程,《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成为全省首部科技创新立法。
二、无锡建设产业科创高地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把无锡打造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国际竞争走势看,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世界经济结构、改变国际竞争格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和区域竞争的主要战场。面向未来,谁能在创新中取胜、抢得先机,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这就要求无锡必须主动适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变化,科学谋划产业科创高地建设的战略路径,努力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抢占主动、赢得先机,为保障国家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从区域发展视角看,科技创新已成为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也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显性动力和关键因素。当前,诸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青岛以及省内的南京、苏州等城市均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密码”,并凭借各自优势在创新链条上高速迈进。这也要求无锡必须持续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引领高质量发展,否则将陷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窘境。
从自身发展现状看,作为国家创新版图的有机组成部分,无锡经济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整,特别是经过多年“产业强市”的蓄能积淀,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但也要看到,无锡科技创新基础仍较为薄弱,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仍不高,多数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部分领域“卡脖子”现象还比较突出;同时,作为经济大市、资源小市,无锡土地开发强度全省最高、接近生态红线,加之地处太湖保护区和长江沿线,南北区域均面临着生态保护红线管制,依靠要素驱动和资源消耗支撑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这更要求无锡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核心战略,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无锡现代化建设走在最前列提供强劲支撑。虽然近年无锡产业科创高地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对照先进地区发展情况以及自身发展需求来看,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挑战:
(一)创新主体数量规模还不够壮大
创新型企业、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是创新活动生产、扩散和利用的主要实施者,是技术和知识的源头,在产业科创高地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创新主体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创新型企业数量少、源头不足,近年无锡高新技术企业虽逐步迈入量质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但与南京、苏州差距仍在逐年拉大,并面临着源头偏少的严峻形势,2021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虽已达7144家,但仍约为苏州(17941家)的39.8%、南京(16809家)的42.5%。高校资源相对匮乏、院所成果利用率低,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数据,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45所,其中本科院校56所,而无锡只有3所、仅占全省普通本科院校的5.36%,高校资源相对不足,导致原创性重大成果不多;同时,全市科研院所资源虽较为丰富,拥有中国船舶702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八所等部省属科研院所近20家,但存在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有待加大,相较于北上广深宁杭等城市,无锡城市发展能级仍不够高,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每年仅3万余人,与南京、武汉等地相差较大。
(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还不够有力
创新平台载体是集聚创新要素、开展创新活动的硬件基础和重要依托。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创新引领区辐射带动作用还需提升,太湖湾科创带虽已成功破题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还不够多,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力度还不够大、争先进位意识还不够强,对全市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战略科技力量布局还需强化,与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仍偏少,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尚未实现重大突破;科创载体建设还需提速,近年年均新增面积仅约为30万平方米,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仅占江苏省总数的6%,多数科技创业载体由政府主导建设,企业化运作不足,缺乏专业化运营团队,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增值服务能力偏弱。
(三)创新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
健全的创新保障机制是开展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活力的软件环境,也是产业科创高地建设的重点所在。在创新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金融支撑不够有力,投资基金规模偏小,头部创投企业落户偏少,“投早”“投小”“投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科技服务业不够发达,全市科技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从业人员偏少、功能作用偏弱,规模以上科技服务机构仅480家,占全省比重为7.8%,且同质竞争严重,难以形成“簇群效应”。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还存在思想偏差,“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设计尚不完善,创新文化还不够深入人心。
三、加快推进无锡产业科创高地建设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无锡需紧扣“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创高地”的战略定位,系统谋划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全面塑造新一轮发展新优势,为勇做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走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前列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
(一)加快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始终把各类创新主体培育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创新发展坚固根基。一是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深入实施新一轮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以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以“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梯次成长为路径,量质并举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达到15000家,同时培育造就一批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国际一流、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着力释放高校院所创新潜能。发挥高校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支持江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支持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建设发展,高水平办好无锡学院,持续增强驻锡高校创新源头供给能力。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加快补齐高端创新资源短板。深化实施“一所一策”,推动身边“富矿”资源与无锡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加速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遵循“简便、有效、精准”的原则,完善人才发展全周期的政策设计,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突出“高精尖缺”引才导向,加快集聚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擦亮“无比爱才、锡望您来”特色品牌。力争到2025年,新认定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企业1000家以上。
(二)加快优化创新发展空间
坚持以提升城市创新功能为导向,以“带—城—园”联动发展为重点,加快塑造“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未来城市新形态。一是高标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对标国家级新区和新发展理念实践示范区建设目标,突出“科创”定位,推动人才、技术、创新平台等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在科创带内汇聚融合,加快打造全市科技创新的“中枢”和“内核”,构筑长三角乃至全国“高精尖”产业集聚区和原创技术创新策源地。二是加快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焦构建“一城三核多特”创新发展格局,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鼓励无锡高新区、江阴高新区、宜兴环科园等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完善“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模式,加快培育带动性强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矩阵。三是着力构筑全域创新格局。协同推进梁溪科学城、霞客湾科学城等科技新城建设,打造功能复合型创新城区;同时,结合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升级改造,打造一批社区化、低成本、与城市充分融合的未来实验室、创业苗圃、专业化众创空间与孵化器等新型创业空间。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增科技孵化面积500万平方米。
(三)加快布局战略科技力量
抢抓国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机遇,发挥无锡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统筹推进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在重大创新平台创建上“求突破”。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加快太湖实验室条件能力建设,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着力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和对上争取力度,积极在高性能计算、高端芯片、太阳能光伏等领域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努力实现“国”字号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在功能研发平台布局上“扩数量”。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抓手,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的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同时借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德国弗朗霍夫等经验,筹建无锡产业技术研究院,引领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稳步发展。到2025年,努力实现新增新型研发机构50家以上。三是在创新平台支撑赋能上“提能级”。持续加快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无锡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产业创新支撑能力。发挥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作用,用好用活科技创新券,提高大型科研仪器、实验设施等各类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加快构建协同创新格局
秉持开放视野,链接高端资源,全力构建开放创新“强磁场”。一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按照市级统筹、板块主导的原则,加快同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积极吸引其在无锡设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机构等各类创新平台。跟踪做好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的对接合作,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二是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紧扣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找准发力点,瞄准关键处,重点以太湖湾科创带为抓手,积极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强协作,不断提升长三角协同创新能力。深化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区域创新高地的科技合作,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持续拓展与创新大国和关键小国的产业研发合作,深入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深化国际一流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关系,推进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便利化,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五)加快打造一流创新环境
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健全保障机制,厚植发展土壤,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一是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加快构建“1+1+N”(含“1”个意见,“1”个措施,“N”个三年行动计划)创新政策体系。二是做优做强科技金融支撑。全面推进“金融资本+科技创新”,完善适应创新链需求、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设立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形成“投早、投小、投新”的科技金融发展生态。加快建设“尚贤湖基金PARK”等股权投资集聚区,打造科技金融服务高地。三是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认真落实《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以法治方式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健全“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制度设计,为各类创新主体和政府部门、国有企业负责人等敢闯敢干、勇于探索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系无锡市科技局局长)
【责任编辑: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