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2022-04-29王静昕
摘 要:作业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分别设计基础作业、分层作业和弹性作业,合理调控作业结构,优化英语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和“增效”。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分层作业;弹性作业
作业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基于“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英语作业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计,分为基础作业、分层作业和弹性作业,并以此为例,探索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策略。
一、强调思维含量,优化基础作业
基础作业是针对单元应知应会的语言知识目标而设计的作业,包括单元核心词汇、语法知识和交际用语等。这部分作业是全体学生都需完成的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各类考查都要涉及的重要内容。虽然基础性作业偏重训练学生的读、写和记背能力,但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着力“四会”词句,避免词句的机械背诵、抄写和默写,而应更多强调基础作业的思维含量。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下同)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两道核心词汇考查题目为例:
例1 按要求写单词
1. take(第三人称单数)________
2. story(复数)________
3. two(序数词)________
4. write(动名词)________
5. lets(完整性形式) ________
例2 连线并抄写
Australia fruit ________
pizza clothes ________
cook food ________
jeans job ________
pineapple country ________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明显看出,例1偏重机械操练的记忆输出,思维含量很低。而例2需要学生观察、比较左右两栏单词,分析、推断单词间的关联,有利于学生运用多种思维能力解决问题。
再以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两道语法和交际用语考查题目为例:
例3 选择合适的答句
( )1. Do they have any toys? A. Yes, it does. B. No, I dont. C. Yes, they do.
( )2. How many pens does Mike have ? A. Its four yuan. B. Yes, he does. C. He has four.
例4 选择合适的答句
( )1. Do rabbits have wings? A. No, it doesnt. B. No, they dont. C. Yes, they do.
( )2. How many feet does a duck have ? A. It has two. B. It has no feet. C. It has four.
例3旨在考查学生用正确的语法形式回答问题,但是这两题只关注语法搭配,属于纯粹语法考查题,思维含量较低。而例4既考查了语法运用,也更有实际意义,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判断。
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在设计基础性作业时,要尽量设计思维含量较高的题目,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基础训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質。
二、关注个体差异,组织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而设计的作业,能够兼顾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分层作业:所有学生都能完成的基础题;大部分学生“跳一跳”能达到的提升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完成的挑战题。
以三年级上册Project 2的阅读分层作业为例:
例3 根据图片给对话排序
( ) Yes, please.
( ) Look at the eggs.
( 2 ) Great!
( ) What colour? Green or blue?
( ) Would you like an egg?
( ) Green, please.
例4 根据图片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 ) 1. Its Christmas Day.
( ) 2. Mikes friends are at his home.
( ) 3. There are 6 people(人)in Mikes family.
( ) 4. They are very happy to get the presents(礼物).
例5 阅读短文,选择正确答案
John and Ann are brother and sister. Today they go to a toy shop (商店) with Mum. They see many(许多) toys here. John would like a red toy car and a white robot. Ann would like a lovely toy bear and a nice doll. But (但是) Mum says, “You can only (仅仅) choose (挑选) one toy each. ” So John chooses a robot, and Ann chooses a toy bear. They play with the new toys together happily.
( ) 1. Ann is Johns ________. A. brother B. sister C. mum
( ) 2. John would like________. A. a toy bear and a robot B. a toy bear and a doll C. a robot and a toy car
( ) 3.画线部分的中文意思是:A. 每人选一个玩具 B. 两人选一个玩具C.选择任何玩具
( ) 4. Ann gets (得到) ________. A. a lovely doll B. a nice robot C. a toy bear
( ) 5. John and Ann go to the toy shop with ________. A. father B. mother C. friend
Project单元属于综合复习单元,而阅读项目需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完成难度偏大。小学生因为年龄偏小,需要借助图片等理解语言简单的短小故事。例3中的图片是教材中Cartoon time的原图,教师改编文本,设计成排序题。它要求学生根据熟悉的图片内容完成排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例4中的图片来自跟教材配套的《补充习题》,教师设计为读图判断题。它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提取信息,并读懂句子进行合理判断,难度偏大,属于提升题。例5中的短文选自课外阅读材料,生词多且有语法难度。学生需要借助中文注释理解语言,并做出合理判断,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属于挑战题。
“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分层作业要以“减量”为前提,所以教师设计的作业应以精准分析学情为基础,在学生“乐于完成”和“能够完成”之间找出平衡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这种“选择权”就是分层的意义所在。
三、促进能力发展,设计弹性作业
弹性作业是不强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这类作业是根据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完成方式和内容的项目式作业,要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分享等自主探究手段来完成巩固、学习与交际任务。以项目式作业成果类型为分类依据,可将弹性作业分为制作类、调查类及表演类作业。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笔者统计了三至六年级教材中所有制作类及调查类项目(见表1):
制作类项目和调查类项目能够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将思维与实践相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又能在完成过程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了解,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另外,调查类项目也适合作为前置性作业。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查看老照片、老物件等,了解父母多年之前的生活方式;在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之前,通过书籍和网络查找有关节日的背景资料;在学习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之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有关农历的知识等。教师设计调查类前置性作业时,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鼓励高年级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采取多种手段来完成。
表演类项目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译林版三至六年级教材中共有英文歌曲30首,英文韵律小诗15首,非常适合学生表演。每个单元的故事板块和卡通板块大都可以用来改编和表演。另外,从五年级开始,每册第一单元设置了童话故事,非常适合改编成戏剧,让学生进行完整生动的表演。
当然,所有这些项目式作业都需要学生在完成其他作业后,利用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全部完成或者挑选其中的一些项目是可行的;对于另外一些完成作业比较困难的学生而言,弹性作业给他们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即便仅是偶尔的参与,他们也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在当观众观看其他同学表演时,他们会逐渐获得激励,产生进步的动力。
教师应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合理调控作业结构,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实现“减负”和“增效”。同时,作业设计应尽量依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兴趣,充分考虑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和提升符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静. 例谈“项目式”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J].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1(01、02).
(王静昕,江苏省南京市栖霞中心小学,邮编:2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