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去哪了?
2022-04-29刘悦帆王如婷
刘悦帆 王如婷
曾经校园有很多的地方,一遇到暴雨就会出现严重的积水,同学们时常调侃在学校里可以“看海”,但经过“海绵城市建设”后,红色预警的暴雨时也是未见任何的积水。海绵城市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亲自关心和部署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新一代城市建设理念的具体实践。为此,我们在卢生宇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围绕“校园积水去哪了”开展了实地考察研究活动。
前期准备
1.梳理研学思路
我们分析讨论,积水“消失”无非就是三条路径:向上蒸发、向下渗透、水平排出。向上蒸发主要和温度、湿度相关,而在降雨相同的条件,这一个假设条件被大家一致排除。但剩下两个假设条件,一部分同学认为下渗了,另外一部分同学认为是水平排出。同时,认为水平排出的同学,又有分歧,一部分认为排到校园里的低洼草地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排出到校园外面。因没有足够证据和数据支撑说服不同意见的同学,难以达成一致。为此,老师建议我们根据各自的观点可以分成三个组,并建立假设,通过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证据和数据,验证自己小组的假设。
2.制定研学方案
三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梳理清楚研学思路。在卢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了研学的方案:
第一小组提出的假设是:积水向下渗透。同学们思考,如果下渗,那水就得渗得快,那么就肯定不能是城市的硬化路面,因为不利于下渗。为此,设计了测量渗水速度的实验。同学们到铺设海绵混凝土的地面,做渗水试验,倒相同体积的水(一瓶555ml的矿泉水),测量全部水下渗完需要的时间。第二步,测量校园拥有的有利于下渗的海绵地面的面积,为此设计了利用脚步粗略测量校园铺设海绵地面的面积。
第二小组提出的假设是:积水排到草地低洼处。因为同学们看到海绵城市建设前,并没有那么多低洼的草地。为此,设计测量校园里新增了多少低洼地,了解这些低洼地能够消纳多少积水。
第三小组提出的假设是:积水向校园外排走。为此他们查找排水管,统计排水管的数量。
考察活动现场
1.第一组开展渗水速度实验,测量海绵地面的面积
2.第二组计算地表低洼积水体积
3.第三组开展排水管查找和统计
期间,第三小组的同学遇到困难——排水管大多埋在地下,很难观测和测量。该小组的同学突发奇想:既然我们看不到排水管,那就找看得到的人,于是就有了采访海绵城市相关负责人的研学思路。最终,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采访到了海绵城市建设负责人。
4.考察现场,同学们产生疑问,并向卢生宇老师提出,获得卢老师现场的解答
总结汇报
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在卢生宇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同学们到教室里开展汇报交流。第二小组表示,他们在测量中否定了自己的结论,得出校园低洼处消纳积水不成立。第一小组在汇报交流中认为他们的假设成立,但第三小组的同学提出质疑。于是,第一小组的同学查询资料,获取了珠海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信息,资料显示,在整个夏季地下水埋深是0.6米左右,不可能容纳那么多地表的积水,最后在卢生宇教师的引导下,综合计算地下空间的蓄水量,得出一致意见:水的下渗速度是够快,但地下的蓄水空间有限。第三小组公布了小组采访海绵城市负责人的结论,让整个研学活动获得完美的解释,解开了积水去哪里的秘密。同时,卢生宇老师也解答了我们的一些疑问。此次研学,让我们深度地体会到海绵城市建设给校园、城市带来的巨大改变。
(指导教师:卢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