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研究
2022-04-29潘艺心
潘艺心
摘 要 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是重构无锡城河关系、优化城市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必然要求。新运河的开通不仅改变了大运河航道,重塑了无锡的城市空间格局,也为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甚至催生了运河湾与火车站南广场的城市更新需求。无锡应活用城市更新手法,挖掘工商文化、码头文化等运河文化,以“新运河精神”丰富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关键词 城市更新;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运河文化
水波动,文化兴。自古至今,运河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市更新正是重要抓手。同时指出,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是重要手段。无锡应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推动城市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化。
一、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的背景
(一)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可定义为通过维护、整建、拆除等方式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再利用,并强化城市功能,增进社会福祉,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随后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城市更新首次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5月,无锡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的实施意见》,划定运河湾、火车站等重点城市更新单元。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统筹抓好城市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启动实施运河湾、火车站南广场等重点单元的城市更新。同年9月,火车站南广场城市更新项目入选江苏省城市更新第一批试点项目名单。
(二)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起点,也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运河无锡段见证了运河的变迁与功能的活化,展示了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全历程,是中国大运河的缩影。2020年12月,无锡提出,要将大运河无锡段建设成为传古扬今的文化带、绿色宜居的生态带、享誉中外的旅游带。建好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可以增强无锡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升城市能级,更可以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无锡贡献。
在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上,需研究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使大运河无锡段的个性符号充分呈现、代表大运河的码头文化进一步重现。以运河湾和火车站南广场的城市更新为例,应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为主体,相关具体城市更新项目应与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的整体风格相协调,成为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的现状
(一)无锡城河关系发展史与城市空间格局
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与无锡的城河关系发展史以及城市空间格局密切相关。无锡城与大运河的关系,符合一般性的城河关系规律。即古代运河促进城市聚落形成及早期发展;随着近代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工业运输需求的增加,古运河有不同程度的改道,从而绕开传统的城市中心;伴随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改道后的运河再次回归城市内部。由此,无锡形成了“先穿城,后绕城,再串城”的城河关系演变规律。具体而言,“穿城”阶段,无锡以运河为中心,城市傍河而生。龟背城内水网纵横交错,形成著名的“一弓九箭”格局,古运河经由城中直河穿城而过。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中直河的填塞与中山路的扩建,穿城格局走向终结。1958至1983年新运河的开辟,又促成了大运河绕无锡主城而过的空间格局,城河关系进入“绕城”阶段。2003年后,随着蓉湖大桥、金城大桥、华清大桥、清宁大桥、开源大桥、盛新大桥、新扬大桥、金匮大桥、永旺大桥等一系列跨河大桥的先后修建,“串城”格局逐步呈现。
由城河关系的发展史可知,与无锡城河关系紧密相连、深刻重塑无锡城市空间格局的,正是新运河的开辟以及大运河的改道。无锡于20世纪50年代着手进行运河规划,对运河城区段采用“建新留旧”的做法,即在保留古运河的同时,在西侧开挖新运河。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自1958至1965年,南段挖成通航;第二阶段自1976至1983年,北段挖成通航。自此,新运河取代古運河成为大运河无锡城区段的主航道。
运河湾重点城市更新单元横跨新运河锡山大桥至梁溪大桥段,包括河东梁溪区约1.58平方千米,以及河西滨湖区约3.31平方千米。火车站南广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西侧以北新河为界,北新河则向西与梁溪河合流最终在黄埠墩汇入新运河。1983年新运河北段通航,新运河得以直抵黄埠墩,作为与北段同步施工的跨河大桥,锡山大桥和梁溪大桥于1982年先行通车。某种意义上,20世纪80年代初由新运河、锡山大桥、梁溪大桥重塑的无锡城市空间格局,为如今运河湾和火车站南广场两大重点城市更新单元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古强新弱”“南强北弱”的问题及成因
无锡古运河是“开拓最早、保护最好,既是古运河的发源地,又最具原生态文化风貌,是古运河文化的绝版之地”。其代表南长街近年来在文商旅开发和景观风貌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同时凸显了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面临的困境,即“古强新弱”“南强北弱”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一方面,以运河湾为代表的新运河沿线地区,在历史文化底蕴和休闲娱乐氛围方面远不及古运河沿线地区;另一方面,火车站南广场及周边的古运河北部片区,在文商旅开发和景观风貌保护方面与南部片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是新运河事实上造成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割裂。自古以来,龟背老城与惠山都是无锡重要的地标和文化承载地,东西贯通的道路系统将两处紧密相连,构成了无锡城市空间的基本格局。然而,新运河的开通打破了原有的空间格局,宽阔的河面以及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运河东路、运河西路形成的硬质驳岸,加剧了割裂之感。尽管2003年后无锡修建了一系列跨河大桥,但仍然无法改变相连性大为减弱的事实,城河关系未能真正进入“串城”阶段。
二是运河湾地区发展陷入了困境,逐渐沦为发展洼地。当年,江南无线电器材厂等大厂和家属区、新村的集聚彰显了运河湾地区的发展活力。然而,在新运河带来的天然割裂感,定位为快速通道的运河东路、运河西路,对行人不够友好、亲水性不佳的硬质驳岸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影响下,运河湾地区的整体发展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蠡湖新城、太湖新城的强势崛起和快速发展,以及老城中心的更新焕新和魅力重塑,运河湾地区显得相对没落,甚至陷于停滞,大运河“古强新弱”的现象愈发明显。
三是新运河的开通和旧城改造加速了火车站南广场及周边地区的衰落。新运河直达黄埠墩后,客观上冲击了原北塘大街莲蓉桥至小三里桥段沿岸码头的航运地位,也影响了火车站南广场的水路转运枢纽地位。火车站南广场及周边地区衰落的直接原因在于,1992年“旧城改造”时,未能充分认识到北大街、北塘大街等老街区,特别是其与运河文化相关联部分的重要价值,较为盲目地采取了简单的拆除方式,造成了古运河北部片区运河文化资源的流失,进而导致了大运河“南强北弱”的局面。
三、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的思考
基于对无锡城河关系发展史、城市空间格局的充分认识,结合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面临问题及成因的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要充分认识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运河湾和火车站南广场两大重点城市更新单元为抓手,切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的相关工作,扭转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内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当前,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面临的问题多是由当年的运河改道和旧城改造所造成,应以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加以弥补和解决。可将现有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和各重点单元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进行充分整合,将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和相关城市更新加以统筹,并考虑适时编制新的专项规划,用以指导相关实践工作。
二要充分活用各种城市更新的手法,对城市空间和景观风貌予以修复和美化。可借鉴上海虹口北外滩、徐汇西岸以及波兰华沙维斯瓦滨水步道的有关经验,对运河东路、运河西路实施改造,采用道路下穿或者道路上架的方式适当让路于城市公共空间,以行人友好型的亲水空间取代现有的硬质驳岸。在合适的位置架设非机动车及行人跨河大桥,将新运河两岸的亲水公共空间融为一体,探索构建“串城”格局的新方案;采用视觉空间修复的手法,以惠山上的龙光塔为地标,预留多条视觉廊道,拉近运河湾东岸地区与惠山的距离感,弥补新运河带来的空间割裂。
三要以工商文化为纽带,使新运河与古运河在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层面真正融为一体,改变“古强今弱”的局面。以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内工商文化的典型代表、临近古运河又位于运河湾重点城市更新单元内的国棉一厂(原申新三厂)旧址为节点,将古运河沿线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文化与新运河沿线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厂文化相连结。可借鉴英国伦敦南岸相关经验,以文化地标激活水岸,通过工业遗存的活化利用等城市更新手法,将华润微电子、海鹰工厂、江南家舍等打造为运河湾单元内新的文化地标。
四要以码头文化为亮点,重塑火车站南广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的运河沿线景观风貌,改变“南强北弱”的格局。历史上的无锡,除了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四大码头之外,还有书码头、戏码头等文娱码头以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内的工运桥堍和运河沿线,正是当年文娱码头的密集之处。可考虑在以城市更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建设的过程中适当恢复昔日码头的景观风貌,既符合火车站南广场“运河水客厅,锡城陆门户”的定位,同时也有利于古运河文商旅开发的南北平衡与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的整体建设。
五要从无锡人民前后历时25年开凿新运河的艰苦卓绝历程中,提炼宝贵的“新运河精神”,并以“新运河精神”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的文化与精神内涵。“新运河精神”包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善抓机遇、顺势而为的务实精神,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运河精神”可以说是当时的“四千四万”精神,是植根于无锡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可通过推进城市更新,挖掘更多的城市文化,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带无锡段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孙志亮.保护 传承 利用:中国大运河[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2]上海理想都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空间研习社.空间再生:上海城市更新典型案例透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
[3]唐燕,杨东,祝贺.城市更新与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4]秦虹,苏鑫.城市更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5]无锡市志(1986-2005)[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6.
[6]单霁翔.大运河遗产保护[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7]富耀南.无锡古运河[M].无锡:无锡时代印刷有限公司,2011.
[8]郁有满.无锡运河志[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8.
[9]谢光前,应晓萍.无锡水文化与城市变迁发展——基于对太湖、运河、梁溪河的历史考察[J].江南论坛,2021(07).
[10]潘藝心.中国都市における内城/インナーシティとその変容:江蘇省無錫市を事例に[J].地域と環境,2021(01).
本文系2022年度无锡市党校系统科研课题“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城市更新研究”(编号XT22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委党校)【责任编辑: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