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口述历史类新闻的传播优势
2022-04-29欧阳潇
欧阳潇
摘要:口述历史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创新性表达形式,是通过与个人的对话,在个人的经历中重现真实的历史。《温州日报》作为地市级党报,在建党百年的重大主题报道中,创新性推出“‘90后对话90后”口述历史类新闻报道,让宏大的叙事、重大的主题接了“地气”,让党的历史,以及真实的时代背景通过新老两辈党员的“对话”中碰撞出来,起到极大的教育意义、宣传意义,给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上的实践提供了创新样本。
关键词:口述历史;新闻;传播;优势;“90后”对话90后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各级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正是党报彰显权威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重大主题报道在新闻传播中有着精准、权威的优势,但形式上又有着文笔庄重、内容严肃、格式枯燥等不利于阅读、传播等“惯性”,因此,找到创新方法,让“硬新闻”软化,让其具有更好的传播力度,是重大主题报道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必要探索。
《温州日报》的重大主题报道“‘90后对话90后”创新性采用了“口述历史”的新闻报道的方法,让新老两代党员进行对话,内容上更“接地气”,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也树立了历史教育的样本,是重大主题报道一次比较成功的创新实践。
一、项目简介
(一)口述历史类新闻的概念
口述历史类新闻对历史的创新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口述历史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如果将二者之间的界限过度区分,则近年来口述历史类新闻栏目的出现以及传播则很难解释。[1]因此,将口述历史与新闻有效结合,促进对话性历史的发展便具有极其重要的效用。
1.口述历史与新闻的关系界定
口述历史类新闻在历史传承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如何界定口述历史类新闻,怎样定义其概念,是当下口述类历史新闻需要研究的重要话题。
新闻是对于最新发生的真实事件的报道,在于“新”。而口述历史则是利用视频、录音等方式,请人物对真实发生的历史进行呈现。因此,历史是过去的事件,新闻是最新的事件,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然而,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并不仅仅在于新闻事件在何时发生,而是其在何时被发现、被知晓。历史本身也不应过度强调其发生的“时态”,而是要从多个维度阐释其给当下带来的意义,因此,历史也可以是新的。二者的结合能够让历史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2]同时,新闻强调真实,而口述历史本身的内容也是真实发生的,两者都求“真”,完全可以完成融合,萃成口述历史类新闻。
2.口述历史类新闻概念分析
口述历史类新闻与传统新闻并不同,其主要是采用回忆、录音等方式通过个人讲述或者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对话来完成。口述历史类新闻离不开三个要素,即历史、回忆、访谈,根据相关学者对口述历史类新闻的概念界定,口述历史类新闻必须具体需要三个条件:首先是形式,该类新闻的形式需要是访谈或者对话形式,并且以视频、录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其次是回忆,口述历史类新闻需要有个人的回忆,来呈现历史,传承历史当中宝贵的精神;最后是历史,而且该历史必须具备历史意义,其不仅是个人简单的生活回忆或者记忆,而是通过该回忆呈现历史,让该段历史能够具备民族性、社会性的意义。口述历史类新闻本身并不是抓住当前新近发生的事实,而是通过对历史的探寻,给予历史新的意义。[3]
(二)“‘90后对话90后”系列报道
口述历史类新闻重点在于做好历史与新闻之间“新”与“真”的联结。而“‘90后对话90后”系列报道则符合以上特征。
“‘90后对话90后”发起于偶然之间。2021年3月,一名长期在广州工作的温籍年轻党员陈明媚想给自己生活在温州市平阳县99岁的党员爷爷写一封信。她想向爷爷探究曾经真实的历史,以及关于“什么是‘初心”的解答。《温州日报》获悉后,对此事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没想到该事件在平阳当地激起涟漪,各行各业90后都开始向自己所在行业的老前辈写信“问党史”,最终形成该组系列报道。这一系列作品从2021年4月持续刊发至2021年7月底,共计6组报道、6对90后,总字数约1.8万字。除了版面以外,每个作品都录制了简短的纪录片,用新媒体手段对外展示。
二、传播效果分析
口述历史类新闻本身的价值在于运用生长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几代人之间的对话,达到重大主题宣传的意义。很显然,口述历史类新闻能够突破传统新闻类型已有的弊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历史。[4]其所能产生的传播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用“90后”策划,做好硬新闻的软化
1.策划上的软落地,激发了“90后”的“接力赛”
传播学者韦伯·施拉姆曾提出过著名的“施拉姆公式”,即媒体选择概率(P)=媒体产生的功效(V)/需付出的代价(C)。因此,人们更加注重信息的重要性、有用性、贴近性,乐于选择与自身相关性最高的信息。本系列报道中,巧用了“90后”的元素进行了包装,恰恰激发了“90后”党员的极大兴趣。“‘90后对话90后”中第一个“90后”指年逾九旬的老年党员,而第二个“90后”意指真正意义的1990年后出生的年轻党员。当第一篇关于陈明媚祖孙的稿件刊发出来后,在平阳县当地的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转发高潮,也激起了“90后”党员干部写信探索初心的一系列自发活动。这样的“90后”标签引发了“90后”群体对自身的探索,引发一场关于“90后”的活动。这恰是硬新闻在策划上的“软落地”带来的成效。
2.叙事上的平实化,让主题教育不再“高高在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当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新闻作品也承担起主题教育的宣传职能,重大主题报道也是其中一个侧面。但是,新时代要考虑人们的传播偏好,要杜绝一味的说教带来的权威式教育、思想上的灌输。而“‘90后对话90后”做了比较平实化叙事的创新。6篇新闻稿,没有宣传口号、没有过于政治性色彩的语言,没有各种时政理论的阐述,有的只是“故事”。这种宣传报道的态度,与受众的距离是平等的;老一辈“90后”和新一辈90后之间的叙述也是平等的;其使用的语言是“大白话”的,这种传播效果显而易见。
(二)通过口述,让历史的细节生动地浮现
口述历史类新闻,让历史通过见证人的口述讲出来,本身具有极大的可读性、趣味性。在此类新闻的采访中,策划者与采写记者最应当发挥“以小见大”以及“见微知著”的观念还原历史细节,让“小故事”映衬大时代背景,再从大背景中“作答”新的时代命题。
“‘90后对话90后”系列报道中,年轻党员无一例外问到了“什么是‘初心”,而老党员的回答都指向了一个答案——“为人民服务”。他们的作答很有意思,均没有直接阐述大道理,而是回忆了一些细节与往事。[5]例如,90多岁老党员陈和平说,他曾遇到两个老百姓做小买卖收到假银圆,在湖边寻短见,他劝住了人家,用两个真银元换了他们的假银圆,后来这两个假银圆替他挡了子弹,救了他一命。他还回忆起解放军渡江战役中,数以万计的老百姓自发赶到前线帮忙,把家中棉胎给解放军挡枪子……谈起这些细节,多次眼泛泪光;90多岁的老党员林瑞越回忆,其曾经在案件侦破中遇到过一件杀人案,是周边的村民积极向他吐露线索,从而让案件有了重大进展……而这些老一辈党员认为,这些党与群众之间的故事,证实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才是推动了历史发展进程的主体,恰恰证明了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些原本被宏大叙事或许稍加“冷落”的小细节,通过口述的方式活灵活现展现了出来。让90后的年轻党员,让广大的受众、读者在聆听、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潜移默化地受到红色精神的洗礼,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的历史,以及“初心”“使命”的含义。
(三)关注历史中的“人”,引发情感共鸣。
“‘90后对话90后”系列报道的每一期,都是由一名90后年轻党员和一名90岁以上的老党员之间的对话展开,他们都是同一个系统内,或是真的具有亲缘关系的,参与采写的记者也大多数是85后党员。因此,这个系列报道涉及三个党员群体,但撇开党员这个政治面貌以外,他们也是真实体验、真实见证这个时代变化的“人”。新闻应当关注其中的“人”,才能有真实性、贴进性、体验感,才能真正引发情感共鸣。在这组系列报道中,有以下三个特点。
1.年轻的党员,他们的人生中也有所困惑
90后妇女干部任怡写信给102岁的周玉香奶奶:“您觉得妇女工作难吗?我们常常走得进妇女群众的家门,却走不入她们的‘心门,她们真正的需求与困难常常囿于现实问题,不愿与我们说,我们也常不知如何问起……”90后基层干部李聪聪向90后老党员蔡炳昌发问,自己从一个老师转型为治理1300余人村子的基层干部,复杂的现实比她想象中还难。这些90后党员面临的困惑,可以说恰好击中了很多同为90后年轻党员的心,在新的时代,年轻人生存环境较好,没有经历过动荡与战争,他们对于现实的复杂常囿于经验的匮乏,陷于困境。他们需要好的“引路人”作答,从他人的人生经验中摸索出应对方法。
2.年迈的党员,他们的人生中也曾有挫折
这些年轻人的困惑,年迈的党员都曾经历过。102岁的老人周玉香一生极为坎坷,她在解放战争期间坐过牢,在文革期间曾被批斗,后又面临婚姻的变故和重组,却一次次顶住压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妇女工作者;蔡炳昌曾是书阁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为村中修建堤坝,在刺骨的冷水中与群众一起打桩,曾被同事打桩误砸过脑袋,在医院里躺了好几个月才出来,但他出院后依然坚持工作,直到堤坝建成,护住了一方水土。这些老党员们经历过几多困苦、挫折,经历过思想的洗礼与革命的熏陶,面对挫折,他们经受住了考验,成长为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些故事无疑对年轻党员具有极大的、直接的冲击力。
3.隔空的历史作答,却坚定了他们共同的理想与信念
90后新党员的困惑,与90岁以上老党员的思想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通过口述历史,6位老党员在阐述了自身经历之后,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周玉香说:“……你们年轻有为,有文化,有知识,工作会干得更好,但更要有群众意识……要多去老百姓家走一走,交朋友。”陈和平对孙女说:“那时候打仗真苦啊……如今年轻人生活真好,一定要好好珍惜,继续奋斗,为了人民把我们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老报人郑志兴说:“希望能以文字的形式还原峥嵘岁月,让红色记忆不因老一辈逝去而消失,让宝贵的精神留给一代代年轻人学习和传承。”在这组系列报道中,两代党员的形象并非“又红又专”的刻板印象,他们成为真实存在的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有困惑、有挫折,却依然历尽千帆后坚持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这恰恰能证明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有者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这用事实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出了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三、启示与意义: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要勇于尝试“小切口”
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在多元社会意识中发挥引领作用、实现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也是媒体核心竞争力所在。但重大主题报道容易过“硬”,陷入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孤高境地,从而不能被更好地传播开来。所以,重大主题的报道中可以勇敢尝试“小切口”,以口述历史类报道来真正“说服”人,实现“小切口”与大主题的透视。
一方面,以人为“小切口”,反映家国情怀大主题。人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能充分发掘人作为个体的个人美好的品质和精神,便能以此为“小切口”,反映出具有教育意义的家国情怀、红色精神。通过90后与“90后”的对话,一些老党员身上美好的品质,如奉献、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品质与秉性,通过对话影响到90后,起到了坚定价值观、坚定理想与信念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以事为“小切口”,反映出国家的格局与发展。历史事件能够反映出历史背景,在制作口述历史类新闻的过程中,制作者要注意细节,充分挖掘已有的小事件来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如通过对老一辈人身边的环境变化以及生活条件变化反映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通过对这种变化的描述反映出一个民族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四、结语
历史不仅需要被铭记,还需要从中挖掘出新的意义。口述历史类新闻真正的价值在于能够突破时间的限制,让“90后”之间通过完整的对话实现几代人之间桥梁的构建,实现美好的历史品质和历史精神的承接和延续。口述历史类新闻从业者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在制作和策划新闻的过程中赋予新闻更多的历史以及教育价值,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不断强化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以及爱国意识,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下一代打下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乃冰.口述历史: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新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08(9):76-77+83.
[2] 袁朝旭.硬新闻的“软化”[J].新媒体研究,2015(18):15-16.
[3] 朱红.口述历史出版物热潮透视[J].出版科学,2006(4):37-40.
[4] 林沛.“90后与90后的对话”:《1921》,青春片与主旋律片的“合体”[J].中国广播影视,2021(14):44-46.
[5] 姜巽林.“90后”对话90后:宏大叙事中的历史“绣花针”[J].传媒评论,2021(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