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纪雅学校:以“学”为中心 破解课堂提质增效难题
2022-04-29周建雄倪政平
周建雄 倪政平
·广东省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示范校 ·教育部“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
共性问题
传统教学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然后通过机械地操练巩固,学生的主观能动不能很好地得到开发和发挥,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新时代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正探寻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双减”背景下,如何让课堂上提质增效?如何行之有效地创建学习新路径,探索差异化分层教学、发展学科思维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中山市纪雅学校给出了“七步学习法”的答案。
名校档案
中山市纪雅学校创建于2011年4月,是中山市全日制寄宿式民办学校。学校位于中山市长江旅游生态风景保护区内,学校占地面积约100亩,共设36个班、约1800个学位。
学校秉承“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校训,经过几年沉淀,提炼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山精神 四博素养”的办学宗旨。以“博爱做人、博雅行事、博学成长、博思创新”的“四博素养”为教育目标,致力培养具有开阔视野、博大胸怀、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精英人才。围绕校训和育人理念,学校致力打造“培四博导师、创四博课程、夯四博课堂、建四博乐园、育四博少年”的教育体系,并建立了根据年级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点,提出“初一规范、初二示范、初三典范”的阶段性德育目标,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具有“四博”素养的“纪雅人”。
名校密码
近年来,中山市纪雅学校一直在探索适合本校学情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小组合作双模合一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备课方式预习、智慧环境下小组深度合作学习,到“七步学习法”,推陈出新,层层推进,无一不彰显着中山市纪雅学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据悉,学校一直致力于“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双模合一”的教学改革研究。截至目前,全校各个班级全部配置了平板,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以学科教学建设为主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和以德育管理为主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021年是“双减”元年,为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新结构,促进同学们学习主动发生、深度发生、持续发生。王健校长首倡并身体力行推行了“七步学习法”,创建学习新路径,发展差异化分层教学、发展学科思维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七步学习法”,即一画(画思维导图)、二点(找出重点难点)、三选(选典型问题)、四合(合作讨论)、五比(反馈评比)、六展(展示交流)、七思(总结反思)。其中,用“一画、二点、三选”的支架,为学生搭“脚手架”的方式,改进和有效落实课前预习,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四合、五比、六展”通过生生、师生合作这一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路径”,深化了问题的解决,增值学习成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中山市纪雅学校基于智慧教育初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习意识增强,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七步学习法”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并受到内在驱动力的作用,愉快地进行学习。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时,发散性地思考问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并主动挖掘学习资源,这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求知欲,让学生将学习过程从“要我学”状态变成了“我要学”,进一步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从自主学习到小组学习,构建出一种撬动以“教”为中心、优化学生主体,以“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真学想学乐学、自主学、学会学、持续学”为中心,以“智慧环境下的问题化有效深度合作学习、学科核心素养”为两个融合的基本点的“纪雅课堂”新生态。
教师理念改变,教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教师是信息化技术的直接使用者,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显得尤其重要。中山市纪雅学校教师在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的过程中,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从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信息技术到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并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相融合的特征和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越性。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促进学校发展
在信息技术2.0整校推进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养得到了发展,学生素养也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向着更高标准发展,在全市具有示范性作用。此外,中山市纪雅学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以可操作的成果为支撑,帮助兄弟学校踏上信息发展的快车道,并对薄弱学校帮扶,如今年中山市纪雅学校开展了以“粤藏两地教师信息化课堂网络直播交流”为载体的信息帮扶活动,向林芝等对口帮扶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新结构,是中山市纪雅学校破解“双减”后课堂提质增效难题的密码,其创新的模式引来同行纷纷借鉴,也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去年12月,广东省工程办贾汇亮主任、广州市天河区教研员陈燕老师、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刘欢桐副主任,就中山市纪雅学校省级课题《智慧环境下小组深度合作学习》中期汇报进行指导。活动中,雷培源老师带来一场《智慧环境下小组深度合作学习“七步学习法”》示范课,带领学生运用“七步学习法”开展小組深度合作学习。课后,刘欢桐副主任对雷培源老师的课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节运用智慧平台、学生自主掌控课堂、教学方式新颖的课”。陈燕老师的点评更是反复感叹到:“这是一节学生真正在学习的课”,一语道出了七步学习法的真谛。贾汇亮主任评价,“这是学生立体学习的课”“这是一种新的、立体的教学模式”,更对“七步学习法”课堂的充分肯定。
典型案例
王健校长以八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的新授课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利用智慧平台展开“七步学习法”的地理教学实践,探讨智慧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小组深度合作学习的深度融合。
利用智慧平台做好课前的“一画二点三选”
课前,任课教师精心地制作本节课的学导案,并通过智慧平台给学生推送微课、拓展资料、图片等资源进行预习。学生结合学导案上的“教材解读”指引,画出《1.2 人口》的思维导图(即“七步学习法”的一画),并写出本节自己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和本节重难点(即“七步学习法”的二点)。然后,学生结合学导案上关于我国人口政策的“参考资料”和设问指引,紧扣本节重难点,用简洁规范的语言提出1至3个关于我国现阶段实行“三孩”政策的问题,并先自己尝试解决(即“七步学习法”的三选)。问题可以是参考课本经典例题或学导案例题的变形、模仿,也可自己创作编制,还可以是自己的疑惑点,有讨论价值,紧扣主题即可。该环节主要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备课”,为课中的学生小组深度合作“上课”做充分准备。
利用智慧平台开展课中的“四合五比六展”
课中,教师利用智慧平台的“计时器”功能,设定7分钟左右的小组合作讨论时间,小组长组织组内围绕各自的学习案展开有序的小组分工讨论(即“七步学习法”的四合):以学困生的思维导图为蓝本,小组进行讨论、完善,关注中等层次同学填写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以“兵教兵”的方式,解决中等层次学生和学困生提出的问题,然后重点突破学优生同学提出的问题。该环节利用智慧平台设置“开放网络”,学生可以利用平板打开网页搜索他们想要获取的讯息,以全面解决本组成员所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大家都没办法解答的问题,最终形成一份本组最优学习案,并用平板拍照上传到智慧平台教师终端。
时间到时,系统自动响铃提醒,结束讨论。教师关闭开放网络,将收集到的各小组学习案“广播同屏”给全班同学,学生通过平板阅览互学,并通过平板“投票评比”选出自己认为最优的3份学习案,“智慧黑板”上即时显示各组的得票结果,评比出全班最优学习案(即“七步学习法”的五比)。
利用智慧平台将最优学习案同屏给学生平板端,该组成员上台展示(即“七步学习法”的六展)。此环节先由中等层次学生和学困生负责思维导图讲解,学优生补充,然后全班同学提出质疑和评价。通过思维导图的讲解展示,同学们已基本掌握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师只需对重点图表和学生疏漏的知识点进行不超5分钟的简单补充。接着,由学优生围绕本节重难点——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原因,向全班发起提问,并组织同学们围绕该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然后派代表回答,其他同学提出质疑补充,最后由学优生总结答案,解决问题和提升。该环节,展示小组学生即为“小老师”,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小组成员组织课堂讲课,“小老师”给课堂发言的学生给予小组加分奖励,记入小组积分,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和补充,大大提升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参与度。
最后,教师对展示小组做出点评和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利用智慧平台发起5道选择题“课堂检测”,强化学生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及时了解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学生通过平板提交答案,教师“一键批改”快速统计学生的作答情况,结合统计报表,对作答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找出正确率在70%以下和50%以下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评。
利用智慧平台开展课后的“七思”
课后,学生在导学案上写下本节课收获与不足、困惑、改进措施等方面的“学习反思”,教师收集后批改审阅,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后续教学。此外,对易教平台课中“课堂检测”环节,错误率高的学生给予私下关心和鼓励,了解其学习瓶颈,给予方法指导,并通过智慧平台单独推送习题评讲的微课资源给这部分学生解疑,实现个性化学习辅导。
(记者 周建雄 通讯员 倪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