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咨询师角色异同与转化思考
2022-04-29王爽爽唐海波
王爽爽 唐海波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身心素质培养方面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在新时代,各种现实因素、思想观念因素和文化思潮等使得受教育者的层次与素质呈现出新趋势、新变化,倒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增强运用交叉学科技能的专业能力,而心理咨询中蕴含 的方法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本文重点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 的角色定位及如何更好地调试、转化,以期增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增强实施效果的目的 性,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咨询师;角色转化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教育部早在2011 年就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8 年又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可见,为符合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学生成才的内在需要,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尚未达到有效融合的境界,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影响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压力。如果从队伍建设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的方面,把二者充分结合起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之间适时的角色转化,则会使得心理健康的治疗覆盖率提升到较高水平,也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心理问题阻碍、实现创新性发展的需要。
1 高校思政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
高校思政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在陈万柏、张耀灿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首先是教育者,既要向教育对象传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知识和规范,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教育对象接受这些道德准则和道德知识,并把它们融入自我的道德谱系中;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意识形态灌输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起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原是统治阶级职能分化的产物,需要借助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用以维持社会系统的平稳运转;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终身学习者,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化,自己也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终身学习,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感染教育对象;[1]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服务者,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关心爱护学生, 循序渐进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服务者。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
2019 年 7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发布的《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2019 年 9 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的意见》中,将心理咨询师界定为“运用心理 学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在刘华山、江光荣主编的《咨询心理学》一书中将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与功能概述为“心理咨询师是示范者、心理咨询师是倾听者、心理咨询师是支持者、心理咨询师是研究者、心理咨询师也是督促者 ”。即心理咨询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及技能,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并在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扮演来访者态度行为标杆的示范者、来访者情绪宣泄的倾听者、来访者情绪情感和安全感的支持者、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者和来访者行为改变的督促者。
2 高校思政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异同
高校思政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之异
工作关系上教育被教育关系与咨访关系的不同
对于心理咨询来说,咨询依赖于情感安全的环境和可靠的专业界限,而双重、多重关系带来的利益考量会降低移情反应的可能性,这很容易导致失去中立性和客观公正的判断能力,从而影响咨询效果。所以咨询双方不可建立双重、多重咨访关系和较为亲密的双方关系。因此咨询师不能够接受已经存在和他具有“求”与“帮”特殊医患关系之外的任何关系,如果已经卷入了咨询关系,转介便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首先在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而且越发重要的是, 必须和教育对象确立起较为密切的联系,承担起受教育者的人生向导和交心朋友的角色,以便于后续各
项工作更加顺利地展开。因此,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着教育和被教育的主客关系,其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良师益友的亲密关系。
工作原则上价值导向和价值中立的不同
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采取价值中立的原则,咨询师没有任何权利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应对来访者给予无条件接纳和换位思考。尽管来访者的价值观存在文化、民族、地区、个人的差异,咨询师为了不因价值观而影响助人工作,在咨询过程中也要尽量克服自己价值观潜意识的举动倾向,避免价值干预的侵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大教育命题和特殊教育任务,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价值导向与价值标尺。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政治导向,夯实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发展各项事业的“定海神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各项事业的“生命线”。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高校教育者通过观察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考量其是否符合目前社会所要求的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说服教育、情感陶冶等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从思想上、从品德上进行教育。最终使受教育者成为符合合格要求的社会公民。
工作劲头上解决问题与助人自助的不同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大多时候是倾听者,有时是访问者,但极少是建议者。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使来访者悦纳自我,借助咨询师的引导,来访者改变原有错误的认知,进而做出选择,进而实现行为的改变。因而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往往采用倾听、访问的技术,邀请当事人先从是非对错中放下对于自己的评判, 慢下来诉说并倾听自己对事件的理解、情绪,咨询师主动捕捉信息来推动谈话的进行,协助当事人慢慢地梳理事情的脉络,从而探索和了解当事人对事件背后真正的忧虑,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谈话的进行不断转移新视角,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视野,让当事人有机会从更多的维度思考,最后实现自助。其中在来访者作出选择的过程中,咨询师提供的帮助是辅助来访者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困扰,为来访者提供非指导性的协助,并不负责具体行动的建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相较于倾听者、访问者,更是建议者、引导者。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提问题进行跟进,教育者的引导、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高校思政教育者,不能只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问题,更要用高深的学理回应受教育者,用浸润的思想教育说服受教育者,用强有力的真理吸引和引导,让受教育者获得对事物全面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同时,高校思政教育更要引导受教育者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相结合,帮助引导受教育者走出书本、走向现实,进行调查研究,引导受教育者解答热点的时事问题与思想认识问题。
高校思政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之同
工作关系上教育被教育关系与咨访关系的不同
建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初衷,就是要使教育目标重新定位至现实生活世界中,不断充实自己, 生成自己,超越自己,因而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得人的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高,持续推进, 实现人的全面成长,从而促进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手段、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目的是使来访者克服过去和现在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知情意行发生积极的变化做出正向改变,发挥潜能,迈向自主自强。二者都相信人是具有教育性、成长性和发展性,认为人可以自我了解、自我实现与充分发展,终极目标都含有“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蕴。
问题解决策略的可借鉴性
刻板印象中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容易激起受教育者的阻抗,传统的单向填鸭式教学方法也极易忽略受教育者的心理情况与接受程度,而通过引入心理科学能够对受教育者具有更加充分地了解,把兴趣点集中到受教育者身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相关的心理辅导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思政教育,洞悉受教育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对教育信息的掌握程度;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是拥有一个健康平稳的心理情绪状态,促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更加平等的位置,更能让受教育者抛开教育者权威身份的压制,放松地说出自己的忧愁与烦愤,有助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受教育者的自我帮助、自我圆满的能力。
因此,心理咨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心理咨询的融入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提质增效的加速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咨询师实现角色转换变得可行。
工作内容的部分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逻辑上都处于“大思政课”的背景下,从而形成教育合力。高校思政教育者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素质,除了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之外,也需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心理咨询师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培养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中的心理素质、健全受教育者人格的有效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教育者与心理咨询师工作中包含的教育内容具有部分的重合。
3 高校思政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转化的策略
树立角色理念,加深双方角色的认同感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情感状态,不将个人消极的情绪情感带入到咨询过程中,而给予受教育者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帮助和支持,传递给受教育者更多积极、正向的情绪反应;其次,应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建立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以真诚、尊重、理解、关心和温暖的态度,以便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让受教育者在平等的、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说出自己内心的困惑,推进受教育者向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达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性目标;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应借鉴心理咨询师的共情和换位思考理念,尊重受教育者现存的心理系统和价值观念,在心理咨询和聊天中,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用认真倾听的姿态理解受教育者,探究其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引导受教育者发现自己遇到的瓶颈和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思政教育者和咨询员之间也应加强交流互动,既可以让高校思政教育者向心理咨询师学习更多实用的咨询实战经验,时常反思自己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便于高校思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诊断、鉴别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是思想品德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在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至难以区分、相互转化、升级为程度较深的神经症问题的情况下,咨询师也是高校思政教育者最适当的转介资源,高校思政教育者在平时应注重与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交往,一旦出现自身能力范围之外的情况,应当获得受教育者的同意,及时地进行转介,满足受教育者进一步治疗的需求。
把握角色要求,加强角色的理论与技术学习
高校思政教育者应该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对高校思政教育者开展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危机干预相关培训,定期开展咨询辅导与督导,专业的能力有助于其更好地开展工作,也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改善心理健康问题,巩固双方的信任关系。
高校思政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是强调集体原则的思政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者,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侧重于对来访者个性的疏导和培养,强调对个体的关注。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准确把握二者的角色要旨, 并在必要时刻找准角色定位,更好地进行角色转换。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所使用的倾听、解析、移情与反移情等方法都可以被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从学生思想认识层面找出问题,利用心理知识研究缘由并解决,实现心理咨询手段方法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成效的有效提升。[2]
规避角色冲突,灵活运用和结合角色的优势
高校思政教育者为了了解受教育者的状态,会经常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与受教育者谈心谈话,但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要在道德伦理守则的约束下开展心理咨询,避免与来访者形成多重或双重关系,并且还需要采取价值中立的原则,不对来访者的价值观做出评判或干涉,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之间存在职业角色上的一系列道德伦理冲突。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恪守咨询的专业伦理和具体的工作伦理守则,处理好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不可避免存在双重、多重关系的情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者利用心理咨询的技术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是选择对角色要求、双方关系要求偏低的咨询技能,如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行为训练、短暂性的焦虑等,尽量双重、多重关系能够成为拉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润滑剂”,而非进行太过于专业的心理咨询,避免双重、多重关系导致高校思政教育者产生误判,不利于最佳效果的取得;二是选择心理辅导作为心理咨询的补充和延伸,因为心理辅导的对象本身就是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学生,其内容和范围较心理咨询更加宽泛和多样,更具发展性和教育性,高校思政教育者可以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班级辅导、间接咨询等心理辅导手段作为心理咨询的有益弥补。
4 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思想“拔节孕穗期”的高校大学生遭遇心理困扰难以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心理咨询师二者在角色定位上存在差异,但也有角色功能上的交叉重合与角色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因此, 这就启发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二者在角色优势方面的最优合力,吸取思政教育学科和心理咨询学科的优势,将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技巧恰当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程度、普及程度,精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性, 引导受教育者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并努力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李基礼.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冲突及其化解[J].教学与研究,2019(6):52-57.
[2]柴媛琳.心理咨询“价值中立”原则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再审视[J].黄河·黄土·黄种 人,2021(23):19-20.
Thinking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l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Shuangshuang Tang Haibo
School of Marx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organizers and implementer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y of the educatees. In the new era, various realistic factors, ideological factors and cultural trends make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the educatees present new trends and changes, which forc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use interdisciplinary skills. The methods contained i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rovide new paths and method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how to better debug and transform them, so as to enhance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hance the purpose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s, and promote the all- 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ed.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teacher; Character con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