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世纪欧洲歌剧中的中国元素探析
2022-04-29郭逸群
郭逸群
18—20世纪,经过几个世纪商业贸易的良好铺垫,中国与欧洲双方开始了思想文化层面的交流“文化交流”这一概念涵盖两层意思,一是输出,二是输入。当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大多聚焦文化输入,如西方音乐文化的传人与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等议题。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笔者搜索到的相关文献则是少之又少。论及中华文化输入欧洲的典型案例,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中国热”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传入欧洲后对其文化各方面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其中包括建筑、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本文将针对欧洲“中国热”中涉及歌剧音乐文化交流的部分做深入探讨,结合18—20世纪富有中国风味的经典歌剧作品进行分析,评估中国文化对欧洲歌剧作品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当代音乐文化的输出提供一些思路。
一、中欧音乐交流概述
(一)中欧音乐交流历史溯源
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出现让中欧间的交流成为可能。汉代史书可考据与意大利有关的记载,将意大利称为“极西之地”,而意大利的史料中也可考关于中国王朝的记载,即我们所熟知的“赛里斯国”称谓。在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现象仅是初见苗头,它是在中欧商人进行贸易交流的过程中无意间传播。由于时代局限性,商人在此阶段扮演着文化交流的中心角色,中国文化随着丝绸一同“贩”给欧洲人,欧洲文化则随着珍稀农作物一道传入中国。
蒙元时期,古罗马被外族所灭,教会势力逐渐统治欧洲各国。蒙古族人骁勇善战,在建立王朝后不断向外征战、扩张,版图面积一度超过了4500万平方千米。为有效阻止蒙古军队入侵罗马,罗马教廷决定采取传播宗教信仰这一方法与中国和解,并迅速派出博朗嘉宾(Jean de Plan Carpin,1182—1252)等多名传教士,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欧文化交流。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主角是传教士和商人,闻名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便是在元朝时写就,书中描写的富庶生活使欧洲人对中国充满了无限向往。
明清时期,中欧文化交流明显变得频繁且有序,音乐交流也是在这段时期初见端倪。欧洲在经过文艺复兴后,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思想文化理论,处处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而明清时期的中国,其发展却呈衰落态势,中央集权制愈发强化,开放程度愈发不及以往,甚至在清代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民众的陈旧思想急需更新。在此阶段,意大利派出的基督教传教士在中欧文化交流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利玛窦、龙华民、罗明坚等人都是享誉中欧的传教士,他们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进步的思想文化,并在传播教义的同时了解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他们把这些新奇的异域文化带入欧洲人的视野时,就促成了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兴起。
(二)18世纪欧洲“中国热”的兴起
16—17世纪,即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罗明坚、艾儒略、郭居敬、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进入中国,他们可以熟练运用汉语,并尝试融入中国的儒家文化环境进行宣教工作。这些传教士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为中国带来基督教教义的同时,也向宫廷介绍了多方面的知识,如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数学、医学以及政治制度等内容,也涉及音乐作品与理论知识。由于传教士们精通汉语,他们在传教之余撰写了诸多著作,同时也翻译了大量中国的史书典籍,这对欧洲的汉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世纪,以意大利为开端、以法国为中心兴起了“中国热”,大致包括“中国风物热”与“中国思想热”。在物质文化上,欧洲各国人民都酷爱欣赏、收集中国古玩藏品,中国元素对欧洲的建筑风格、服装设计、园林规划甚至首饰设计都产生影响,这种特殊的具有异域风情的装饰风格逐渐发展为一种特定的风格——洛可可风格(rococo)。在思想文化上,欧洲人阅读传教士编写的书籍与典籍翻译,了解中国宫廷、民间的奇闻逸事,学习中国的史地知识、政治制度以及科举制度,中国的儒学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启蒙了欧洲文艺复兴。
18—19世纪,“中国热”在欧洲大陆不断兴盛的过程中,洛可可风格的影响覆盖面从物质延伸到了思想文化,包括音乐艺术风格——洛可可音乐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对建筑结构与内部所追求的自然基调一致,洛可可音乐同样尊崇自然,这体现在欧洲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主题、旋律、曲式结构、演奏乐器等方面。音色自然通透的羽管键琴便是首选,他们也善于运用富有装饰性的和弦和节奏来渲染作品回归自然的主题。谈及最能够体现受“中国热”影响进而具有洛可可风格的音乐形式,当属歌剧,例如它的主题被加入中国故事、旋律发展被加入中国曲调等。笔者将在下文从剧本语言和音乐曲调两方面分析18—20世纪欧洲歌剧艺术作品中的中国元素。
二、代表性歌剧作品分析
18—20世纪的许多歌剧作品,深受欧洲兴起的“中国热”以及洛可可音乐的影响。“闪现在江西瓷器的绚烂色彩,福建丝绸的雾绡轻裙背后的南部中国的柔和多变的文化,激发了欧洲社会的喜爱和向慕。”在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下,这一时期具有中国风格的歌剧作品多以中国社会为背景,选角方面也一改以往中国人只在歌剧中扮丑角的局面,中国人物摇身一变成为主角,但登台演出时仍是由欧洲演员扮演。16世纪末,意大利出版了从中国奇闻逸事中取材的长篇小说《皇帝》,该小说以中国为社会背景,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用英文写就的中国故事,也象征着此时“中国热”已由意大利开始兴起,并迅速向整个欧洲蔓延。
(一)剧本语言
18世纪,著名歌剧《中国英雄》由梅塔斯塔齐奥(Pietro Metastasio)创作故事脚本,是为奥地利女王而作,但其情节发展却是欧洲式的经典模式。据史料记载,《中国英雄》的故事情节取材于我国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赵氏孤儿》,后期根据作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加以改编,使得《中国英雄》的故事背景虽在中国,但其人物性格与行事风格非常西方化,从侧面反映了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比较片面。
《中国英雄》讲述了美丽的鞑靼公主黎欣佳因鞑靼国战败而被中国俘虏,然而中国摄政王的皇子西文诺在阴差阳错中爱上了她。在一番热烈追求下,两人很快陷入爱河。与此同时,鞑靼国国王为与中国重修旧好,提出让公主主动嫁给中国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但这个人并不是王子西文诺,而是摄政王黎恩戈。正当两人商议如何才能化解这个难题时,事情出现了转机:朝廷发生暴动,黎恩戈为保住西文诺,将自己的亲生儿子交给敌人留作人质,自此,摄政王将西文诺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子。西文诺长大后,也顺理成章地接替了黎恩戈的王位,与鞑靼公主黎欣佳喜结良缘;此时,黎恩戈得知自己的亲生儿子并没有在暴徒手中死去,父子相认。歌剧故事以大团圆结尾,充满温情色彩。
这部歌剧的故事脚本虽以《赵氏孤儿》为基础进行再创作,但相信读者根据情节概要也可以看出,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发展逻辑并不符合中国封建集权社会的实际情况,梅塔斯塔齐奥的创作思维仍旧是遵循“西方模式”。由此可见,18世纪欧洲歌剧的创作大多是从“文化利用”的目的出发,为顺应时代潮流,博人眼球,将自己的歌剧冠以“中国”之名,实则换汤不换药,故事的内核依旧传递西方的社会价值观和世界人生观。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些歌剧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引起西方民众的关注和兴趣,虽整体来说不够深入、准确,但对中国来说也算是一次有效的文化输出,可谓有利有弊,需辩证看待。
(二)音乐曲调
自中欧音乐文化开始互通交往后,不少中国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经传教士收集整理,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传播至欧洲。新鲜的曲调风格激发了欧洲人的兴趣。随即,欧洲音乐界出现了运用富有中国韵味的旋律创作歌剧作品的现象,这种新颖的创作方式在一段时间里非常受欢迎,也确实产出了几部流芳千古的经典歌剧。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号称“中国主题”实际却与此背离的一些歌剧一样,有些歌剧呈现出的不是中国传统音乐该有的风格。
提起普契尼的著名歌剧《图兰朵》,不论是音乐专业从业人员还是业余音乐爱好者,应该都对它耳熟能详。一些人有所不知的是,《图兰朵》的旋律里多次采用了中国小曲《茉莉花》的节选。我国的小曲、小调多流传于民间,是根据民族音乐改编而成,既富有民族特色,又简单易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民间小调仅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来传播,是西方传教士第一次将《茉莉花》以书面形式记载下来带回了欧洲,并于1884年刊载在《中国音乐》上。江苏民歌《茉莉花》传入欧洲后立刻受到广大西方民众的欢迎,接着被普契尼使用在歌剧作品中,至今仍是被西方歌唱界熟知的曲调。
《茉莉花》是由中国典型的五声调式谱写而成,极具中国特色。歌剧《图兰朵》中采用了其中三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变体出现数十次,每次出现都表达了不同的人物情绪,烘托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寓意大不相同。这不仅可以看出《茉莉花》主题曲调所蕴藏的无限潜能,也证明了普契尼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其深厚的创作功底。但客观来说,由于历史局限性,普契尼也未能正确领悟中华文化内核,我们可以看出《图兰朵》剧本中想要表现的中国元素有很多,但剧情台词中仍有对儒家文化的误解,并且图兰朵本身角色性格的塑造,也与清朝时期对女子各方面的严格要求相去甚远。
综上所述,18—20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中国热”,虽积极尝试将中国元素融入歌剧作品中,但由于文化沟通渠道闭塞、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等种种原因,西方作曲家对中华文明有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乐观来看,虽然“中国热”没有帮助欧洲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但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为后世文化交流发展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经验。
三、结语
中欧在建立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一千多年里,多是欧洲使者、传教士担负起文化传播的任务,中国人鲜有赴欧者。由此可知,物质交流必先于思想交流,正是海上“丝绸之路”几个世纪当中源源不断运往欧洲的名贵器具、珍稀古玩,使中国在欧洲人心中树立起一个富庶兴盛的形象,促使欧洲有意愿、有需求接受中国的思想文化,由此可知物质为思想打前线,是实现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
另外,我们在研究18—20世纪欧洲歌剧中的中国元素时发现,所谓“中国元素”不过是西方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一次误读,这一点也启发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思考“文化中心主义”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外来文化的理解。若想真正理解异域文化,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的心态,以客观的视角去看待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最后,通过对18—20世纪欧洲歌剧进行搜集与整理,发现这场来势汹汹的“中国热”潮流来得也快,去得也快,在关于“中国元素”的西方歌剧井喷式出现后,“中国热”的热度也迅速消退了下去。这个现象足以证明,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流于表面,是不能真正化为己有的。我们只有深度推广民族文化,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