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通 成人成美
2022-04-29
记者手记
水乃万物之源,在顺德,河流纵横,水网交织,融通是水乡极具特色的地域特征。地处龙潭河畔的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正是借助得天独厚的地域特色,打造五育融通的德育工作品牌,以涓涓细流,润泽学生心灵,滋养上善若水之品质。
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简称“成美中学”)是在原南江初级中学原址上新建的一所新的学校,地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新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35170平方米,建筑面积56833平方米,于2019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校园采用“环境—建筑—空间”一体化的生态景观设计,是“高效、活力、绿色”理念的完美体现。学校重视整体规划,新校区启用三年多时间,已先后通过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校、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等验收评估,并先后获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佛山市云支教名优单位、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顺德区中小学心理健康特色学校、顺德区文明校园、大良街道中小学生命教育品牌学校等称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个国家要培养人才,既要育智,更要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之下,成美中学德智融通,知行合一,成人成美,打造五育融通的德育工作品牌,开创“一三五”德育模式,围绕“立德树人,德智融通、成人成美”一条德育主线,构建社会实践、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三套德育系列,创建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五大德育特色,以点、线、面全面铺开德育工作。“融通教育确实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德育与智育是学校教育最大的两个抓手,我们所提出的融通教育,既有跨学科的智育融通,也有五育并举的融通,而德智融通肯定是以德育为先。”学校副校长梁筱莹说。
立德树人,必先以生为本。为了最大化利用空间,学校在建设期间,把运动场抬高了五米,并在综合办公楼、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建造连廊,打通教学与生活场所。即便在下雨天,学生也无需带伞,亦能前往饭堂、课室、功能室与宿舍等场所。由于学校为全寄宿制,因此在宿舍楼的每个楼层都设一个通风凉爽的公共休憩区,供同学们看书或增进感情。环境上的融通,为五育融通构建了有形载体,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劳”有所乐 “动”有所获
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作为顺德区首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以及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成美中学通过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和逐步推进的方式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在打造“一三五”德育模式的德育系列中,十分重视以劳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系列,精心设计了初一学军、初二学农、初三学工等三个学年主题。
“体育最初是起源于劳动,例如标枪的动作源于古人狩猎,两者都有一个特征——出汗。”成美中学德育处主任詹炎是该校的体育教师,在他看来,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是以劳育美、以劳育体、以劳增智、以劳树德的重要体现。“学校围绕三大板块:第一是日常性的生活劳动,把宿舍内务卫生,通过课程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第二是服务性劳动,学生参与义工服务,培养服务的意识、奉献的精神;第三是生产性劳动,借助校内劳动基地,聘请专职老师教学生种菜,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菜的成长过程,学习学科知识,接受生命教育。”
“重提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我觉得是一个回归。”梁筱莹副校长回忆起小学时上劳动课的经历,虽然劳动课的内容简单,但也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种要求与体现。考虑课程开展需要,学校利用图书馆和报告厅的楼顶位置,分别建设400平方米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艺劳动实践园,以及600平方米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垂直智慧农场实践园,此外,学校先后与南海青少年军校、广州绿沃川高新农业科技园、顺德区新地农场等建立劳动合作关系,丰富并完善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我们会邀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老师从选种、育苗、移植、施肥、除草、防虫等流程,指导学生参与全程种植。让学生既学会传统农耕,也学会现代农业智慧种植,促进学生形成先进、科学的种植观念,增强对学科知识的融合掌握,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梁筱莹副校长说。
在詹炎主任的微信朋友圈里,时常展示学生丰收的场景,“学生会根据不同节气种植蔬菜,前阵子新鲜采摘了豆角和辣椒,这些无公害蔬菜在老师和家长间热销,所得费用作班会费支出。”走进农艺劳动实践园内,满园的甘蔗、各种香料和时令蔬菜、瓜果长势喜人,还种植了铁皮石斛、鱼腥草、金银花等中药草。詹炎主任表示,学校邀请中医药专家进校园,指导学生利用种植的中药草研制“成美凉茶”。
垂直智慧农场同样是枝繁叶茂,多层种植架上种植着各种蔬菜,连接着水循环系统、温湿度监测装置,农场中间摆放着桌椅供学生上课。身处自然环境的课堂,老师在劳动课堂中融入化学、地理、生物等知识,实现跨学科融通,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将知识入心入脑。“作为一名地理老师,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对比两种耕作方式,智慧农场基本上不需要打理,但传统农艺是需要动手劳作,强烈的反差驱使他们形成科技变革生活的思想,这也是学科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课例。”张翠青是地理学科科组长,她坦言,通过实践、拓展,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的融通,达到以劳增智的效果。
“我最喜欢做大良鱼灯。”初三年级的梁蕴蓝同学口中所提到的大良鱼灯,是富于水乡特色的扎作工艺,以竹扎成鱼形骨架,蒙上明纱,绘染鳞鳍,点燃蜡烛,栩栩如生,被列入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美中学在劳动实践系列课程的开发上,开发大良鱼灯校本课程,并于2021年3月成立非遗工作室,为学生搭建零距离接触非遗的平台。在课堂上,梁蕴蓝与搭档学会制作鱼灯的技巧,被老师推荐,参与了鱼灯制作的宣传视频拍摄。“大良鱼灯是家乡的非遗项目,我们有责任去传承,而且制作鱼灯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梁蕴蓝说。
从单纯的生产劳作到学生思维锻炼培养,成美中学逐步推进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除了日常的家务劳动、校内外的清洁劳动,学校结合节日、结合课程,先后开展五一劳动周活动、亲子选苗活动、亲子帐篷节活动等。目前,学校在落实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正逐步推进STEAM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
“心”有所依 “灵”有所寄
融通教育的可贵之处,是将成美中学的五大德育特色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闭环。“在劳动教育课上,我亲手种植水稻,看着它经历风吹雨打不断成长,我感到生命力的强大。”初三年级的李津津同学经常自发到农场浇水,对幼苗的观察、细心照料,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亦养成向阳生长的人生态度和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
成美中学确立“生命教育融通五育,五育优势润泽心灵”的生命教育特色,开展“一生两翼多阵地”的组织保障。“一生”是指成美中学生命教育领导小组,以潘惠红校长为组长的生命教育领导小组进行顶层设计;“两翼”为德育处和教务处两大处室的保驾护航,拓展、延伸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多阵地”是以专兼职心理教师、班级守护天使、宿舍守护天使、班主任、家委、学生会、少先队、音体美劳教师、校外优质资源等为主体,多途径推动成美中学生命教育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学校聚德楼一层有个舒适的环境,暖黄色的灯光、舒服的沙发让人感到十分放松,那是成美中学为学生打造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园。心园总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划分为动静两大片区和九大功能场室,“动态片区”包括宣泄室、放松室、小团体辅导室和生命教育活动课教室;“静态片区”包括办公室、测量室、个体辅导室、家庭辅导室、阅览区。
心园外墙长满了绿意盎然的植物,墙上“心园”二字富含深意。“这两个字采用了隶书字体,这是老师们经过深思熟虑商定的。隶书的‘心字是个特别的写法,上面的三点意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做好育人工程,助力学生写好‘人字,做好人。”德育处副主任、专职心理老师王珏介绍,心园从内到外都经过精心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应对困难。走进心园,随处可见学生制作的能量杯、心理手抄报和色彩缤纷的画作,用学生作品装点属于他们的空间,处处散发着亲切感。室外的“快乐心球”装置也是同学们经常“打卡”的地方,转动球体,变换颜色,能摆出各种造型。“学生们喜欢到此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我们也会就学生日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的问题定制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王珏说。
与此同时,生命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融通还体现在各年级每周的主题班会课。德育处李国栋副主任介绍道:“初一年级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课的培养目标是我‘能——养成教育,用‘能去破冰,降低学生心中的顾虑,鼓励他们大胆、自信地表达想法;初二年级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课的培养目标是我‘会——积极教育,用‘会去引航,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积极、上进的行为表现;初三年级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课的培养目标是我‘要——理想教育,用‘要去明晰,梳理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挖掘他们独立、自主的信念价值。”
本学期刚开学,成美中学举办了一场“心语刮刮乐”的活动,老师们写下对学生新学期的祝福,以刮刮乐的形式,学生刮开即可收到老师们的祝福,鼓励他们有一个新的开始。“学生经过寒暑假相对长的时间,其心理状态需要调适,我们会重点关注开学后的第一个月,通过问卷筛查或者访谈、跟班主任们的沟通等等,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再去进行跟进。”心理老师朱虹颖介绍,开学之后,心园持续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去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身心健康。
校园里,学生看见老师、校长都自觉问好,他们脸上满是笑容,展现了中学生应有的阳光与朝气。哪怕新冠疫情防控需要保持社交距离,他们依旧笑着向校长挥手。充满了感染力的笑容让人感觉青春期少年的美好;下课铃声响起,几个女生来到农艺劳动实践园,冒着小雨照看自己栽种的迷迭香;垂直智慧农场内,学生坐在凉亭里望着拔节长高的小葱,写着探究学习的文章……成人成美,美美与共。学生积极、活跃的行为举止,形成了校园美丽的风景线,也是学校德智融通走深走实的最好体现。
(记者 周玮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