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融合发展新思路

2022-04-29

中学生报 2022年3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课题

名师简介

课题负责人:戴均峰

党员,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家培养对象。

编者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潮中,粤港澳三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师生都能积极融入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人才高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夯实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共生发展之基础,不断进行探索研究。2020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12828)立项成为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经过两年的广泛调研,课题研究取得喜人成果。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戴均峰老师担任本次市级重点课题的主持人,带领团队筹划研究,当下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如何融合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戴均峰老师,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发展的新思路。

记者:您的课题将目光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中的基础教育领域,当时如何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戴均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势态良好,但基础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交流合作方面还较为薄弱,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促进粤港澳三地在基础教育领域上的交流合作,具有立论背景:

第一,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有悠久的历史与良好的基础。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文缘优势,粤港澳三地在基础教育合作等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在香港与澳门回归后,各级政府部门参与度明显提升,积极构筑各种沟通机制与交流平台,推动粤港澳三地深度合作发展。因此,在粤港澳三地进行基础教育的合作与交流是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这些历史文化渊源以及三地之间友好关系的基础,能够使粤港澳三地更好应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推动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现状。港澳两地的教育更加偏向国际化、卓越化、多元化,不少的香港高校偏向于英语教学,并且以更加开元的姿态对待教育合作发展,积极促进港澳的学生去其他地区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在香港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中,推进了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而中小学教师素质是促进香港高水平基础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港澳课程更加偏向多元化,立志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因此基礎教育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内地教育更多偏向于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增强青年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课程结构形式较为基础。因此粤港澳的教育合作对促进三地学生拥有国际视野与创新探索能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记者: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具有现实意义。请谈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戴均峰:我们研究这个课题,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伟大创举,是我们国家在面对新时代下的新形势所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的战略定位,极大地推动了粤港澳地区教育方式改变与教育改革的进程。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推动三地的基础教育合作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作为拥有全球创新科技中心的大湾区定位呼唤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出现。另一方面,基础教育主要面对群体是青少年,粤港澳的基础教育合作能够增强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增强青少年的社会使命感与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课题致力于对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对于如何更好促进三地交流联通展开分析,推动大湾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从实践意义上讲,第一是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地区教育理念与制度的创新,提升大湾区核心竞争力;第二是有利于促进港澳青年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促使广东青少年接触到多元的文化;第三是有利于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维、新方法。

记者:您的团队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与对策的课题研究,旨在解决什么问题?

戴均峰:本研究分为理论研究、现状调查和策略研究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全面分析基础教育交流合作的相关研究,按照一定分析框架,对已有的研究基础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和不足,从而制定本研究的目标、重点,攻克难点;全面分析基础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理论基础,在明确校际交流与合作的内涵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分析框架进行初步构建。

第二阶段,我们在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现状问卷,选取湾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发现学校在基础教育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存在的经验与局限。

第三阶段,我们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政策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现状调研中发现的经验和局限,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对策建议,为湾区学校推进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记者:基于市级立项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您的团队有了许多研究成果,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戴均峰:自2020年8月起,我们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按照设计的基本思路、计划安排、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本课题从实际调查为起点,通过收集、整理粤港澳学校交流合作相关的文献资料,充分了解国内外在湾区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方面的案例、事例,厘清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理论支撑,并以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此外,对国内外学校交流合作的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后,分析总结出校级区域教育交流合作的经验,为此后的现状解释、对策研究提供方向和借鉴。通过理论学习、文献研究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在缔结姊妹学校的实际,积极收集、归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背景下,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合作交流的机遇、现实困境、发展趋势、路径模式等。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课题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