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2022-04-29周琪琪任国庆

财务管理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内部控制文化

周琪琪 任国庆

摘要:随着上市公司业务的迅速扩张和经营环境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需求应运而生。再加上最近国家的大力推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发展非常迅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研究可以使企业高层增加重视程度,减少内部舞弊风险及利于满足投资者信息知情的需要。鉴于近来娱乐业上市公司频发负面新闻,选取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分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揭示该类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披露、缺陷认定标准、缺陷信息及审计报告的披露现状,从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政府和企业2个层面提出有效建议,以期有利于内部控制建设的完善,为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及保持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 引言

从2007年开始,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于2012年经历了强制性披露阶段,再到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逐渐成为评价一家企业发展和运营情况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时依然问题重重,如上市公司进行披露的法规尚不完备、披露内容尚不规范、监督职责尚不明晰,等等。目前我国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研究文章较少,对关注力度小且监督相对薄弱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近来有关艺人逃税的负面新闻频出,投资者对影视娱乐公司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可靠性产生了质疑。所以,本文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汇集了其2016—2020年5个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结合查阅相关文章和资料,对该期间内部控制信息的具体披露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寻找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探寻形成原因及探讨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填补该行业有关的问题研究和对策研讨,以引起公司管理层和政府的重视,为内部控制建设做出贡献。

1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概述

1.1 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概述

内部控制是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称,具体指在公司内部采用调整、限制、计划、评估和控制来实现其商业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业务策略的实施,并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高效性和有效[1]。内部控制由5个要素组成:

(1)控制环境。确定组织内部对控制意识的基调,是其他要素的基石。

(2)风险评估。组织面临着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因此,风险评估的前提是确定目标。具体而言,要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并相互协调,分析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因素,为管理这些因素提供保障。

(3)控制活动。在管理层的指导下实施政策和程序,以确保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应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控制活动发生在组织的所有级别和领域,包括授权、审核、验证、审核、职责分离和资产安全。

(4)信息与沟通。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并与组织内外进行有效沟通,以确保组织内人员能够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5)内部监督。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发展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督促及时改进[2]

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基于内部控制的外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际上是公司管理层对受托履行责任进行公开展示的一种方式。一方面,投资者通过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获取除财务报告以外的可直观展现公司经营效果的信息,从而做出是否长期对此进行投资的决定;另一方面,公司决策者通过执行相关内部控制活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来对公司进行管理,减少舞弊事件的发生,防范重大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财务舞弊丑闻的曝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重视。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公司董事会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主要包括重要报表、内部控制评价结论、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评价、按标准进行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缺陷整改),以及其他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重要事项等;二是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对报告的相关意见;三是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2.1 委托代理理论

20世纪30年代产生了委托代理理论,2位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经营企业的人员同时也是拥有企业所属权的人员这一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弊病,因此建议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拥有企业所有权的人员保留剩余索取权,转让企业经营权,即形成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矛盾点可以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适当缓和,代理人及时而全面地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披露,将企业经营状况反馈给委托人,显示出自己受托履行职责的情况,从而增加财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3]。委托人通过接收到的内部控制信息,了解代理人的受托情况,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督,从而根据信息调整投资策略。由此可见,委托代理理论为信息的合理披露提供了一定基础。

1.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不同的人对信息有不同的理解。知道足够信息的人通常处于有利地位,而知道信息不足的人则处于不利地位[4]。在证券市场中,通常存在2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第一种是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二种是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最常见的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内部人员掌握公司营运的所有信息,而投资者往往找寻不到其他的途径,需要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分析,以此做出投资决策,这就造成了双方在信息的取得上的严重不对称。对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帮助其考察公司经营情况、经营业绩,防范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这时上市公司方面有任何隐瞒和粉饰行为,则会给自身和投资者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可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投资者和公司经营者的共同追求,信息充分、即时地公开,可以使投资者的权益不受损,促进公司持续良好经营与发展。

1.2.3 投资者保护理论

对资本市场的股权投资者来说,基本权益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证券授予的权利,如股权和债权;二是知情权,即充分了解各种证券公开信息的权利;三是证券交易权,即以自我意志进行证券交易的权利;四是交易期权,可以自主选择所购证券的数量、品种和交易方式[5]。投资者保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投资者一旦做出决策,就会面临公司控股股东挪用其财产的可能性。因此,法律保护是防止投资者财产被挪用的一种机制。2002年美国发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SOX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提供内部控制报告,由注册会计师进行查核,目的是通过证券法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投资者的权益。由此可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法律上要求的保护投资者权利不被侵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的现状

2.1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证监会在2016—2020年发布的上市公司分类结果,截至2016年年末,隶属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大类的上市公司有45家,新闻和出版业20家,文化艺术业5家,广、视、影、音业20家;截至2017年年底,隶属该行业的上市公司增长为57家,除新闻和出版业,广、视、影、音业增加为24家外,文化艺术业上市公司为8家,首次新增了1家体育业上市公司;截至2018年年底,隶属该行业的上市公司增长为58家,新闻和出版业数量下降了1家,广、视、影、音业增加了1家,文化艺术业上市公司也同样增加了1家;截至2019年年底,隶属该行业的上市公司继续增长为59家,新闻和出版业数量恢复到2017年的数量,广、视、影、音业和文化艺术业上市公司保持不变;截至2020年年底,广、视、影、音业和新闻和出版业的一增一减使隶属该行业的上市公司维持稳定在59家。文化艺术业和体育业上市公司数量在2018—2020年稳定。本文对2016—2020年共278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了资料汇总,分别对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否披露缺陷认定标准、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以及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否4项活动进行了统计,各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16年新闻和出版业公司,以及广、视、影、音上市公司数量在都为20家的情况下分别有19家和18家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对外公布;而在2017年,上述2个行业公司数量都为24家,分别有21家和23家进行了披露,文化艺术业总数8家,7家进行了披露。2018—2020年,体育业一直保持着100%的披露比例,而新闻和出版业公司的披露数出现小幅波动,文化艺术业及广、视、影、音上市公司在2018年的披露数出现了巨大波动,2019该情况也并未改善,到2020年才逐渐显现出转好形式。随着年限的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不断上升,基数增大,但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数量占比却经历了连续3年的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该行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尚不足,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

2.2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情况分析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主要由企业依据自身情况制定。标准清晰有助于缩小内部舞弊的空间,建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披露制度。该行业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2016年,在对外公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42家上市公司中,有40家进行了不同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有2家公司——华谊兄弟和唐德影视未对缺陷认定标准进行公布,披露比例从97.22%降至95.24%;而2017年,52家上市公司中有49家公布了缺陷认定标准,3家未公布的公司为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和唐德影视,披露比例变为94.23%。2018年,58家上市公司种有52家公布了缺陷认定标准,6家未公布的公司分布在除了体育业的其余3个行业,华谊兄弟和唐德影视依然在列,披露比例变为89.66%,为5年最低。2019年,59家上市公司中有54家公布了缺陷认定标准,未披露的5家公司是天舟文化、长城影视、唐德影视、美盛文化和当代明诚。2020年,广、视、影、音业和新闻出版业分别有1家公司没有进行披露,分别是当代文体(公司曾用名为当代明诚)和凤凰传媒。

另外还有值得关注的3点:一是未披露缺陷认定标准的上市公司均为广、视、影、音业或出版新闻业,而除了这2个行业的其他2种类型行业在2018—2020年均相对稳定,说明这2个行业缺陷认定标准相对来说尚不明确,所属公司缺乏披露的意识且内部控制监管较为混乱;二是长城影视已经在2021年上半年退市,说明内部控制也对该公司退市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2017—2019年这3年中,唐德影视始终未对外披露过缺陷认定标准,且3家企业未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也并未显示出有任何内部控制缺陷。显然,这样的披露结果令人信服的程度偏低,披露的信息质量也整体偏低,并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

2.3 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公司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不能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的的实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按照重要程度一般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在整个报告中是包含信息量最广的地方,一方面需关注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原因及对公司的影响;另一方面主要是关注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措施和进展,从而判断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和整改态度。该行业2016—2020年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情况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2016年该行业大类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共有13家,全部为一般缺陷;2017年共14家公司披露,其中13家披露为一般缺陷,1家为重要缺陷,为应收账款逾期严重,宣发费管控困难导致。相比这5年来说,2016—2019年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数量没有明显差距,2020年披露公司数量占比相对较多,但披露数量的多少与得出结果的关系并不绝对,一方面,披露数量较多可能说明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大部分公司的运营和内部管控良好,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当然,不排除个别公司隐匿内部控制缺陷,对报告进行粉饰;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披露缺陷的公司内部控制工作较为扎实,能够及时、准确发现并改正不足之处。所以,投资者在分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时,应结合公司财务报表、管理层一贯诚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来综合判断。

2.4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分析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检查、分析、测试和评价,以判断其可信度,从而使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评估报告。审计意见为判断公司内部控制执行结果的重要参考项之一。该行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情况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2016年,共有35家公司对外公布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占总数的77.78%,全部为标准无保留意见;2017年,57家上市公司中有40家进行了披露,其中隶属广、视、影、音业的欢瑞世纪被出具了非标准意见,其余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2018年,58家上市公司中有41家进行了披露,其中隶属广、视、影、音业的长城影视、ST中南和文投控股被出具了非标准意见,其余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2019年,72.88%的上市公司进行了披露,全部为标准无保留意见;2020年,披露比例下降到71.19%,有42家公司进行了披露,其中隶属广、视、影、音业的北京文化和ST长城被出具了否定意见,二者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均披露存在重大财务缺陷,ST长城还存在大量非财务重大缺陷,综合其他因素,最终导致2021年的退市结局。而从5年的公司披露数平均占比中也可看出,公司对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意愿存在下降趋势,以及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有待加强。

2.5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总结

基于对2016—2020年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以上4个方面数据的统计,本文发现,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量占比基本都处于下降趋势,虽然披露数量有所增加,但基数增大,披露数量增速远不及基数增速,这也侧面说明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重视程度的下降、企业信息披露的不规范和监管

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而隶属该行业大类的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的内部控制控制信息披露则更是问题重重,华谊兄弟和唐德影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不规范,以及欢瑞世纪连续2年的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都把焦点指向了娱乐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弊端,正是该行业的内部控制执行的不到位才导致一系列逃税事件,引发整个娱乐业的动荡。可见,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和内部控制信息的全面规范披露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3.1 披露信息缺乏实质

通过对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2016—2020年共278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进行查阅后发现,企业披露的信息大多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和具体实施过程的表达。例如,在内部控制评价的内部控制报告中,涉及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整改,在这部分公司应该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做出完整的披露和阐述,然而,一些公司发现了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仍只披露是否存在重大和一般性缺陷,并未详细阐述该缺陷的数量、公司何种机制出现的问题及目前的解决情况。还有部分公司在整篇报告中都未提及公司内部控制执行的具体措施、对发现的缺陷拟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公司只指出内部控制应适应公司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并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接下来会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发展,维持公司健康发展。显然,这样的报告不够全面,不够具体,缺乏内涵。

3.2 披露内容缺乏规范

在披露规范方面,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主要表现形式是格式上和披露范围上的规范。如前所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一般分为4个部分:重要声明、评价结论、评价工作情况和其他内部控制情况相关说明。

首先,重要声明一般是公司对披露真实性的承诺和负责,公司之间无过大差别。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主要是针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一个大致说明,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报告是否有效,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是否存在重大或重要缺陷、是否存在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因素,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意见及缺陷披露情况是否与自我评价意见一致等。而有的公司只对是否存在重大重要缺陷进行了简短说明,其他方面并无披露,披露范围较小。

其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标准、缺陷识别与整改等。而本文发现,大部分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评价范围时并未完整披露纳入范围的公司名称、事项和资产总额与收入总额占比,并且未按照内部控制五要素严格披露,更多是按照公司自身情况对公司战略、社会责任、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等进行披露,没有一个规范的模板,甚至极少数公司对此完全未披露。

最后,缺陷识别的标准和依据。有些公司不区分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不区分定量和定性缺陷识别标准,且归纳形式不一,有的以表格呈现,有的以简单文字叙述形式呈现,对阅读造成了一定困扰。对于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一般公司将3种缺陷情况分别进行披露,但仍存在不少公司对一般缺陷情况未作披露与说明,在披露范围上模糊不清,给读者造成信息上的不对称。

3.3 披露缺乏责任主体

在该行业大类下的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中,发现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往往缺少责任主体的认定,由于中国证监会对披露责任主体方面没有强制性规定,公司内部相互牵制,董事会无法给出独立意见,最终导致责任主体过于模糊,缺乏部门及个人责任的落实,而在报告中也往往表述为“下达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情况得到改善”这类说辞。责任主体的模糊会造成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活动不重视和对内部控制缺陷整改不作为,不能保证披露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无法发挥公司内部的监督职能。

3.4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不统一

相关监管部门表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制定时,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程度将内部控制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但没有定量和定性标准做详细规定。一些公司将无效的控制环境列为内部控制的主要缺陷,而有的公司则列为重要缺陷;有的公司将未创建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列为重要缺陷,而有的公司则将其视为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措施无效,等等。这些可调整的有关于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利润总额的定性标准和无定数的定量标准都给使用者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不便,使内部控制报告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3.5 披露报告质量偏低

从前文对内部控制披露信息的统计可以看出,一些公司不仅没有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而且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数量明显低于内部控制报告。注册会计师未出具审计结果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与公司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不相同,考虑了审计风险,持谨慎态度。加上大部分企业对本应详细披露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企业风险评估和应对方案,以及管理决策等都只是进行了简单而笼统的披露,对内部控制缺陷结论的说明与改进措施进行粉饰和模糊不清的阐述,人为地控制对外披露的信息量,使得报告整体可信度下降,披露质量偏低。

4 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上述统计分析,由表可见的直观感受是:该行业大类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识不强,在几乎所有公司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都仅仅体现了公司当年的内部控制现状,对强制性披露内容做简单的描述,而忽略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可见,大部分公司内部控制报告披露的主要目的是应对监管。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是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如果内部控制建设对一家公司来说成本付出较大,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看到即时的收益和回报,那么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也会松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更是缺乏积极性。另外,对公司而言,内部信息对外披露内容越少,就意味着外部使用者所了解的该公司的缺陷和问题越少,这样更有利于公司自身的安全。这种思想上的偏差往往也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足、流于形式的原因之一。

4.2 内部控制建设不完善

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建设相对落后,导致缺乏成熟的环境,首先体现在公司内部控制机构职权上的重叠及内部牵制,对内部控制意见的独立性造成了很大影响;然后是监事会的权利无法完全实现,自独立董事制度引进后,独立董事和监事并存,在职责上有许多重叠之处,在年报中可以大致发现,监事会几乎没有对公司问题进行披露,主要职权掌握在董事手中,这也就导致监事会的权限较小,对公司的完全独立监管实施较困难,且大股东在公司的话语权较重,极可能左右董事会及监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与监管,如此一来,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很难达到客观标准,也就难以完善内部控制建设。

4.3 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力不强

目前,证券市场的外部监督机构主要由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及一些证券服务机构组成。证监会主要履行监督职责,证券交易所进行直接监督,服务机构进行保荐监督。根据对数十家上市公司的分析可以看出,仍有一部分企业未对2个报告进行披露,甚至没有让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虽然不排除有些企业当年上市,需次年披露,但是在年报中进行说明的少之又少。现行的法规规定负有审计义务的注册会计师需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和真实性进行详细披露,但却未对拒绝披露或者披露信息真实性有待考察的公司进行任何惩罚表示,法律责任目前尚不清晰。这也间接造成了企业在几乎不需要承担成本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信息进行粉饰,或者在内部出现需披露的问题时不聘请外部审计,损害投资者的权益。另外,现今的内部控制指引规范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尚不明晰,注册会计师如果出具有悖真实性的审计意见,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没有确切的规定,如此一来就无法达到有效监管的效果。

5 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5.1 基于政府层面的建议

5.1.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要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就要完善规章细则,在细则中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格式、披露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根据对应的公司经营分类、公司规模等进行统一衡量[6]。对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是否聘请外部审计进行强制规定,且制定针对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虚假披露、注册会计师虚假审计制定惩罚措施,视情节的严重性,承担相应的责任,督促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增大企业违规披露成本,起到约束作用,给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创造一个诚信的氛围。

5.1.2 加强外界监督管理

外界监督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严格的监督把控可以直接从源头上解决企业披露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7]。在制定好相关规章制度后,监管部门先要把控的就是落实情况。应组建内部控制监管小组,抽样检查或重点检查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会有无对外公布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未在证券交易所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且催促无效的,可在证监会官网进行内部控制报告未披露公示。再把控报告真实性和有效性。鉴于该项工作难度较大且较复杂,可在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报告格式上和内容上判断是否达到规范标准,且审核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规范审核标准,避免因为审计标准不相同所造成的审计意见差别,从而使审计报告真实有效。

5.2 基于企业层面的建议

5.2.1 增强信息披露意识

根据前文的统计可以看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自愿性逐年降低,除监管不严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自身不重视,希望将内部信息尽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殊不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对自身风险起到防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部舞弊现象,还能了解投资者的需求。所以企业应更重视内部管理,积极地对公司内部问题进行自查自纠,从为了应对监管当局监管而不得已披露的观念过渡到为了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而披露,从而意识到并整改内部缺陷,将缺陷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8]

5.2.2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在应对内部控制问题上,培养专业性的人才必不可少,内部审计人才更是重中之重,公司应招揽高质量人才,对人才进行专业的培养,制定完备的内部审查制度,定期全面地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考察,对考察结果进行书面上的反馈。不定时地对内部控制重点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抽查,如果发现缺陷,及时上报董事会,根据缺陷的性质、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制定整改措施,并下达到问题点的每一级,将措施落实,防止缺陷进一步扩大。同时,对高质量的审计人才实行激励措施,提高审计人员的积极性,有效规避风险。

5.2.3 履行机构监督职责

这里所说的机构分为外部机构和内部机构,外部机构主要指会计师事务所这类第三方机构。在每家公司对内部进行内部控制监督后,必不可少的是聘请外部的审计团队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有效性的审查。然而,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存在业务能力的高低和对评判标准把控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效果。所以,筛选合适、负责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样是重要环节之一。企业一定要选择有执业资格且在行业有一定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且提供审计过程中必需的一切材料,以保证审计过程的公正。内部机构是指公司成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为使内部审计团队有效运作,应该提供必要的权限,对内部资料进行审查,同时再安排有丰富经验的内部控制管理人员严格监管内部控制的运作,做到对内部控制各方面的周到把控。

6 结语

基于上述关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的数据统计和研究,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概念和理论基础为辅,以公司内部控制管理为视角,以提升该行业大类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为出发点,全面分析该行业目前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第三方审计机构等方面来对内部控制建设进行完善,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并从政府和企业方面提出建议,包括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外界监督管理、增强信息披露意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及履行机构监督职责5个方面。随着内部控制目标的不断明确、内部控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会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实现企业价值提升,形成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态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邱琳.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6):75-76.

[2]李楠.企业内部控制评估报告要点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100-101.

[3]刘洪霞.从委托代理关系看企业内部控制[J].当代财经,2001(12):59-60.

[4]王光远,陈骏.企业内部控制监管研究:理论、现实与启示[J].财会通讯,2014(16):6-11.

[5]曹蕊.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作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6(17):222.

[6]徐娜.重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1.

[7]李莹,吴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及监管问题研究[J].会计师,2020(24):48-49.

[8]王照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9.

收稿日期:2021-12-20

作者简介:

周琪琪,女,1998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任国庆,男,1996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内部控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